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平
李幼平,男,漢族,中共黨員,1935年5月1日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核武器電子學專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曾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3]。
李幼平 |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出生 |
1935年5月1日 福建省泉州市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1957年7月,李幼平本科畢業於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無線電系;1957年9月至1959年9月,在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研修; 1959年1月至1964年10月,先後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助教,講師;1964年10月至2011年,先後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委主任。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任東南大學未來網絡研究中心主任。
李幼平院士長期從事核武器電子系統技術研究。
目錄
個人履歷
1935年5月1日,李幼平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
1953年9月至1957年7月,李幼平本科就讀於南京工學院(今東南大學)無線電系。
1957年9月至1959年9月,李幼平在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研修。
1959年1月至1964年10月,李幼平先後任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助教,講師。
1964年10月至2011年,李幼平先後任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科技委主任。(其間於1999年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1年,李幼平任東南大學未來網絡研究中心主任。
總裝備部科技委-- 兼職委員
中國宇航學會遙測專委會-- 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李幼平院士長期從事核武器電子系統技術研究,在無線電遙測、遙控和引爆控制系統的研究中建樹頗豐;主要圍繞網絡融合與網絡信息服務,研究新一代信息網絡體系結構及其關鍵技術,從控制互聯網冗餘流量、加強信息內容監管、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等角度,提出了"雙結構互聯網"、"存文化於民間"、"用內容管理網絡"等富有建設性的設想,為解決互聯網帶寬瓶頸、內容安全等問題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
李幼平 | |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幼平 |
李幼平作為主要設計者之一,在20世紀70年代,解決了空中遙測中子難題,能在不進行核爆炸試驗的條件下,使飛行中的物理裝置得以順利定型,此後,中國的多種核武器就是靠這種方法得以順利定型;提出了模式識別的彈道集合方法,形成了慣性變延時引信方案,現已正式被新一代引信所採用;20世紀80年代,李幼平提出一種利用碰撞頻率自然增長的科學設想,並建議"慢記快發,邊記邊發"的工程方案。方案付諸實施後,飛行定型的重要數據,再沒有因等離子體黑障而丟失;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代再入遙測系統,並提出了新一代遙測系統設計思想。與同事們應用"記憶重發"手段克服等離子體"黑障"問題;發明了引測合用彈上設備和測試技術,設計了試驗場區的遙測遙控系統等。李幼平在主持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工作期間,組織研究核禁試前後的核武器發展戰略和技術路線,並提出了有益的建議,對中國核武器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承擔項目&成果獎勵
截至2018年6月,李幼平曾先後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國家發明二等獎[4] ,中國國家科技重大成果一、二、三等獎多項,中國全國科學大會獎[5] ,部委級科技成果獎多項。
論文著作
據2018年11月中國工程院官網顯示,李幼平發表了《"信息陽光"--無衝突共享結構》、《並行廣播技術與應用前景》、《非對稱跨網集成》等23篇期刊論文。
2018年1月,李幼平帶領東南大學未來網絡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在原創性內容元數據國家標準研製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統一內容標籤格式規範》(GB/T 35304-2017)。
人才培養
截至2018年6月,李幼平先後指導碩士11名、博士4名。
榮譽表彰
1988年,李幼平被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6]。
