李學珍
李學珍,筆名素軒、石軒。1948年生於書畫之鄉安徽細陽府(今太和縣)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南詩畫院常務理事,劉海粟藝術研究會全國書畫藝術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北京藝術家交流中心理事。[1]
李學珍 | |
---|---|
江南詩畫院常務理事 | |
出生 |
1948 安徽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書法家 |
目錄
人物簡歷
李學珍,筆名素軒、石軒。1948年生於安徽書畫之鄉細陽府(今太和縣)。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南詩畫院常務理事,劉海粟藝術研究會全國書畫藝術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北京藝術家交流中心理事。
人物經歷
五十年代學習書法,臨摹碑帖。後得到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的指導,並書「詩思」二字教導。
寫書法要求字外功,不能為了寫字而寫字,偏用智者無成,深受益。對林老的用筆用墨,字的結構,章法,布白,布局深研,形成了自己的行草風格。
七十年代在書法基礎上攻篆刻,曾臨漢印數百方。 [2] 後學鄧石如、吳昌碩、齊白石諸家,並得到南京藝術學院著名書畫篆刻家陳大羽教授的指教,並書「追秦索漢」四字教導。學篆刻應以秦漢為本,萬變不離其宗,形成了自己的治印風格。
2006年應日本韓國書道會邀請訪問了長琦、諫早,大阪,名古屋、東京、首爾、瀛州。進行書法交流和書法行草的創作講座。
自七十年代,他的書印作品曾在《日本以文》雜誌、《日本破體書藝》雜誌、《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政協報》、《書法報》、《中國書畫報》、《文化藝術報》、《羲之書畫報》、《江蘇畫刊》、《新華日報》《書法藝術》雜誌等中外40多家報刊發表書法作品640餘幅,篆刻五百餘方。
六家報刊和電台對他的書法、篆刻藝術作了專片專題採訪報導。並為日本、韓國、法國、新加坡、港澳台等外國友人治印四百多方。
書法作品三次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大展,數次參加省內外的書展。書印作品26次參加在日本展出,其中5次在日本東京藝術館展出,容或第39回,41回中日韓三國東洋書畫展,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頒的金牌二枚。
作品被日本東京藝術館、日本東洋書藝術館、香港石景宜書畫藝術館、福建莆田藝術館、銀川美術館等多家單位收藏。書法作品被刻石於中國三大碑林之一「翰園碑林」「太白碑林」「海南海瑞碑林」「珍珠泉公署碑廊」「黑龍江北大荒碑廊」「泰山摩崖」「福建莆田碑廊」。並為南京中山陵園「紅樓藝術苑」「顏魯公祠」「蘇州多處景點」「黃山寺廟院」等多處題寫匾額、楹聯。
作品傳略被編入《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名家書畫選集》台灣出版、《中國千字書畫集心愿下卷》香港漢榮書局出版。《全國三屆書展作品集》、《第一屆全國楹聯作品集》、世界之最東方書畫長城巨卷》等多部辭書。由林散之題寫書名的《李學珍書法篆刻》集由澳門文星出版社正式出==藝術特色== 李學珍五十年代學習書法,臨摹碑貼,後得到當代草聖林散之先生的指導,並書"詩思"二字教導。寫書法要求字外功,不能為了寫字而寫字,偏用智者無成,深受益。對林老的用筆用墨,字的結構、章法、布白、布局深研,形成了自己的行草風格。
七十年代在書法的基礎上攻篆刻,曾臨漢印數百方。後學鄧石如、吳昌碩、齊白石諸家,並得到南京藝術學院著名書畫篆刻家陳大羽教授的指導,並書"追秦索漢"四字教導,學篆刻應以秦漢為本,萬變不離其宗,形成了自己的治印風格。
藝術活動
自70年代先生的書印作品曾在《日本以文》雜誌、《日本破體書藝》雜誌、《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政協報》、《書法報》、《中國書畫報》、《文化藝術報》、《羲之書畫報》、《江蘇畫刊》、《新華日報》、《書法藝術》雜誌等中外40家報刊發表書法作品640餘期,篆刻500餘方,多家報刊和電台對先生的書法篆刻作了專版專題採訪報道。
並為日本、韓國、法國、新加坡、港澳台等海外友人治印400多方。
多次參加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性大展,數十次參加省內外的各類書展。老師的書法被日本東京藝術館、東洋書藝館、香港石景宜書畫藝術館、福建蒲田藝術館、銀川美術館等多家藝術館收藏。
書法作品被刻石於中國三大碑林之一"翰園碑林""太白碑林""海南海瑞碑林""黑龍江北大荒碑廊""泰山摩崖""福建蒲田碑廊""盧溝橋紀念碑廊"等處。
老師近些年來為全國各地景點、寺廟題寫的牌坊、匾額、楹聯80多處如:南京中山陵園"紅樓藝文苑""顏魯祠""蘇州甪直""南京幕燕長江觀音景區""三台洞""黃山景區""黃山兩處寺廟""昆明鳳龍山景區"等。
老師的作品傳略被編入《當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當代篆刻家大辭典》《中國名家書畫集》台灣出版,《中國千家書畫集心愿下卷》香港漢榮書局出版,《全國三屆書展作品集》《世界之最東方長城巨卷》等多部辭書。
由林散之題寫書名的《李學珍書法篆刻》2003年由澳門文星出版社出版。這次出版的《李學珍書法篆刻》集為八開精裝,是老師近 四 年來創作的部分作品,有行楷、行草、篆隸、印章、景區題字。
2006年應日本韓國書道會之邀訪問了長琦、諫早、大阪、京都、名古屋、東京、首爾、濟州。進行書法交流和書法行草的創作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