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曙森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李曙森(1910年6月7日~1998年8月30日)我國傑出的教育家[1],生於河北省霸縣,參加革命工作後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很大貢獻。1953年,他受中央委派到天津大學工作。在先後擔任天津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校長[2]、名譽校長期間,他以一個教育家的遠見卓識積極探索新中國高等教育的規律,為天津大學和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1983年,他聯名三位老教育家並執筆《關於將50所左右高等院校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建議》上書中央,受到中央領導高度重視,催生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他曾擔任天津市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副主席。

1998年8月30日逝世[3] ,終年88歲。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天津大學原校長、黨委書記;天津市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副主席

出生地點----河北省霸縣

出生日期----1910年6月7日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畢業院校----北平師範英文系

逝世日期----1998年8月30日

目錄

1人物經歷 2教育思想 3個人貢獻 4個人作品

人物經歷

1934年畢業於北平師範英文系,獲文學學士。1936年正式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山西新軍第二縱隊團政治處主任、晉綏軍區分區政治部主任、中共晉綏分局八地委委員兼靜樂陽曲中心縣委書記、軍區聯絡處處長。東北軍區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共嫩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在解放戰爭時期,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副司長、中央高教部工業教育司長。建國後,歷任松江省教育廳廳長,高等教育部高等工業教育司司長,1953年任天津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名譽校長,"文化大革命"受迫害。平反後任天津大學校長。歷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第八屆、第九屆人大代表、天津市第六屆、第七屆政協副主席。出版《李曙森文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員長李鵬、政治局常委宋平、原高教部長何東昌為此書題名。1998年8月30日李曙森因病逝世,李鵬、宋平、李瑞環、李嵐清、倪志福等中央領導及教育部長陳致立分別發來唁電,並送花圈表示悼念。天津市委書記張立昌、市長李盛林及天津大學黨政領導600多人參加了送別儀式。終年88歲。

教育思想

李曙森的教育思想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需要和社會發展服務。李曙森從宏觀的高度把握教育工作的發展方向。他主張,教育必須為國家需要和社會發展服務,並將此作為高等教育的神聖使命。他提出:把我國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迫切需要培養和造就大批的建設人才;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培養層次,培養研究生;改革招生和分配製度;建立新的管理制度等等。

2、堅持和改善黨對高等學校的領導。堅持黨對於教育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是李曙森教育思想的一大亮點。他更加系統、完整地對加強黨對高等學校的領導進行了闡述,提出了"三步走"的思想,即整頓學校黨委領導班子,整頓校系兩級行政領導班子,黨政分工、進行學校內部領導體制改革。

3、關心和保護知識分子,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李曙森一向認為,師資隊伍好壞是辦好學校的關鍵。他關心教師、培養教師、使用教師,注重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幾十年來,他為天津大學留下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

4、重視學校的管理和教學保障工作。李曙森十分重視學校的管理工作。他認為管理就是組織,管理就是引導,管理就是服務。他十分重視學校後勤工作,為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生活環境,積極為教師學習、工作、生活創造和改善條件。

5、李曙森主張工科院校也要多科綜合。他提出,重點院校要成為兩個中心,即教學和科研並重。這不僅是出於對時代發展要求的考慮,也是對於天津大學一個世紀辦學經驗教訓的總結。他還重視基礎理論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他認為,科學技術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強調加強基礎理論課的重要性。他強調了基礎課應該密切聯繫實際、結合專業;倡導理論聯繫實際,求是創新的學風。李曙森十分重視研究生的培養,他認為,培養研究生是國家重點大學的主要任務之一。

個人貢獻

奠基高校內部管理體制

新中國成立之初,如何完善黨在高校中的領導是一項新的重要任務。1956年2月,天津大學率先試行黨委制,成立中共天津大學委員會,李曙森兼任黨委書記。

1953年5月,李曙森擔任天津大學副校長,對黨在新中國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的認識。他反覆強調「抓緊建黨工作是學校工作根本問題之一」,「在學校中大力建黨是有頭等重要意義的」。他指出高校實行黨委制「既是黨委領導制又是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系主任負責制」。黨對高校的領導是思想政治的領導,是路線、方針、政策的領導,是對學校發展方向的領導,而不是包攬學校全部事務,不是取代學校的行政、教學管理機構。

李曙森的這些認識是超前的、也是正確的。在他的領導下,天津大學逐步建立起適應學校發展需要的黨委領導體制,確立了黨委會的組成機構和制度,形成黨的工作方法與領導方法,為新中國高校建立黨委領導提供了寶貴的理論認識和實踐經驗。

1961年,教育部頒布《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暫行工作條例(草案)》(簡稱《高教六十條》)。李曙森被指定為起草「領導體制問題」小組的組長,他擬就了《關於高等學校貫徹黨委領導下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制的工作條例(草案)》(又稱為「高教四十五條」),其中一些重要內容被《高教六十條》採納,構建起了新中國高等院校內部管理體制,直到今天,仍然影響深遠。

倡導高校重點建設

1952年院系調整後,我國高校主要分為綜合大學(文理科大學)、多科性工學院和單科學院三類。李曙森認為這種高等教育結構不符合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要求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規律,希望國家採取有力措施促進我國多科性綜合大學的發展。

