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守奎[1] 河北陽原縣人,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2011計劃"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戰國文字研究首席科學家,中國文字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古文字學、歷史文獻學、簡帛學等。李守奎做客新人文講座解析「清華簡」的整理與研究。[2]

李守奎
出生 1962年
河北陽原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
知名於 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字學、古文字學、歷史文獻學、簡帛學等。
知名作品包山楚墓文字全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
楚文字編

目錄

學習與工作簡歷

1990-1993年在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漢語史專業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1994-1997年在吉林大學古籍所歷史文獻學專業學習,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自1993年碩士畢業後,長期在吉林大學文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2000年)、教授(2004年),2005年任吉林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2006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5年度)、2007年入選"第二批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008年被評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

2010年7月被聘為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主要從事清華簡的整理與研究;2012年任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戰國文字研究首席科學家;2013年任歷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14年被聘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2015年任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16年3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長聘教授。

2017年4月,入選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獲獎情況

1、《包山楚墓文字全編》(李守奎賈連翔馬楠),上海古籍出版社。

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2015年)、"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二等獎(2013年)

2、《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李學勤、趙平安、李均明、李守奎等),中西書局。

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2015年)。

3、《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6年)、"吉林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4年)

主要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

主持科研項目

 
縮略圖 來自傳送門 圖片]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楚文字彙考"。

3、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基金項目"出土楚文獻詞彙研究"。

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楚文字通論"。

5、香港大學資助項目"楚文字詁林"子項目"楚璽文字詁林"。

6、吉林大學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行動計劃創新團隊建設項目"漢字與中國古代文化"。

7、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振興基金項目"包山楚簡文字研究"。

8、清華大學自主科研WO5-優先引導專項"楚文字綜合整理與研究"(項目批准號:2015THZWYX07)。

主要著作

1、《楚文字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與曲冰、孫偉龍合作,第一作者),作家出版社,2007年。

3、《包山楚墓文字全編》(與賈連翔、馬楠合作,第一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古文字與古史考--清華簡整理研究》,中西書局,2015年。

5、《清華簡〈系年〉文字考釋與構形研究》(與肖攀合作,第一作者),中西書局,2015年。

6、《漢字學論稿》,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年。

此外,合作出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貳)、(叄)、(肆)、(伍)(中西書局,2010-2015年)、《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等學術著作。

主要論文

所取得的論文類科研成果在《文物》、《考古》、《古文字研究》、《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國文字研究》、《歷史語言學研究》、《中國高校社會科學》、《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中國史研究》、《漢學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上發表九十餘篇,其中主要論文有:

1、李守奎:《一部古史探新知》,《人民日報》,2016年1月24日副刊12版。

2、李守奎:《〈鄭武夫人規孺子〉中的喪禮用語與相關的禮制問題》,《中國史研究》,2016年第1期。

3、李守奎:《釋楚簡中的"規"--兼說"支"亦"規"之表意初文》,《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

4、李守奎:《漢代的文獻整理與文字研究--〈說文〉產生的背景與特點》,《華夏文化論壇》(第十五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16年。

5、《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光明日報》,2015年12月10日16版。

6、《漢代伊尹文獻的分類與清華簡中的伊尹諸篇的性質》,《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

7、《系統釋字法與古文字考釋--以"廠"、"石"構形功能的分析為例》,《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5年第4期。

8、《楚文獻中的教育與清華簡〈系年〉性質初探》,《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9、《釋距末與楚帛書中的"方"字》,《漢語言文字研究》(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10、《"屎"與"徙之古文"考》,《出土文獻》(第六輯),中西書局2015年。

11、《漢字倒寫構形與古文字的釋讀》,《漢學研究》第三十三卷第二期,漢學研究中心2015年。

12、《〈成王為城濮之行〉通釋》(第一作者),《中國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

13、《先秦文獻中的琴瑟與〈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時代》,《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1期。

14、《清華簡〈筮法〉文字與文本特點略說》,《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1期。

15、《清華簡〈系年〉"莫囂昜為"考論》,《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

16、《摒除門戶之見的清華簡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3月26日。

17、《清華簡〈系年〉"也"字用法與攻王光劍、書缶的釋讀》,《古文字研究》(第三十輯),中華書局2014年。

18、《清華簡〈系年〉中的""字與西申》,《歷史語言學研究》(第七輯),商務印書館2014年。

19、《據清華簡〈系年〉"克反邑商"釋讀小臣單觶中的"反"與包山簡中的"鈑"》,《簡帛》(第九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20、《楚大師鄧辥慎編鐘與楚大師鄧子辥慎編鎛補釋》,《出土文獻》(第五輯),中西書局2014年。

