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競雄
收藏
58
13
李競雄 (北京農業大學教授) 編輯 李競雄(1913.10.20—1997.6.28),著名植物細胞遺傳學家、玉米育種學家,農業教育家。 [1]
中文名 李競雄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江蘇省蘇州 出生日期 1913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 1997年6月28日 職 業 科學家,教授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植物系 主要成就 著名植物細胞遺傳學家 玉米育種學家 農業教育家 代表作品 《作物栽培學》、《植物細胞遺傳學》、《玉米育種研究進展》 目錄 1 人物介紹 2 主要著作 3 人物生平 4 人物履歷 5 主要論著
人物介紹 編輯 李競雄(1913.10.20—1997.6.28),著名植物細胞遺傳學家、玉米育種學家,農業教育家。江蘇省蘇州市人。193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1945年、1948年先後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碩士、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曾任清華大學農學院農藝系主任、教授,北京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作物學會第三屆理事長,國家攀登計
劃「糧棉油雄性不育雜交種優勢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長期從事細胞遺傳和玉米育種研究。提出玉米雜種優勢利用途徑,育成我國首批玉米雙雜交種「農大4號」、「農大7號」;利用雜種優勢育成多抗性豐產玉米雜交種「中單2號」,在全國推廣3億多畝,獲1984年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還育成一批優質蛋白玉米新組合以及玉米雜交種「甜玉4號」等;開拓我國玉米品質育種、群體改良和基因雄性不育研究;主持國家「六五」至「八五」玉米育種科技攻關,對發展我國玉米育種事業和玉米生產作出了突出貢獻。 [2] 《吳中先賢譜》 蘇 文 編繪
主要著作 編輯 主編出版《作物栽培學》、《植物細胞遺傳學》、《玉米育種研究進展》等著作。
人物生平 編輯
李競雄,江蘇省蘇州市人。生於1913年10月20日,卒於1997年6月28日,享年83歲。植物細胞遺傳學家、玉米育種專家,中國利用雜種優勢理論選育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的開創者。 李競雄於1932年考入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植物系,1936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14年9月後,他歷任甘肅省農業改良所技正兼農藝組主任、華西大學農業研究所副教授、四川大學農學院副教授等職。1944年,他赴美國康奈爾大學留學,1948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8年11月回國後,他被聘為國立清華大學農學院任副教授兼農學系主任。1949年至1970年,他出任北京農業大學任副教授、教授(1956年被評定為二級教授)。1970年12月起,他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從事玉米育種研究工作;1978年後,他歷任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兼玉米育種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等職。