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一直胸懷大志,願為輔弼皇上,但苦於無法施展。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得到唐玄宗的詔書,異常興奮,滿以為可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時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1]
詩人從歸家的喜悅到離家應詔的激情,直陳其事,又兼采比興手法,既有正面的描寫,又有據典烘托。詩情經過逐層推演,使感情醞蓄得更為強烈,直至將鮮明的情感波瀾湧向高潮,把詩人躊躇滿志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目錄
原文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注釋
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兩種。出自《禮記·內則》「以白酒為賢人,清酒為聖人」。
「起舞」句:指人逢喜事光彩煥發,與日光相輝映。
遊說(shuì):戰國時,有才之人以口辯舌戰打動諸侯,獲取官位,稱為遊說。萬乘(shèng):代指君主。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頭見到皇帝。
「會稽」句:引據《漢書·朱買臣傳》妻嫌夫貧的典故。買臣:朱買臣,西漢會稽郡吳人。
蓬蒿人:喻草野之人。
譯文
我從遠山遊玩歸來,恰逢白酒剛剛釀好,黃雞悠閒地啄着穀粒,秋天,正是家禽肥碩、萬物飽滿的時候。
呼喚童僕趕快前去殺雞烹煮,我要斟上白酒小酌幾杯。孩子們聽到後,高興得嬉笑吵鬧着牽扯我衣襟。
我放聲高歌,喝得酩酊大醉藉以來自我安慰。醉而起舞在落日裡,與秋日夕陽爭奪光輝。
為輔弼萬乘之君,展我理想,恨不能更早實現,於是我拿起鞭子跨上駿馬直奔進京的官道。
讓那些有如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之人看看,如今我也能辭家西行而去國都長安。
就這樣仰面朝天、縱聲大笑着走出門去,像我這樣的,怎麼可能會是長期身處草野虛度時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