21、《王獻唐先生古文字學成就管窺--讀王獻唐〈古文字中所見之火燭〉》,《王獻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

22、《說清華簡〈系年〉中的裝飾性筆畫"一"》,《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三輯),中西書局2014年。

23、《清華簡中的詩與〈詩〉學新視野》,《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

24、《清華簡〈系年〉中的""字與陳氏》,《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八輯),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

25、《清華簡〈系年〉所記楚昭王時期吳晉聯合伐楚解析》,《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

26、李守奎:《出土文獻中"遷"字的使用習慣與何尊"遷宅"補說》,《出土文獻》(第四輯),中西書局2013年。

27、《面向全球的漢字學--關於漢字研究融入國際學術體系的思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2期。

28、《清華簡〈周公之琴舞〉與周頌》,《文物》,2012年第8期。

29、《釋楚文字中的""》,《出土文獻》(第三輯),中西書局2012年。

30、《〈周公之琴舞〉補釋》,《出土文獻研究》(第十一輯),中西書局2012年。

31、《論清華簡中的昭王居秦溪之上與昭王歸隨》,《清華簡研究》(第一輯),中西書局2012年。

32、《包山簡文字考釋四則》(第一作者),《中國文字研究》(第十六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33、《清華簡〈系年〉中的""字及""之構形》(第一作者),《華夏文化論壇》(第八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

34、《續論隓字構形與隓聲字的音義》(第一作者),《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輯),中華書局2012年。

35、《說楚文字中的"桀"與"傑"》(第一作者),《簡帛》(第七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6、《根據〈楚居〉解讀史書中熊渠至熊延世序之混亂》,《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

37、《〈楚居〉中的樊字及出土文獻中與樊相關文例的釋讀》,《文物》,2011年第3期。

38、《論〈楚居〉中季連與鬻熊事跡的傳說特徵》,《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39、《〈楚居〉中的楚先祖與楚族姓氏》,《出土文獻研究》(第十輯),中華書局2011年。

40、《包山楚簡姓氏用字考釋》,《簡帛》(第六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1、《清華簡〈系年〉與吳人入郢新探》,《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1月24日。

42、《楚簡中"屍"與"人"的區別與混訛--釋楚簡中"作"與"居"的異體》(第一作者),《中國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大象出版社2011年。

43、《〈保訓〉二題》,《出土文獻》(第一輯),中西書局2010年。

44、《包山司法簡致命文書的特點與138-139號簡文書內容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輯),中華書局2010年。

45、《包山楚簡120-123號簡補釋》,《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朴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46、《古文字字編類著作的回顧與展望》,《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1期。

47、《楚文字考釋獻疑》,《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

48、《評〈古文字構形學〉》,《考古》,2008年第4期。

49、《上博簡殘字叢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中華書局2008年。

50、《包山卜筮文書書跡的分類與書寫的基本狀況》,《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

51、《〈說文解字〉文本研究的重大突破》,《光明日報》,2007年8月28日(第12版)。

52、《釋包山楚簡中的"彭"》,《簡帛》(第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3、《表意字的表達功能與古文字考釋》(第一作者),《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2期。

54、《〈曹沫之陳〉之隸定與古文字隸定方法初探》,《漢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

55、《〈九店楚簡〉相宅篇殘簡補釋》,《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

56、《楚璽文字六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中華書局2004年。

57、《曾侯乙墓竹簡"水"部字補釋》,《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03年。

58、《略論楚文字與小篆的關係--兼論依〈說文〉部首編著的古文字編的體例》,《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59、《出土楚文獻文字研究綜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1期。

60、《〈說文〉古文與楚文字互證三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中華書局2002年。

61、《釋楚簡中的""字--兼釋楚璽中的"弼"》,《簡帛研究》(二〇〇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62、《出土簡策中的"軒"和"圓軒"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

63、《楚文字考釋四則》,《簡帛研究》(第三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64、《江陵九店第56號墓竹簡考釋四則》,《江漢考古》,1997年第4期。