他還曾兼任中國發明協會全國委員,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中國作物學會第三屆理事長,國家科技攻關「主要糧食作物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項目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重大基礎研究攀登計劃項目「糧棉油雄性不育雜種優勢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1980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81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89年,國務院授予他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他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李競雄教授長期致力於植物細胞遺傳和玉米育種研究。早在20世紀30年代,他的研究就開始進入細胞遺傳學領域。他先後在秋水仙素引變植物多倍體、粟類遠緣雜交及其進化、小麥染色體聯合消失基因、小麥矮生性狀的遺傳分析等方面做出了獨特性的研究。作為中國利用雜種優勢選育玉米自交間雜種的開拓者,他於1956年育成了首批「農大號」玉米雙交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70年代,他與同事們育成多抗性豐產玉米雜交種「中單2號」,它是中國利用時間最長的玉米雜交種,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因而榮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1984年國家發明一等獎。1982年,他主持育成了中國第一個通過品種審定並用於生產的高賴氨酸玉米雜種「中單206」和甜玉米新品種「甜玉4號」,他倡導在中國開展玉米群體改良研究。在他的主持下,玉米育種素材改良創新研究列入國家攻關計劃。自50年代中期始,他還研究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的轉育和利用,使基因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主持的國家「六五」、「七五」玉米育種科技攻關成績斐然,為發展中國玉米育種事業和玉米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競雄在玉米育種事業上辛勤耕耘了半個多世紀,他常說「我離不開玉米,玉米也需要我」。他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堅持科學真理,從不隨波逐流。為緬懷他的功績,2003年10月19日,「李競雄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暨塑像揭幕儀式」在中國農業大學隆重舉行。在儀式上,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指出,李競雄先生為中國玉米育種事業的發展、玉米品種改良所發揮的作用,如同水稻、小麥雜交之父一樣,為解決中國的民生問題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的開創者 李競雄,著名的玉米育種家和細胞遺傳學家,中國利用雜種優勢理論選育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的開創者。他育成的多抗性豐產玉米雜交種「中單2號」,1982年以來每年種植面積在二、三千萬畝以上,經久不衰,增產顯著,獲國家發明一等獎;開拓我國玉米品質育種、群體改良和基因雄性不育研究,都取得顯著進展;主持國家「六五」、「七五」玉米育種科技攻關成績斐然,對發展我國玉米育種事業和糧食生產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競雄,1913年10月20日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一個小手工業家庭。父親和叔父都以雕琢玉器飾品為生,靠勞動所得糊口,家境十分清苦。他3歲喪母,7歲失父,孤身一人,由堂伯父收養。為了方便上學,從初小二年級起就寄宿校內。讀完小學後,隨伯父轉輾京、鄂、魯等地。1926年又被送回家鄉就讀,直到1932年從蘇州中學高中畢業。由於家庭經濟困難,申請到一年的獎學金暫且升入浙江大學農學院。在校期間,他以成績優異連獲校內獎學金,勉強讀完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李競雄留校當助教。半年後由馮肇傳教授推薦,應聘到武漢大學農學院當李先聞教授的助教。由於他工作勤奮和研究才華出眾,被推薦參加了在武漢大學召開的中華農學會建國前的最後一次年會,並宣讀了論文摘要,這是李競雄進入細胞遺傳學研究領域的開始。