1983年5月,改革開放後我國首次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在武漢召開。時任天津大學名譽校長的李曙森,與南京大學名譽校長匡亞明、浙江大學名譽校長劉丹、大連工學院名譽校長屈伯川達成共識,由李曙森執筆完成《關於將50所左右高等學校列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的建議》,聯名上書黨中央,建議選出部分高等學校,列為國家重大建設項目,把它們辦成重點大學中的「重點」,他預期,未來這些重點大學所創造的價值決不是任何一個重點經濟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所能比擬的,因為作為智力投資的總效益是長遠的,其意義是難以估量的。

李曙森等四位著名教育家的建議,被高教界稱為「835建言」,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鄧小平親筆批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建議書記處一議。1984年4月2日,國務院批覆教育部、國家計委,決定在「七五」期間,撥出專項經費,先重點扶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十所學校,並列入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成為日後高等教育「211工程」、「985工程」的先導。[1]

主張高校培養高級專家

李曙森認為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首先必須德育為先,要先解決社會主義人才的政治立場、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問題。然後還要重視業務水平的提高,業務水平是指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問題。李曙森認為:「如果學得不好,做不好工作,拿什麼去為人民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呢?」他特別強調,不能強調一面忽視另一面。對於肯鑽研業務但政治上對自己要求不高的人,應該是幫助他提高政治覺悟,並鼓勵業務學習。對政治上好,但不鑽研業務的,要鼓勵其政治上進步,幫助其鑽研業務。

李曙森並非強調狹窄的專門化,而是要培養具有廣泛的專業知識的專家,不僅使其具備寬厚而牢固的基礎理論知識,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知識。同時要具備職業內的和職業外的多種職能。他多次強調,高校不再是給未來專家以某一門很具體的專業知識和某一套現成的為解決將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辦法,或者說給學生一套處方式的知識與技能。而是培養學生不僅具有適應當前情況的能力,而且具有適應專業知識迅速發展的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着的工作條件,必要時能迅速轉換專業知識技能,追上科技發展的新形勢。

探索高校辦學規律

李曙森長期擔任天津大學的校長、名譽校長,他在教育管理的實踐中,圍繞培育高級專家這一培養目標,系統探索和總結了社會主義高校的辦學規律。

他認為高等工科院校應當堅持理、工、文並重,並向綜合化發展。早在1959年修訂天津大學教學計劃時,李曙森就強調數學、物理、力學、化學為重要基礎理論課,必須加強。1961年,為了推進天津大學工科與文理科的結合,他率領50多人的代表團到北京大學洽談合作問題,訂立了互助合同,實行兩校互補。這在當時是個首創,開了大學之間合作的先河。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李曙森從國際比較高等教育的視角出發,強調「工科大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看來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須趨勢,是個客觀規律」,「綜合發展是世界現代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高等教育必須遵循的客觀規律」。高等學校必須要強調理、工、文相互滲透、相互交叉,以培養出深厚的基礎理論、寬廣的知識面、思想活躍、善於分析、具有跨學科綜合性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也才能適應科學、技術、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

他認為高校應當教學與科研並重。李曙森強調高校不僅是教育場所,也是國家的重要科研基地,既是「教學中心」也是「科研中心」。他認為,高校教學應當有教學質量的標準,即保證學生在教學計劃規定的時間內把必需的知識與技能真正學到手,並且有必要的獨立工作能力。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與學卻是一個不斷出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解決了問題又出現新問題的無止境的過程,從這個角度講,教學就是永遠追求卓越的過程。李曙森認為教學與育人密不可分,教書必然教人。他說:「古今中外,教書必然教人。教書與教人是分不開的,不可能教書而不教學生,教書而不教人本身就是在教人」,因此,教師不僅有傳授知識技能的責任,而且有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責任,有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責任。李曙森重視科研,他始終認為教師不搞科研就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會成為教書匠,教給學生以現代化知識技能也就會成為一句空話。他初到天津大學工作,即提出科學研究是高校的重要任務,必須立即進行,不能等待。他提出,要把高校建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培養研究生就是實現這種目標的「結合點」,否則這兩個中心都難形成。李曙森指出大學招收研究生,是發展科學技術,早出快出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他預見「今後的大學生里研究生的數量,有可能與大學生數量相當。完成國家科研任務,研究生是重要力量」。

他認為高等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於師資的水平。李曙森多次強調「提高師資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和科學水平的關鍵,是辦好學校的首要環節」,「師資的培養提高是學校工作中具有戰略性、關鍵性的問題」,李曙森不僅尊重和愛護知識分子,被譽為廣大知識分子的知心人,而且他採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培養教師。1958年,他特意選派了一批天津大學的中、老年教師赴蘇聯留學進修,這些人回國後成為天津大學各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這種舉措在當時全國高校中是罕見的。之後,李曙森確定了天津大學「全面安排、長期穩定、重點培養、普遍提高」的師資培養基本原則,選拔一部分基礎好,教學或科學研究方面有成績、造詣較深的教師,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以樹立學術水平的標兵和形成學科的核心力量。1963年,天津大學將18名老教師確定為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將62名青年教師確定為重點培養的學術骨幹,這些教師日後成為天津大學重要的學術領軍人物。在「文革」中,他們被稱為「十八大羅漢」和「六十二小羅漢」,李曙森也因此橫遭批判。1980年,心繫全國教育事業的李曙森向教育部長蔣南翔建議,在各地建設一批教師療養院,並受命主持建設了新中國第一所教師療養院。

個人作品

《李曙森文集》;

《李曙森紀念作品文集》(後人編寫)

本文集收入了李曙森同志的戰友、同事、學生們撰寫的文章,從各個側面反映出李曙森同志的人格魅力與崇高風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