此外,在從事古文字考釋、出土文獻研究和漢字學研究的同時,還致力於古文字研究成果的大眾化和普及化,致力於漢字文化的科學解讀,如2015年在《美文》專欄的一系列文章,《說"漢"字》、《說文與解字》、《略識之無》、《目不識"丁"》、《續說李字與李氏》等。

學術交流情況

以下為近年部分參會情況:

1、在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舉辦的"Human Nature,Morality,and Fate in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Bamboo Manuscripts, Tang chu yu Tangqiu湯處於湯丘,Tang zai Chi men湯在啻門,and Yin Gaozong wen yu san shou殷高宗問於三壽"國際學術研討會(2016年5月10-12日)上導讀和闡釋《湯在啻門》。

2、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辦的"戰國文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12月12日至13日)上宣讀論文《楚文字研究與"楚文字學"的構建》。 3、在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的"清華簡《系年》與古史新探學術研討會暨叢書發布會"(2015年10月30日至31日)上發言。

4、在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辦的"出土文獻與先秦經史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10月16日至17日)上宣讀論文《釋楚簡中的"規"--兼說"支"亦"規"之初文》。

5、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的"中國文字學會第八屆學術年會"(2015年8月22日至23日)上宣讀論文《異源字的楚化過程與外來文本的流傳》。

6、在中山大學舉辦的"紀念容庚教授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二十屆年會"(2014年10月10日至12日)上宣讀論文《清華簡〈系年〉"也"字用法與攻王光劍、書缶的釋讀》。

7、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主辦的"清華簡與《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上宣讀論文《先秦文獻中的琴瑟與〈周公之琴舞〉的成文時代》。

8、在美國達慕斯大學舉辦的"達慕斯--清華'清華簡'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8月30日至9月1日)上領讀《周公之琴舞》,宣讀論文《據清華簡〈系年〉"克反邑商"釋讀小臣單觶中的"反"》。

9、在安徽大學漢字發展與應用研究中心舉辦的"紀念何琳儀先生誕辰七十周年暨古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8月1日至4日)上宣讀論文《釋距末與楚帛書中的"方"字》。

10、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出土文獻與漢語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年11月2日至6日)上宣讀論文《清華簡〈系年〉中的" "字與西申》。

11、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主辦的"歐洲中國出土寫本研究討論會" (2012年7月3日至6日)上宣讀論文《清華簡的形制與內容》。

此外,還受邀參加清華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主辦的"全球化與中文學科建設的新方向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5月16日-17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主辦的"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2015年11月28日至29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主辦的"百年金石--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展開幕典禮"(2013年11月31日至12月2日)等專業領域內的重要會議。 曲終奏雅,雖有所虧,終歸有意回歸正道。在《美文》上絮絮叨叨說了三年,最後一篇想說一點正事兒。清華大學有個教授沙龍,由學校人才辦主辦,請不同學科有一定成就的學者給全校教授介紹最新的研究理論與成果。我有幸受邀,知道理工科教授對古文字頗感神秘,就以「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為題做了一場報告。來聽的教授很多,據主辦的老師說,效果非常之好。清華有這麼多科學家關注着古文字這個學科,這讓我很振奮。後來我又在給本科生的古文字課上重講了一遍,朱惠琦助教錄音並整理成文,我略施修改,就是下面的這些內容。文學刊物上不宜談學術,但總可以介紹一點學術,這也算是給這幾年《美文》上漢字隨筆的一部分學理交代吧。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我準備分四個小問題來談談「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這個大問題。 第一個問題:古文字,一個西方學者敬畏的學科。

為什麼呢?我先來講一個傳說。稱為「傳說」,因為沒有做過考證。又因為是從我的老師那裡聽來的,也算是有根據。在某次世界級的自然科學大會上,一位中國科學家向一位外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請教:如果我們中國想衝擊諾貝爾獎,有可能從哪個方面突破?那位學者直率地回答道:當然是甲骨文啦!外國學者的回答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方面是對中國自然科學發展的蔑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對中國甲骨文研究的誠懇認可。