七七事變後,他隨李先聞到成都四川省農業改進所稻麥改良場工作。後來鮑文奎也來到這裡,他們三人先後在秋水仙精引變植物多倍體、粟類遠緣種間雜交及其進化、小麥染色體聯會消失基因、小麥矮生性狀的遺傳分析等方面做出了獨創性的研究成果。 1944年秋冬至1948年初秋留學美國期間,李競雄先後獲得密蘇里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及康奈爾大學研究助教的名額,以研究生的名義註冊入學。他在密蘇里大學的指導教授L.J.斯塔德勒(Stadler)是在大麥、玉米中首先發現X射線誘發植物基因突變的遺傳學家。李競雄受這種思路的啟發,後來在康奈爾大學以射線誘發染色體結構變異為題從事了論文研究。由於密蘇里大學那時不開系統的遺傳學課程,他不得不中途辭去助教工作,轉到明尼蘇達大學就讀。按着預定計劃,他去明尼蘇達大學是作為短期過渡的,所以在那裡只註冊上了一個學季的課程,幫助細胞遺傳學家C.R.伯能(Burhnam)教授觀察鑑定玉米染色體易位材料。1945年6月初,學季剛剛結束,他就應康奈爾大學遺傳學家L.F.倫道夫(Randolph)教授之邀,到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去協助一項玉米研究。這樣,在他正式攻讀學位以前就有機會結識美國的一些老一輩著名遺傳學家。 經過幾次轉學奔波,李競雄終於在1945年8月,從加利福尼亞州來到紐約州的康奈爾大學入學。在校的三年期間,他除了用一半時間幫助導師倫道夫教授從事研究工作外,則把主要精力花在玉米相互易位研究上,同時也選讀一些必要的課程。他在完成了碩士論文後,緊接着選用了X射線照射玉米花粉分析雜種一代各種染色體畸變的頻率及其分布規律,作為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課題。後來從中發現和積累了不少富有細胞遺傳學意義的材料,如臂間倒位9A等。後來他和別人在此基礎上又繼續鑽研了好多年。 1946年秋,李競雄接受了指導教授的邀請,第二次來到加州理工學院的實驗農場,參與美國農業部主持的比基尼島原子彈爆炸試驗對玉米細胞遺傳效應的研究。這項生物效應試驗與李競雄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有密切關係。他與倫道夫及E.G.安德森(Anderson)共同完成了兩篇論文,分別發表在《科學》和《遺傳》刊物上,當時國內報紙對此也有電文報道。 1948年6月,李競雄完成博士論文答辯後,因離回國船期還有兩三個月,在事先安排下,他第三次來到加州理工學院安德森教授的實驗農場,進行他所發現的玉米第9染色體臂間倒位的細胞遺傳學研究,並取得了不少第一手可貴資料。但最主要的是趁着各地玉米遺傳學家來此聚會做假期內研究的機會,可以了解到許多新的研究進展和學術見解。 李競雄學成回國後,於1948年11月初,不顧親友勸阻毅然北上,應聘到清華大學農學院任農學系主任。當他帶着家眷由成都到上海,再乘船到天津轉來故都北平西郊時,離12月5日發起的平津戰役已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就在這既決定國家命運又關係個人安危與前途的關鍵時刻,他作出了自己的正確選擇,在清華園堅守崗位,迎接北平的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院系的調整,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併為北京農業大學,李競雄先後在北京農業大學任副教授、教授兼農學系作物栽培教研組、遺傳教研組主任,從教20多年。在此期間他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69年8月,李競雄作為北京農業大學赴大寨教育革命小分隊的成員,被派往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厚莊大隊蹲點,一邊參加勞動接受「再教育」;一邊根據地方要求開展玉米育種工作。1970年12月,北京農業大學遷往陝西,這個教育革命小分隊轉歸中國農林科學院領導,並改成科技服務隊。1972年9月,他作為中國農業代表團的成員,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進行考察訪問。1973年初,他正式離開昔陽縣回到北京,作為中國農林科學院農業所(籌建中)的一員,將幾年來重新徵集到的一些育種材料帶回北京,繼續從事上下結合的玉米育種研究。