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白《玉階怨》全文及賞析


李白

玉階怨》據《漢書·班倢伃傳》,班倢伃在宮中為得寵的趙飛燕所妒忌,「恐久見危,求共養太后長信宮」,獲准後「退處東宮,作賦自傷悼」。賦辭中有「華殿塵兮玉階苔」句,謝朓取作《玉階怨》詩云:「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樂府詩集》收入《相和歌辭·楚調曲》中。李白也沿用此樂府舊題寫有一首《玉階怨》如下:[1]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目錄

賞析

與《玉階怨》同收入《相和歌辭·楚調曲》中的還有《倢伃怨》、《長信怨》等,多以班倢伃的不幸遭遇為題材。但李白的這首詩雖採用《玉階怨》這一樂府舊題,卻不必看作是寫班倢伃事,可看作是一首泛寫宮人怨情的詩。其所展示的其實是封建帝王「後宮佳麗三千人」(白居易《長恨歌》中語)的罪惡制度下廣大宮人的悲慘處境。

詩以「怨」為題,而一位被幽閉在與外部世界隔絕的深宮中的少女,終身喪失了自由,埋葬了青春,斷送了人生幸福,其滿腔怨情應是千言萬語也說不盡的。但這首詩,通篇不見一個怨字,無一語傾吐怨情,只推出了兩幅畫面:一幅是她久久佇立在玉石台階上,羅襪已為夜露侵濕;另一幅是她回到室內,放下晶簾,透過晶簾凝望着一輪澄明清冷的秋月。

作者只描寫了畫中人久立、下簾、望月這三個動作,沒有隻字片言說到她的所感、所思。讀者就從這兩幅畫面和畫中人的動作,去想象她在那樣淒涼孤寂的處境中朝朝暮暮度過的時日,以及她內心深處百轉千回、無窮無盡的深愁苦怨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