當然,僅憑一個傳說還不能完全體現出西方對古文字學科的敬畏,我們再來看下面這位西方學者對此的看法。夏含夷先生,西方漢學界一位有很高成就的學者。2015年冬天他來清華講座,就曾被問到:為什麼西方漢學如此發達,卻唯獨沒有考釋古文字的?夏含夷先生非常坦誠地回答道:這個,我們做不了。這是實情,認出一個誰都不認識的古文字確實非常困難。這裡我替夏含夷先生補充一下其中的另外一個原因:並不是西方學者的能力不足,而是古文字這個學科確實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耗時多,產出少,很不經濟。用同樣多的精力,可以升官,可以發財,可以著述等身,這樣算來實在得不償失。西方學者能夠利用甲骨文、金文研究中國問題已經令人敬佩不已了。我們也曾笑談,中國研究古文字的學者,有時要拿出一種「殉道」的精神,把它當成一種人生追求和人生樂趣,不能計較其他。學科令人望而生畏,研究這個學科的學者這股愚勁兒,也確實值得一敬! 第二個問題:古文字為什麼這樣難認? 今天我們就先從兩個方面來談談這個問題。 第一個方面,是古文字自身的特性,有三個關鍵詞:古老、歧異、斷鏈。 首先,古老。漢字的古老毋庸置疑,能確定的可以上溯到商代晚期的甲骨文,下限一般是指秦始皇統一六國。時間越久遠就越陌生,這是必然。 第二,歧異。不去糾纏「古文字」的概念,就從最廣義的範圍來說,把先秦文字都包括在內。這裡要強調的是戰國時期的文字,由於各諸侯國之間政治的分裂導致地域文化發展迅速,文字也隨之各自演變,分歧程度十分明顯,請看下圖。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圖一中都是秦文字。石鼓文是春秋戰國之際的文字,秦印是戰國文字,睡虎地秦簡是秦代文字,漢簡是漢代文字。從這個「馬」字我們可以看出漢字是有序傳承的。

圖二中是六國文字。晉系、楚系、齊系、燕系的同一個詞「司馬」,寫法差異巨大,尤其是齊系,如果沒有辭例提示,很難認出。所以,漢字發展到戰國時期發生了非常大的歧異。這種歧異形成當時不同系列文字用戶之間溝通的障礙。

第三,斷鏈。漢字比較於其他文字的一個特點,就是其傳承性,從三千多年以前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字是一脈相承的。這也是國內學者比國外學者占優勢的地方,因為我們一直在使用這種文字,但並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傳下來了。秦始皇採取的「書同文」政策,就是用秦文字統一了六國文字,因此而造成的結果就是,時至漢代,被統一的六國文字便成了「古文字」。與我們今人所理解的古文字一樣,漢代的絕大多數人因為不使用也不認識了,只限於少數學者能夠識讀這些古文字。秦始皇「書同文」政策在國家統一上的重大意義和長遠影響我們不能否認,但是給文化造成的損失也不能否認。直接影響就是漢代人不能順利識讀古文字。《說文解字》這部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時至今天,大量的先秦文獻出土,大量的古文字出現。

這些材料甚至是司馬遷等漢代學者都沒見過的,例如甲骨文、楚簡的許多逸書等等。所以,面對這類前人學者都未曾見過、在歷史上出現了斷鏈的材料,今人想要解讀,其難度可以想象!

第二個方面,是釋讀古文字需要哪些知識。

首先,我們從學科的分類來說,古文字研究不是一個演繹性質的學科。這裡解釋一下演繹性質的學科是什麼樣的,它需要構建一套理論,建立一系列概念,講述一些是非道理,不可證偽也不可證實,更不需要考據。例如,哲學、文學、美學等等,這類學科自有其另外的價值。而文科中有一些需要考據的學科,需要證據去證明。在現有證據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當新材料出現時,需要隨時修正,這樣的研究需要足夠的證據和科學的方法才能開展,古人稱之為樸學。所以,研究古文字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識儲備。

首先就是文字,從《說文解字》往前推,我們需要掌握文字理論、文字字形、古文字最新的研究成果等等,這些都是研究的基礎。

第二,要掌握音韻、訓詁的相關原理。例如分析形聲字時,表音偏旁的確定需要古音,不能用現在的讀音來衡量。再如,新材料中出現了以往未見過的古義,在確定這類遺失的古義時需要符合訓詁的規則,進而知曉求得意義的方法。