就在這一年的夏天,他親自組配了「中單2號」組合,在各地試驗頗著成效,產量超過當時推廣的生產用品種,故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984年6月獲國家發明一等獎。 197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恢復建制後,原中國農林科學院農業所的部分人員和下放北京市的原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的人員合併組成了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李競雄被任命為副所長兼玉米育種室主任、研究員,主持玉米育種研究工作。1980年,他被選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先後被聘為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農業部雜交玉米專家顧問組副組長,當選為中國作物學會第三屆理事長,中國遺傳學會理事,第三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83年以來,他被聘為六五、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全國玉米新品種選育技術課題專家組組長,國家自然科學獎勵委員會委員,擔任了《作物學報》副主編,《中國科學》、《中國農業科學》編委等職。1989年國務院授予他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利用雜種優勢選育自交系間雜交種 李競雄從學生時代起就對遺傳學有了很大興趣。他的一位啟蒙老師棉花專家馮肇傳教授在浙江大學農學院兼課,講授遺傳學整整兩個學期,把新出版的辛諾特和鄧恩合著的《遺傳學原理》作為指定參考書。這本重要文獻成了李競雄不忍釋手的讀物。大學畢業後,他師從李先聞,進行過細胞遺傳方面的工作;在美國留學期間,無論是做研究助理,還是搞碩士、博士論文也都是在細胞遺傳學領域內開展研究的。從1938年到1948年,他在這個遺傳學新興領域整整花了10年的時間。李競雄在美國期間把主要精力放在玉米細胞遺傳學研究上,不僅是因為玉米是探索細胞遺傳的好材料,可以觸類旁通;更重要的是,他考慮到我國將來農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那時我國玉米遺傳育種和生產都很落後,應該急起直追,為國計民生作點貢獻。他在回國時,除了帶回研究用的遺傳材料外,還廣泛徵集了一批珍貴的玉米自交系,作為以後開展玉米雜交育種的準備。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由於蘇聯李森科關於「環境決定生物遺傳變異論」的宣揚,加上採用行政和政治手段干預學術爭鳴,錯誤地批判遺傳學,把這門重要的生物科學斥之為「唯心主義」、「形而上學」,連玉米自交系也被看成是「反動」的。所以,經典的遺傳學課程不能講授,更無法開展細胞遺傳的研究了。李競雄只好改做栽培教研組的工作,一邊從事教材的編寫和授課,一邊開展玉米育種研究。這種由學術之爭發展起來的政治壓制,一直延續到1956年黨中央提出「百家爭鳴」方針和召開了青島遺傳學座談會後才開始好轉。這一年他代表國家到蘇聯出席關於推廣玉米雜交種的討論會,心情比較舒暢,因而更加全力地投入到玉米育種工作中。當時經費非常困難,連授粉用的紙袋都沒有錢買。時隔40年後,曾經是李競雄多年助手的鄭長庚,在回憶往事時深有感觸地說道:「當時我們跟李先生一起工作,條件多麼困難啊!現在看來有一條經驗應該肯定,那就是看準了就得堅持。」事實正是如此。在李競雄及其助手們多年堅持不懈努力下,1956年育成了首批「農大號」玉米雙交種,接着發放各地試種、示範,表現生長整齊一致、抗倒抗旱和顯著增產,許多省(市)紛紛要求種植。為了把玉米雜交種的繁育技術和優良種子一起送到農民手裡,李競雄多次應邀深入山西、山東、河北農村和北京郊區進行講解、傳授和技術培訓,並和地方一起研究解決疑難問題,為我國選育和利用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奠定了基礎。以山西省而言,從1960年試種玉米雙交種開始,在短短5年內就發展到500萬畝,占當時全省玉米總面積的50%以上。從全國來說,1965年玉米雜交種面積僅占玉米總面積的4%,平均畝產僅為100.5公斤;到了1987年玉米雜交種面積已占到80%,平均畝產達到263公斤,而且用的雜交種都是我國自己選育的。這是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但人們並未忘記開創這項科學技術者的功績。 