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印
李成印,1948年10月出生於書香世家,祖籍山東東平,大專文化,93年在中央黨校進修期間,與啟功先生相識,為其今後書法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被國內外朋友譽為德藝雙馨藝術家。 [1]
李成印 | |
---|---|
德藝雙馨藝術家 | |
出生 |
1948年10月 山東東平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書法家 |
目錄
簡歷
李成印,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企業報道-藝術資本理事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國際藝術家學會副主席,中國梁楷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長城研究學院名譽院士,中國國畫藝術研究院 副秘書長,泰安市書協名譽主席。 [2]
書法作品
06年,入展中國書協全國第六屆刻字藝術展;
07年,入展中國書協首屆全國老年書法展,作品被收藏;同 年,"黃河頌"書法作品被抗日戰爭紀念館永久收藏08年,入展"長城杯"書畫展,榮獲金獎,作品被收藏;
09年,作品在"當代中國書畫家與收藏家"北京 交流展中獲一等獎,被永久收藏;
10年,作品在"北戴河杯"大賽中榮獲金獎,並被收藏;
02年,作品"蘭亭序"在山東省首屆中青年書畫攝影優秀作品交流展 中榮獲一等獎;
05年,刻字作品"金秋"入展山東省首屆刻字藝術展;
09年,作品在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泰山杯"書畫大賽中榮獲"特別榮譽獎",被授 予"泰山書畫百家"稱號;
10年,作品入展湖南省第十一屆運動會全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被湘潭市收藏;11年,作品捐贈中國書協舉辦的"綠化長江--萬 畝中國書法生態杯工程";
12年,被山東省文聯、山東省書協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稱號;
13年,被中國百家權威網絡媒體聯合推選為"當代書畫十大 家"、"中國夢之書畫界十大領軍人物",12月,作品選入"中國當代藝術名家"一書,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14年3月,作品獻於全國人代會、政協會。
書法作品見諸多家報端,並被國家機關、軍內及華僑團體收藏或贈送中外友人。個人出版有《中國實力派書法家--李成印書法作品集》、《中國書法雙十大家獻禮全國兩會》、《當代書法指導》、《我的起點》等,並被載入《名人書法大辭典》。 [3]
李成印 | |
---|---|
李成印 | |
---|---|
人物經歷
初學魏碑 我出生於魯西南東平縣城郊的一個山村大井村,祖上曾有點小功名,但到了父親這一代,就只能以種地為生了,但他們渴望孩子能讀書成為文化人。一九五四年,我開始上學,那是方圓幾個村的中心校大井完小,當時小學一開始就設大仿課,我的書法啟蒙老師是王品三先生,他是遠近聞名的一位老私塾教師,寫得一手好毛筆字,誰家要立碑位,哪裡要寫塊牌匾,那都少不了有人找他。王老師主攻魏碑,他執教嚴格認真,從一筆一畫開始,給我們示範,教我們如何臨摹,如何讀帖,主要是師鄭文公碑、張猛龍碑、張黑女碑等。他善於鼓勵學生,對大仿作業中稍有長進的字都畫上紅圈,以示鼓勵。當我們拿着大仿作業給家長看時,父母總是笑着說:"好好上學,爭取下次讓老師多畫幾個紅圈"。
幾年的小學、老師的教育、家長的鼓勵,使我慢慢喜歡上書法,開始一步步走進書法殿堂。剛勁有力、稜角分明的魏碑筆畫慢慢刻在心中,以至後來不同時期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記得當時還參加了山東省少兒書法展,一個偉大的書法夢就在一個少兒的心靈之中萌發了。