第三,掌握文獻。學界有一個共識,古文字研究不在字形,而在文獻。字形的學習是有限的,初學者通過兩三年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現有研究的最前沿。而對中國古代文獻的熟悉幾乎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讀古文獻只有到了可以讀出語感的程度,才能在面對一篇從未見過的新材料時知其句讀,了解大致文義。讀古書是慢功夫。先師姚孝遂先生上課時可以信手拈來,寫出《左傳》的內容,他和我說四書五經小時候全都背過,現在大都記得。那一代學者的文獻功夫我們這代人望塵莫及,但是,我們也沒必要恐慌,找一部自己喜歡的先秦著作仔細讀,慢慢培養語感。不過要提醒一句,別上來就讀《尚書》,要先易後難,循序漸進。

第四,其他。這裡的其他包含了更多各學科的知識。我很認同今天的大學科培養。只有掌握了更多更全面的知識,才可能有更加廣闊的思路。古文字的學習,不能局限於文字字形的小範圍內,這樣是沒有出路的。我當年開過一個玩笑,不經意學習過的文書學沒想到在研究包山楚簡時竟然也用上了,就是一個例子。

綜合上面說過的這兩個方面,無論從古文字的角度還是學科性質的角度,對我們這樣從小學習使用漢字的人都不能強求能夠釋讀古文字。古文字的考釋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個學者,只有當主觀上這些功底都具備了,客觀上材料也具備了,才有可能在一個問題上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釋讀古文字需要非常專業而廣博的知識,不僅要熟悉大量古文字材料,還要掌握「小學」熟讀文獻。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第三個問題:古文字學中什麼叫「認字」?

在漢字學課上我提出過一個概念——「完全釋字」。那麼,什麼又是「完全釋字」呢?舉個例子:圖三是郭店簡《老子》中的一句話,隸定過來就是「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對我們來說,和今本《老子》對照讀出來並不難。但再深入解讀時,「亡又」為什麼可以讀為「無有」?如果這詞是第一次出現,就要懂得古音了,否則怎麼敢這樣讀呢!再者,還要會分析字形結構。所以,根據今本對讀出來是第一步。第二步,了解文字的表層結構和意義。第三步就是分析文字的深層結構。例如第一個字「絕」,為什麼釋為「絕」呢?《說文》中,「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短絲也。」今天我們寫成左邊一個「糹」右邊一個「色」,但這與「絕」有什麼關係呢?許慎跟我們有同樣的疑問,他繼續解釋道「從糹從刀從卩」。為什麼「從卩」?許慎和我們都說不明白。後面接着解釋,「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古文絕。象不連體,絕二絲。」許慎《說文》體系里的「古文」就是六國文字。《說文》中的古文絕,二絲是分開的。今天我們已經認識到,所謂一個「幺」,兩個「幺」,四個「幺」其實都是「絲」的象形,都代表絲線一類,後世才出現若干分化。《老子》中的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就是橫置的「刀」刃部經過「幺(絲)」,結果就是「斷絲」,也就是「絕」。所以,我們知道這個字形記錄的是「絕」這個詞,這個字的表層結構是從刀從絲,深層結構是以刀斷絲。到了這一步,才能說這個字完全認出來了。

下面我們再來看更加典型的字。今天的「賊」字我們已經無法從字形完全分析了,「貝」、「戎」兩部分和「賊」毫無關係。在《說文》中可以找到線索: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敗也。從戈則聲。這是個形聲字,「則」是音符,《說文》提到的這一點很重要。以此為基礎,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楚文字中「則」的寫法: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從辭例上可以肯定都是「則」字,35號簡省略了「刀」。確認了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為「則」之後,我們就能把上文的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隸定出來,上邊是「則」下邊是「心」,組合起來就是「惻」。「惻」「賊」都是從「則」得聲,根據段玉裁「同諧聲者必同部」原理,說明兩字讀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普遍使用假借字的古文字階段,「惻」可以讀為「賊」。這樣,我們才算真正認得這個「賊」字。所以,只有當表層結構、深層結構都分析清楚了,才叫作「完全釋字」。古文字里我們還有很多不能完全認識的字,這些字我們知道意義,但不知道深層結構;甚至還有完全不認識的字,比如很多古文字字編附錄里的「未識字」。

再來總結一下什麼是「完全釋字」,就是文字的「表層結構」、「文本中的音義」、「深層結構——為什麼能夠表達這個音義?」三個問題都能解決的字。在釋讀文獻時,三個層面中第二個「文本中的音義」最為重要,可以滿足通讀文獻的需要。但是只有分析出「深層結構」才是心安徹底的考釋結果。