李競雄不僅在自己的育種研究上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而且還把從國外引進的優良自交系如「W20」、「W24」、「Oh43」、「M14」等提供給許多育種單位,使他們利用這些自交系先後育成了「雙躍3號」、「雙躍150」、「吉雙1號」、「吉雙83」、「吉單101」等雜交種並大面積應用於生產,促進了我國玉米育種和生產的發展。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這些自交系還作為選育新自交系的親本材料,廣泛地為各單位所利用。例如六十年代育成的優良自交系「吉63」就是從「吉雙1號」(含有「W24」、「W20」自交系)中選出來的。而我國育成的一個最著名的自交系「自330」,則是從「可67×Oh43」雜交種選出的二環系,後來由這個自交系組配的雜交種累計推廣面積達到4.5億餘畝。這裡提到的親本系「可67」,也是李競雄和他的同事在早些年選獲的。十分明顯,李競雄和我國玉米育種事業的發展確有着千絲萬縷的淵源。 促使我國雜交玉米育種達到新水平 1966年,北方玉米突然受到流行性大斑病的侵害,使多數雜交種遭到了嚴重減產,一片責難之聲向着李競雄衝來。他清楚地知道這是自然災害,但只能在「牛棚」下等待批判。1969年秋,雖然從清隊中獲得了解放,但仍戴着資產階級權威的「桂冠」被學校以教育革命小分隊成員的名義派到山西大寨接受再教育,並要他「為革命」而搞玉米育種。就這樣他重新在山溝里操起育種舊業來了,並把抗病性作為重要的育種目標來抓。為了選育出可在當地推廣應用的玉米新品種,並幫助全縣搞好繁殖制種,李競雄不顧自己腳上骨刺的劇痛,經常跋涉於禿嶺陡坡之間,走遍了周圍的許多公社。當他們的辛勤勞動成果「大單1號」等玉米良種布滿了全縣的屹梁和壩地時,廣大群眾對李競雄「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勁頭更是由衷地稱讚。在昔陽蹲點三年後回到北京,他一如既往地奔忙於玉米試驗田間,和工人一起勞動,為尋找更加抗病豐產的玉米新品種而揮汗工作不止。幾年之內,他和助手們便選出7個「中單號」玉米雜交種,其中以「中單2號」玉米單交種最突出,實現了抗病豐產的目標。 70年代以來,病害已成為玉米生產上一個重要威脅。據70年代末北方8省調查估計,玉米大、小斑病在中等發病年份,危害玉米常達1億畝之多,減收玉米約17億公斤;在陝西、山西、遼寧、四川等種植春玉米的9個省內,每年因玉米絲黑穗病的危害損失玉米達3.25億公斤。後來又有玉米青枯病的流行和玉米矮花葉病毒病在局部地區的危害。這些病害目前還無法用藥劑加以防治,將來即使有了藥劑也會使成本提高,並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因此,培育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對策。這些病害往往混合發生,一個品種只抗一種病害是站不住腳的,所以生產上迫切要求兼抗或多抗的品種。多年來從美國和歐洲國家引進了上百個玉米雜交種,大多因為抗病性不過關而未能表現出應有的增產潛力。這是我國抗病育種面臨的一個難關。 1973年,在李競雄親手選配的組合里,有一個組合經過兩年的試驗鑑定表現十分突出,1975年被定名為「中單2號」。多年試驗證明,這個雜交種比當時生產上推廣的雜交種,如「丹玉6號」、「鄭單2號」、「群單105」等一般增產15%—25%,並高抗玉米大、小斑病,高抗玉米絲黑穗病,實現了多抗的目標,並具有廣泛的適應性。該品種從1976年用於生產以後,便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推廣開來。到1982年全國種植面積達2403萬畝,成為當時我國推廣面積最大的玉米雜交種。1983年又上升到2629萬畝。1984年6月這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委頒發的發明一等獎。此後,「中單2號」玉米的面積繼續擴大,1989年曾達到3434萬畝。這個雜交種從1977年到1989年累計推廣26975萬畝,共增產玉米134.8億公斤,為我國玉米生產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單2號」的育成與推廣,標誌我國雜交玉米育種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實現了三大目標即豐產、多抗和適應性的統一。隨着我國施肥水平和栽培技術的提高,在北方一季春玉米區,大範圍種植的「中單2號」畝產可達750公斤,並創造了大面積一季噸糧田的記錄。