植根"二王" 一九六四年,我進入了師範學習。擔任書法的老師先後是莊一斗、敬振東老師。他們都主教二王書法,主張書法者必先植根"二王"。"王"指王羲之,人稱中國"書聖",其子王獻之在書法造詣上與父齊名,故後人稱為"二王"。他們為中國歷代學書者所崇尚。兩位老師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王羲之傳世的書法理論有六篇,我重點學習了《書論》、《筆勢論十二章並序》,按照理論指導,從習字前的物質、心理準備,到習字中的結構、筆法運用,都逐一進行了實踐,這為我今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突出重點。王羲之傳世的唐人書帖有《蘭亭序》、《快雪時晴帖》、《官奴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等,還有唐懷仁集書《聖教序》。上述書帖在通臨的的基礎上,重點臨摹了《蘭亭序》和《聖教序》,因為《蘭亭序》是研究作品章法的,它又是名傳千古的神品。而《聖教序》是研究字的結構的,它其中保存王羲之的字跡最多。掌握字的結構和章法至關重要,重點臨摹二序非常關鍵。這個想法、做法一直延續至今。三是反覆臨摹、讀帖。堅持以臨帶展,或以展促臨,反覆不停。王獻之書法,英俊豪邁,饒有氣勢,對後世影響也很大。四年的師範學習,以至七十、八十年代二十多年裡,通過對"二王"作品的深入研究,堅持反覆臨摹練習,逐步掌握了"二王"書法作品的特點和風格。王羲之變漢魏質樸的書風為妍美流變新體,他字勢雄逸,內含風骨,外映神采。至此,我的書法已初步形成大氣、雄勁的風格。
法顏、柳、趙、米 魏晉之後,中國書法史上歷代都出現傳世的書法大家。他們都源於"二王",但又保持了各自的特點。其中我主要師法了顏、柳、趙、米幾位大家。
顏真卿,唐代著名書法家,人稱顏魯公。我敬仰他的人品,秉性剛正,篤實淳厚,從不屈意媚上,阿諛權貴,以義烈名傳於世。更仰慕他的書風,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頗具大唐繁盛的風範,以用其雄偉來提升自己的雄勁之氣。另外慕其傳世名作《寄侄文稿》,此稿書於至痛之際,信手禿筆,直訴心語,又多刪塗,墨無飾痕,被視為至情、至真、至性墨跡,後人傳為"天下第二行書"。另外還慕其書論《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從中受益匪淺。
柳公權,唐代著名書法家,與顏真卿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稱。他書體勁媚,自成一家。宋代《宣和書譜》記載:"其書名達於外夷,往往以貨貝購之,當時大臣之家碑誌,非公權書,以子孫為不孝。"我慕其書風法度嚴謹、結體勁緊、骨力遒健、瘦硬勻衡、爽利挺秀,不僅初學者謹遵,對於職業書者也必須堅持守法,毫不懈怠。我慕其"心正則筆正"之用筆之法,這和王羲之《書論》中"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是完全相通的,這和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也是相通的。此法之貴,愛書者需終生堅持。
趙孟頫,元代著名書法家。我慕其才華,他博學多識,異於常人,精通音律,善鑒文物,書畫成就尤高。慕其書法,篆、箍、分、隸、真、行、草七體無不冠絕。他根植鍾、王,而出入晉唐,不為近代習善而窘束,海內書法為之一變。他的作品,傳世國內外,眾口交贊,稱其為一代宗師。2001年至2008年,我用了八年時間,深入研習了他的傳世墨跡。在通臨全部傳世作品的基礎上,重點臨摹了《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續千字文》等件作品,少則幾十遍,多則上百遍。多年的臨習,逐步掌握了他的書法特點,字體遒勁、秀麗,如名作《帝師膽巴碑》,此作用筆婉轉秀麗卻不失剛勁,起筆收鋒,轉折頓挫,皆具筋骨。乍看溫順典雅,細究其內則見鐵畫銀鈎。在此基礎上,先後創作了《臨帝師膽巴碑》長卷、《臨玄妙觀重修三門記》長卷,創作了《楷書千字文》、《草書千字文》、《洛神賦》、《前赤壁賦》等作品。趙孟頫的書法對我的影響很大,進一步增加了遒勁、秀麗的成分。
米芾,字元章,宋代著名書法家。2006年始,在研習趙孟頫書法作品的同時,開始研習米芾的書法。米芾書法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四家"。他的篆、隸、真、行、草各體精細,以行書為最。我慕其筆法跳蕩,隨勢翻轉,無不精妙。字勢傾側,奇縱多姿,瀟灑大方,沉着痛快,爽爽有神。米芾傳世作品頗多,幾年來,主要研習了《蜀素帖》、《苕溪帖》、《吳江舟中詩帖》、《自敘帖》等。多年的研習,逐步掌握了他的書法特點,米芾字體形態多姿,給人一種瀟灑大方、沉着痛快的感覺。其書體多姿主要在結構的取勢上採取了很多方法,主要是:一是欹側取勢。在結構上大膽取側勢、險勢。欹側不在整體上失去重心,是一種"如斜反直"、"似欹反正"的處理方法。有的上下欹側,有的左右欹側。二是上下開合。主要用於左右結構的字,這裡的開合主要從空間角度講的。有的字上部分分得開一些,下部分收的攏一些,叫做上開下合。而有的字則正好相反,上部靠攏,下部打開,這叫做上合下開。三是收斂舒放。收斂就是把筆畫有意收縮的短一些、含蓄一些。舒放即有意把筆畫舒展得長一些、誇張一些。在行書中有收有放,使字跡顯得既嚴謹而又酣暢。至2010年之前,按照這些方法先後創作了毛澤東部分詩詞、古代愛國詩詞長卷等作品。米芾的作品使我受益匪淺,主要增加了瀟灑的書法成分。臨法顏、柳、趙、米近二十年的時間,使我的書法得到新的升華,又形成了雄勁、瀟灑的風格。