第四個問題:認字的幾種情況。 第一種,學術界已經確認的,理所當然要認識。到這個程度,我們本科生的學習目標基本就達到了。 第二種,認識字,音義不明。舉個例子,清華簡《系年》三號簡有「共伯和歸於宋」這裡的「共伯和」就是史書里的「共和」。但極其好認的「宋」字存在問題。從語法的角度來說,「宋」最有可能是地名,表示宋國。但共伯和必定是周人的同姓諸侯,不可能歸到商人後裔的封國——宋,他執政之後為什麼要回到宋呢?這樣,語言和歷史兩個方面是矛盾的。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字何解?李學勤先生碰到這個問題時很早就提出這個字一定不能是指宋國。《系年》整理者將其注釋為「『宋』系『宗』之誤字,『宗』指其宗國,即衛」[1]。理解成誤字、訛書是讀古書讀不通時最簡單直接的解決辦法。但嚴謹的學者又最忌諱用這個方法。從宏觀上來講,《系年》是一部非常謹嚴的史書,出現「訛書」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既然這樣,「宋」字何解?現在我們知道了,「宋」就是「宗」。這個觀點王獻唐先生在很早就提出過: 余謂宋即宗字異體,《莊子•在宥篇》:「過有宋之野」,《釋文》宋本作宗。《左·宣四年傳》:「鄭公子宋,字子公」,亦用宋當宗,蓋出於《詩•思齊》「惠於宗公」也。宗、宋通用,不特同音,實屬一字。宗為神主,置示宀內會意。宋亦神主,置木內會意,木非樹木也,乃神主也。 概括起來就是,「宋」「宗」本來就是異體字,構型相近讀音相同。這樣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釋為「宗」,語言、歷史問題都能夠解決了。

第三種,誰都不認識:歷史上的老大難或新見字。這種情況是最困難的。舉個例子,清華簡第六冊《鄭武夫人規孺子》中釋讀為「規」的字形出現兩次,寫法一致: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辭例是「鄭武夫人X孺子」。辭例語義提示我們,該字是規勸、說服之類的意思,但具體是何字定不下來。從字形分析,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左邊從「言」,右下是「又」,右上是什麼不知道。我通過對清華簡全面的摹寫後發現另外一篇中有這樣一句話:

一植(直),二巨(矩),三準,四爯(稱),五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這五種事物合稱為「五度」。我們都知道,前四種都是測量工具:直是測直的,矩是測方的,準是測平的,稱是測重的。據此推測,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應該是用來測圓的。今天我們畫圓的工具是「規」,和這個字有關係嗎?「規」字放在「鄭武夫人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孺子」一句中非常合適。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從言,規聲,「規勸」之「規」的本字。所以,後世的文字「規」同時用在「規勸」和「圓規」兩個詞語中,但古文字里存在分別,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釋為測量工具之「規」,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釋為「規勸」之「規」。下面就要為這個結論尋找證據。我們的思路是,最好可以找到當時的圓規實物,看看字形與實物能不能比對。漢畫像石中出現了伏羲執規、女媧執矩的交尾圖,象徵創造圓天、方地以及生生不息的人。這符合漢代思想。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伏羲所執規多為「十」字形。「十」形在畫像中是規形無疑,在古文字中其文字構型有多種來源和意義。其中「支」字的一種寫法正是以手持「十」,早見於秦簡。「支」與「規」古代讀音相同,所以,我們可以推斷「支」最早就是表達以手持規的意思。但「十」與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上部的曲筆還是有差別。有次開會遇到陳劍先生,他為我提供了一個古書中的辭例證據,《莊子·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指出「駢拇」與「枝指」都表示手部有殘疾,「枝指」就是俗稱的六指,即多出一根手指。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的象形應該就是「枝指」之「枝」的本字。所以,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為「枝」,可以讀為「規」,在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中是聲符。這樣一來我們就不僅認識了疑難字,還理清了文字之間的關係: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每一個字的釋讀方法都有不同,「規」字的釋字過程是根據辭例先確定了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的意義範圍,再探討文字的構形理據。也有先從文字構型中猜測詞義,再從文獻中尋找證據的情況。

以上,就是今天關於「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這個話題的基本內容,謝謝大家!

李守奎:古文字是怎麼認出來的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中西書局,2011 年,137頁注15。

王獻唐:《古文字中所見之火燭》(王獻唐遺書),齊魯書社,1979 年,72 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