從東北、華北、西北到西南,我國玉米主產區都有「中單2號」的種植,1989年,在我國每100畝雜交玉米中就有14畝是「中單2號」。從它的育成到今天的發展已歷時十幾年,但年種植面積依然保持在二、三千萬畝左右,可謂經久而不衰,這在雜交玉米的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可李競雄並不滿足於這個成績,他不失時機地提出我國玉米育種還要更上一層樓的奮鬥目標。 帶頭開展玉米營養品質育種 1982年農業部召開第四次全國作物育種會議,李競雄在會上提出了提高玉米營養品質,開展玉米品質育種的建議,並被納入國家計劃。1983年,由他起草的國家六五重點科技項目攻關有關玉米育種課題的論證報告裡,就把這項工作列入攻關研究;七五期間又進一步加以完善成為特用玉米品質育種專題,包括選育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各種類型的甜玉米等。早在70年代初期,他參照國際上玉米育種的發展趨勢,考慮到我國農牧業生產的發展,將來一定要照顧到加工利用的需要,就在工作單位內着手進行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的探索研究。因為隨着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畜產品的需求將會日益增加。目前,限制我國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飼料,特別是優質蛋白飼料更為缺乏。從不久的將來看,玉米的用途要由以糧食為主轉變為主要作為畜禽飼料和工業加工的原料。這就要求通過遺傳改良方法,一方面提高玉米籽粒中蛋白質的營養品質,增加必需氨基酸中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一方面注意提高玉米的含油量,以及選育適於加工罐頭或作鮮食用的甜玉米。在李競雄的主持下,經過十幾年的努力開拓,育成了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中單2號」高一倍以上的雜交種,其中一個高賴氨酸玉米「中單206」,在籽粒產量上與「中單2號」相當,並已在生產上大面積示範推廣。這一育種成果已達到國際上同類研究水平。此後又育成了甜玉米新品種「甜玉4號」,經各地試種和示範,表現出抗病、高產和適應性廣等優點,南北方均可種植,是國內甜玉米品種中的佼佼者,一些廠家已用來加工成甜玉米罐頭,供出口創匯。李競雄開展甜玉米研究可以追溯到50年代,那時他們已育成取名為「北京白沙糖」的甜玉米品種,並在60年代初加工出罐頭產品,受到用戶好評,只是由於種種原因使這項工作中斷了十餘年之久。過去的夙願現在總算一步步實現了。由此可見,李競雄對發展我國玉米生產是想得很遠,考慮得很周到的。 倡導玉米群體改良,提高性狀水平 為了不斷提高我國玉米育種材料的性狀水平,70年代李競雄倡導開展玉米群體改良研究。我國生產上種植玉米自交系間雜交種始於1961年,先是雙交種,隨後轉為單交種。據1988年統計,種植面積在100萬畝以上的雜交種有33個,其總面積為19726萬畝,占所有雜交種面積的85.96%。其中含有自交系「MO17」的雜交種為11036萬畝,占到百萬畝以上雜交種面積的55.94%。另外還有兩個骨幹自交系「自330」和「黃早四」。這三個自交系的雜交種占到雜交種面積的60%—70%。這說明我國生產用雜交種的遺傳基礎十分狹窄。假若其中一個自交系出了問題,如喪失了對某種重要病害的抗性,那麼就會給生產帶來極大的損害。這一潛在的危險,李競雄早在十幾年前就已注意到了。那是通過他多年的觀察研究和1977年訪問了設在墨西哥的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以後提出來的。他在自己主持的課題內率先開展玉米群體改良研究,組成了「中綜I號」和「中綜Ⅱ號」群體。為了獲得適應性廣泛的改良材料,當時是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玉米研究所協作,分別在北京和南寧兩地進行的。李競雄為廣西作出的主要貢獻是引種南美著名的改良群體「Tuxpeno 1號」,後來取名為「墨白1號」。這是他從墨西哥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引來的,在廣西種植面積最大時達到230萬畝,促進了廣西玉米生產的發展。通過這一事例,我國和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在玉米上的合作研究逐漸擴大到廣西、雲南和貴州三省(自治區)。