1999年,李幼平獲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技術科學獎[7]。
1999年,李幼平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終極目標
李幼平對三網融合有自己的看法:「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生的先進生產力,對傳統的電信與廣播產生巨大的衝擊與推動。在推動過程中,傳統電信與廣播又反過來促使互聯網本身更加完善。這就是我理解的三網融合。」
與其他許多通信專家和廣電專家不同的是,在他看來,三網融合的終極目標是:「中國出現全新互聯網,實現『各獻所知,各取所需』的信息服務環境。」
1998年開始,我國開始了三網融合的進程。李幼平認為,在實現終極目標之前,三網融合要歷經兩個發展階段。
其中,第一階段在2010年之前已經完成,主要成果是電信網融入互聯網,取得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突破,造就「各獻所知」的信息環境。在這個階段,電信網接納IP協議,融入互聯網,互聯網也獲得了一種普適、通用的基礎設施。
回想十幾年前的情景,李幼平感慨不已。當時,各大行業分別籌建各自的全國性計算機網(金稅、金卡、金橋等),它們都需要靠自己搞基礎設施。而在電信網提供了普適化、通用化的基礎設施後,信息化才得以帶動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互聯網也才成為「各獻所知」的全國性環境,中國也成為用戶最多的互聯網第一大國。
李幼平認為,到2010年左右,國人的認識又出現了飛躍。首先,是融合後的電信網與互聯網醒悟到,「內容難以管控,視頻難以通暢」是IP網長遠發展的巨大障礙。其次,廣播網感悟到,儘管「內容可管、視頻流暢」是廣播的優勢,但如果繼續拒絕IP網的雙向互動概念,廣播電視的數字化難以成為真正的民心工程。
三網融合的第二步工程由此開始。到2020年以前,廣播網融入互聯網,取得信息化推動先進文化的突破,造就「各取所需」的信息環境。
「這三大網絡發展的障礙不同,但解法都是三網融合,即IP網與非IP的廣播網互相接納、互相包容。」李幼平說。
成功依據
「我之所以相信三網融合將取得成功,所依據的是一些自然科學知識。」李幼平告訴《科學時報》記者。
當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三網融合的時候,全球頂級科學雜誌《自然》和《科學》分別發表題為《網絡的群體動力學行為》與《隨機網絡尺度湧現》的理論文章,但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2003年,上述文章作者之一的美國人Barabasi用科學實驗證實「互聯網已演化為無尺度網絡」的結論,人們才醒悟到只用泊松分布描繪網絡的連接度值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在互聯網的流量中,「點對面」連接的比例正在超越「點對點」的比例,流量的冪律分布性質正在超越泊松分布性質。數學家與物理學家從原理上揭示,單純依靠「點對點」IP網絡,已難以適應冪律分布的公共文化服務。
近年來實測證明,來自少數web網站(尤其是視頻網站)的流量已占全網流量的70%~90%,互聯網出現了發展中的悖論:一方面總流量以「十年千倍」的速率增長,讓人們痛感帶寬的不足;另一方面,內容完全相同的共享文件又在主幹節點之間千遍萬遍地冗餘傳輸,造成帶寬的浪費。互聯網由此面臨結構變革。
李幼平告訴記者,以數據庫為中介,讓「永無擁堵、可管可控」的「前結構」與「雙向互動、按需服務」的「後結構」互補相助,是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的基本原理。不過,從長遠看,NGB是為國家互聯網戰略的全局服務的。因此,NGB與國家下一代互聯網(NGI)戰略密不可分,難以由單一行業自行確定。當前,互聯網遇到的「視頻不暢、內容難管」這兩個難題,正是NGB開局的絕好機遇。未來,NGB還將從原理上幫助互聯網解決主動服務以及資源耗費的發展模式問題。
李幼平 | |
---|---|
李幼平院士 |
互聯網居上
李幼平認為,中國政府對全新的互聯網寄予着很高的期望。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互聯網是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台」,「關係到國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國家長治久安,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
「三網融合是中國政府運用和諧社會政治智慧提出的一種政策導向。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它試圖營造行業之間合理競爭的環境;從科學技術的角度看,它試圖讓新生技術與傳統技術相互滲透、相互補充,以創造更加先進的生產力。」李幼平表示。
不過,在李幼平看來,三網融合這一布局中的三大元素卻不是可以任意擺放的等邊三角形,而是互聯網居上,電信網與廣播網作為基礎設施居於左右兩側,共同形成現代服務業的全新生產力。「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目標,不應限於推廣IP技術,而是要創造符合國情的全新互聯網。」李幼平特別強調。
人物評價
李幼平具有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學風正派,治學嚴謹,並能團結同志,默默奉獻。(東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