汲養秦漢 隨着人一年年變老,書法夢一天天延續,我對自己書法又有了新的追求,能增加點蒼勁不更好嗎?何處尋求,反覆再三,目標鎖定在秦漢,向遠古汲養。秦代的文字代表是篆書。篆書為篆、隸、楷、行、草五體書之首,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古老而樸厚,對我國書法的發展起了重要的發展和奠基作用。秦代傳世的代表作為一些石鼓文,它是介於金文和秦篆之間的橋樑,為歷代學篆者所宗。石鼓文用筆粗細勻稱,結體方正嚴謹,歷來被看作是篆書的正宗。二是秦小篆刻石。多為丞相李斯所書,著名的有《嶧山刻石》、《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等。這些刻石以平直規矩為長,字體方正,線條勻稱,寫法完型,具有嚴格的筆畫規律和結構特點。秦之後,篆書作為一種獨立的字體流傳下來,唐、元、明、清、近代以李陽冰、趙子昂、李東陽、鄧石如、吳昌碩為代表的書法家,繼承和發展了秦篆,出現了古樸自然、雄渾蒼勁的特點。自2011年以來,在研習秦篆的基礎上,先後創作篆書《潛夫論》、《寄劉原父語》四條屏、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條幅等作品。
漢代文字的代表是隸書,它是在篆書的基礎上產生的。這個時期的傳世作品較多,重點研究了漢《張遷碑》,它出自東平縣,現移存在泰山岱廟中。還重點研究了中國榜書鼻祖安道壹的作品《泰山經石峪刻石》、《東平洪頂山刻石》,他的字是由隸向楷過度時期的文字,隸書和楷書二者的特點都具備,面貌為之一新。在反覆臨摹的基礎上,自己創作了楷隸結合的新作《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短短几年對秦漢作品的研習,使我體會到我們長期從事行草書的創作,當你寫不出新意時,倒不如換一種方式,臨習篆或隸書,求得一些圓轉、樸厚、生澀、凝重,變得沉穩、老辣。經過近六十年的不斷臨摹、創作、探索,終於初步形成了自己現有的雄健、瀟灑、蒼勁的書法風格。
研習現代四位巨匠 啟功先生:當代書法大師,傳統書法功底深厚,多以行楷見長,表現為七分楷、三分行,深受國人喜愛。93年拜訪啟功老先生,對我說了三句話:"學習書法要堅持不懈"、"走繼承發展的道路"、"要有社會責任感"這三句話對我的書法發展指明了道路,並將繼續沿着這條道路走下去。
中石先生:作為工作在第一線普普通通的老師,成為當代國人公認的書法大師,重要領軍人物之一。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書法主題以行草,享譽海內外。熱衷公益,親情教育,不遺餘力,平易近人,書品剛健雋雅,從中石先生人品、書品中學習,堅定了我為書法奮鬥的決心和信心。
沈鵬先生:當代書法大師、出版專家、書法評論家,書法以行草見長,線條厚重,中鋒側鋒並用,是當代當之無愧的藝術大師。作品、人品深深的影響着我書法奮進的道路。
張海先生:中國書協第五屆主席,書法四體皆能,以隸書、行草為最著,是從基層走向領導崗位的書法家,為書法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書法走向巔峰。人品、書品都為我們做出榜樣激勵着我們前進。
在我的書法道路上,這10位書法大家引領着我,繼承傳統,發揚傳統,並得到現代書法新的指引,增強了我對書法事業奮鬥的決心。
夢想
夢想之國印--心中有夢,牢記責任,不忘國家和百姓。
在書法這條道路上,起初對書法無法駕馭,到用更多時間來掌握書法大家的規律。並逐漸寫出自我。
六十個春秋,有成功和失敗,有喜悅和憂愁,有心血和汗水,一路走來,是什麼給了我勇氣和力量?一個夢,一個始終藏在心中的書法夢,是它激勵、鞭策着我,克服重重困難、解決了一系列矛盾,一直走到今天。