1988年該中心在我國舉辦了第三次亞洲玉米討論會,我國藉此機會也加強了與亞洲各國的科技交流。此前此後,李競雄還率領一個中國小組分別參加了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第二次和在巴基斯坦舉行的第四次亞洲玉米討論會,並在會上作了不同命題的學術報告。 玉米群體改良研究是一項長期的種質改良計劃,近年來該項工作已初見成效。李競雄採用半姊妹輪迴選擇方法對中綜Ⅱ號群體的改良結果表明,從C1至C3輪,每輪改良選擇的遺傳增益為7%。經過多輪選擇之後的改良群體,有可能從中選到綜合性狀更好的自交系,因為在組成每一輪的群體時都要有針對性地導入各種優良種質,使群體的遺傳基礎更加廣泛和豐富。為了擴大我國溫帶玉米種質基礎,在育種攻關專題下還設置外源種質導入研究課題,以期將熱帶、亞熱帶玉米或近緣植物的種質導入溫帶材料中。這是一項從長遠考慮的育種計劃,要有一定時間的延續才能見到實際效果。 基因雄性不育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李競雄從50年代中期就開始研究玉米細胞質雄性不育的轉育和利用。當時是採用T型細胞質,不久就觀察到用雄性不育胞質配成的雜交種,比同型的正常胞質雜交種更加感染葉斑病的現象。這一觀察結果比菲律賓有關這方面的報道要早幾年,但沒有著文發表。後來了解到這是由於小斑病菌發生了一個新的生理小種,專門危害T型細胞質。這個病害新小種的蔓延,導致了1970年美國T細胞質玉米雜交種的大減產,造成30億美元的損失,迫使種子工作不得不一度恢復人工去雄制種的辦法。到70年代後期,人們又轉向C型胞質不育類型的利用,並逐漸擴大了採用C型胞質不育系配製雜交種。但是,1986年我國河北省農業科學院魏建昆又報道了小斑病C小種的發現,於是美國農業部派來專家小組進行專門考察,並肯定了這一發現結果。這樣,美國又一次放棄了C型胞質不育的大量利用。為了避免特定細胞質易受專化性病菌小種的危害,玉米遺傳育種家着手研究基因型雄性不育的利用。美國伊利諾大學的E.B.帕特森(Patterson)於1973年曾為此而設計了一個易位染色體斷點與特定雄性不育基因密切連鎖的方案,依靠細胞遺傳學技術,選出了帶有缺失、重複染色體和雄性不育基因ms2的「雙雜合體」作為保持系使用。但由於這種保持系本身有生理缺陷,即株型偏小,雌雄不調,花粉呈50%的准敗育,勉強自交後,其後代穗小粒少,有大、小粒之分,只有小粒才能長成保持系植株,生產上無法利用。李競雄通過自己的多年研究證實了上述的缺陷,不得不放棄這一計劃,而改用便於操作的雄性不育基因ms1與白胚乳基因y相連鎖的材料,作為回交轉育的基礎。他的研究結果證明,用任何一個黃胚乳自交系可以很便利地轉育為白粒不育系和黃白分離的保持系,只是對後者必須用人工或光電設備來分揀兩類不同粒色種子而已。然後用另一正常白粒系與不育系相配,就能產生出一代雜種種子。依照這個方案,在轉育過程中和大田制種時需要拔除大約5%的遺傳交換植株,從實際操作看來,這並沒有多大困難,特別在我國勞力充裕條件下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這一方案是以細胞遺傳學研究為指導來設計解決病菌專化小種危害特定雄性不育胞質的隱患問題。李競雄本着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在他所從事的遺傳育種研究活動中,反覆實踐,不斷總結,多方探索,鍥而不捨,終於達到了成功的彼岸。 踏遍青山人未老 1983年,李競雄主持了六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玉米新品種選育技術研究課題論證報告的起草和計劃的實施。到1985年,在25個參加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育成品種32個,新品種推廣面積達到5613萬畝,超額完成了計劃指標,受到國家計委、經委、科委、財政部的表彰。1986年他又挑起組織「七五」國家攻關的重擔。在他的帶領下,整個計劃又一次超額完成了任務,其中高產、優質、多抗玉米雜交種的選育專題共育成雜交種46個,推廣面積6712萬畝,這兩項指標均提前超額完成了1990年合同規定的任務。李競雄又一次代表課題組接受了國家授予的獎狀。 在國際科技活動中,李競雄是我國玉米界的首席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他先後訪問了蘇聯、羅馬尼亞、朝鮮、美國、墨西哥、法國、意大利、印度尼西亞、印度、泰國、巴基斯坦等國,引進了大批育種材料,其中一部分已直接或間接用於玉米生產。比如,他於70年代初最早引進和鑑定的美國玉米自交系Mo17,已廣泛用於雜交種的組配,我國含有這個自交系的雜交種,目前在生產上每年種植面積超過1億畝,成為農業上引進、消化、利用國外材料的突出例證。現在我國廣泛開展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所用的遺傳工具——小麥單體系列的「複製品」(轉育到其它遺傳背景的系列),也是他在1973年參加中國農業代表團赴加拿大考察時帶回來的。