與工作的矛盾 我1967年入伍,2007年退出領導崗位,四十年的工齡一直伴隨着我的書法夢,能否妥善處理好這對矛盾至關重要。我的做法是,工作必須做好,書法夢必須延續。我原是一名教師,後被選拔做行政工作。在黨的培養下一步步從一般人員走向領導崗位,先後擔任鄉鎮、縣裡主要領導職務,這是黨和人民對我的最大肯定。書法也是這樣,我利用星期天、節假日和一切可以利用的休息時間筆耕不輟,確保書法夢從不間斷。一是堅持臨帖、創作,並在全國和省市大展中多次入展獲獎。二是工作之餘,先後拜訪了啟功先生、沙孟海先生、武中奇先生,受益終生。記得那是九三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我和老同學來到啟功先生的家,老先生剛訪韓回來,臉上還掛着一絲倦意,但還是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說"行政幹部愛書法不容易,貴在堅持;要堅持繼承和創新的路子,不要追風;還要有社會責任感。"最後,還同我們分別合影留念。大師的教誨,讓我對書法夢更加堅定了信心,明確了方向,終生恪守。還先後參觀了李苦禪先生、沈鵬先生、張海先生的書畫展。三是向歷史學習。先後觀看了故宮書畫藏品、西安、成都、南京碑坊等,欣賞古人的書畫風韻。四是向世界學習,觀看華人華僑的書畫動態,赴法期間重點觀看了盧浮宮博物館的書畫展品,體驗西方國家的藝術風韻。
與家務的矛盾 我家原在農村,上有老母,下有兩個孩子,還承包了六畝責任田,整個家務重擔都有愛人一人承擔。開始她想不通,經過反覆做工作,才開始理解讓步。記得85年離職到黨校進修,為迎接考試,日夜突擊複習功課,她從親戚家請人幫忙收麥子、秋種。退休後,我專職研習書法,她更忙活了。每當看到她,有時會忽然想起她一人在水中撈豆子的場景,想起她深更半夜背着孩子找人打針的場景,心裡總覺得愧疚,有點對不住她。如果說工作、書法今天有點成就的話,當仁不讓地應該說有她一半的功勞。
自我心理矛盾 每當書法與工作或家務衝突時,都到了下決心的時候,有時心裡也會產生退卻的想法,幹嘛給自己過不去呢?緩一下不行嗎?不行,交作品的時間到了,緩不得!困難面前勇者勝,對自己要狠一點。很多作品都是在夜深人靜時創作出來的,雖然自己累一點,但總是有些成就感,喜悅沖淡了疲勞,也就過去了。
心中的書法夢激勵着我戰勝困難,拼搏奮進 ……
書法道路的不斷發展,得到家人的理解,並與家人在心靈上的產生了互通,更堅定了李成印先生書法前進的道路。
責任
牢記責任,不忘國家和百姓。
中國傳統價值觀追求"文以載道",其實也是"藝以載道",李老師的書法創作也是"書以載道",承載着這種胸懷天下、興亡有責的情懷。
啟功大師講:"一個書法家,要有社會責任感。"我對社會責任的內涵是這樣理解的:一要大力弘揚傳統書法文化;二是不忘記國家、民族和百姓。
多年來,在弘揚傳統書法文化方面,首先自己堅持繼承、創新的路子,其次動員、帶領更多的人參與這個偉大的壯舉。除積極參加中國書協的活動外,我還兼職中國國際藝術家學會副主席、北京文化振興基金會書法委員會會長、中國梁楷書畫院名譽院長、中國長城研究學院名譽院士、泰安市書協名譽主席、東平縣書協主席等。不少人問我,又沒人給你發工資,整天忙活圖個啥?我說,就是讓更多的人崇尚書法,參加到這個文化活動中來。幾年來,我先後參加並組織了山東省六縣市書法展、泰安與杭州書法聯展、泰安與揚州書法聯展、山東與河南六縣市書畫聯展等活動,通過這些書展,交流了書藝,增進了友誼,促進了書畫文化的融合發展。2012年,我被山東省文聯、山東省書協評為"做出巨大貢獻的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一個藝術家,不管能力大小,都要和我們的國家、民族、百姓聯繫在一起。沒有國家的強盛,哪來的文化繁榮?沒有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哪來的書法之夢?沒有百姓世世代代的偉大創造,哪來的藝術?我,一個書者,談不上什麼成就,但我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當國內部分地區遭受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時候,我帶頭捐獻作品支援受災地區;當國家號召支援山區落後小學的時候,我和其他同志一起捐資、捐贈品、購買書籍、體育器材等,先後救助了九女泉、宿城等四處小學;當國家號召保戶非物質文化遺產時,我在霑化縣古城鎮保護非遺文化書畫名家聯誼會上,愛心捐獻書法作品七十六幅;當國家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時候,我參觀了長清區歸德鎮"當代活雷鋒"劉成德紀念館,並向他捐獻了書法作品;當人民呼喚藝術的時候,我多次帶領大家一起送書畫下鄉、到部隊、到學校等。當然我做得還很不夠,但卻表達了一個書者最真摯的心愿和熱情。體現社會責任感。
近年李老師對書藝探索不斷產生新的變化,在吸取十位大家精華的同時也不忘向更遠古漢字書法來尋找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