李競雄先生與助手在試驗大田考察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為使我國農業科學技術更加蓬勃發展,李競雄雖年逾古稀時仍矢志不渝,每年盛夏堅持到田間進行玉米選育授粉,一絲不苟地做着手腦並用的工作。他一向強調自己動手,親身實踐,50多年如一日全心撲到玉米上。在北京農業大學的20多年教學和科研的生涯中,他不但沒有休息過一個暑假,而且在酷暑中天天下地,鑽入悶熱憋氣的青紗帳中堅持工作,甚至遇到急風暴雨也不願離開現場,星期天也不例外。國家安排的教授休假,很難見他報名參加,因為這往往是玉米開花季節。他常說,「我離不開玉米,玉米也需要我。」在努力搞好研究工作的同時,他還傾注了大量的精力,悉心指導培養後繼人才。李競雄在北京農業大學任教期間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他們現在已是全國各地農業教學、科研、生產戰線上的骨幹力量。李競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嚴師,比如請他審閱稿件,他不僅認真地看,而且一字一句地斟酌修改,連一個用錯的標點符號也不放過。他是《作物學報》的副主編,輪到由他終審的一期稿件時,往往是伏案半日,片刻也不休息。文稿的錯誤和不當之處他是從不放過的,不管是誰寫的,有時還把作者請來,直言相告。和他接觸較少的人認為他太嚴厲,不敢接近,其實他是最認真負責和實事求是的。他的這種耿直的性格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受到了同行和後輩們的尊敬。有一位北京農業大學50年代畢業的現在已是省級農科院院長的湖南籍學生,在一次聚會上回憶起一段不平常的往事:那是在1957年,該生被錯劃成「右派」,而在當時的一次會議上,李競雄竟直言不諱地說他不夠右派。由此可見他的剛直不阿和愛生如子的為人。 李競雄一直保持着節約樸素的工作作風,不但不為自己的實驗室爭設備,「搶」儀器,就連片紙碎物,只要還能利用的也不浪費掉。用過的每個裝種子的牛皮紙袋也要擦去舊字,重新使用二三年,其勤儉節約可見一斑。他的助手們不僅從他那裡學到了科學技術,也學到了勤儉創業的精神。這對中青年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1981年,在歷史性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他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表現出他對黨、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總方針的衷心擁護。 李競雄為我國農業教育和科技事業辛勤工作了50多年。他從傾心於基礎理論研究逐步演變為理論聯繫實際,強調科學技術要面向國民經濟建設的務實科學家。後輩的科學家和他長期相處,往事歷歷在目,感受到這種變化有着一種內在的聯繫:這就是他深切地認識到我們的國家還比較貧窮落後,人民還不富裕,一個教育、科技工作者,一個共產黨員,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鬥爭中要時時處處實事求是,堅持真理,以身作則,帶頭實踐。他就是這樣腳踏在祖國的土地上,肩負着時代的使命,為改變歷史上形成的貧窮落後面貌而幾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着。踏遍青山人未老,讓這種精神代代相傳,繼續發揚其美妙之青春。 1997年6月2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李競雄研究員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中國雜交玉米之父李競雄塑像揭幕 2003年10月19日,中國雜交玉米之父李競雄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暨塑像揭幕儀式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中國農科院院長翟虎渠,農業部原副部長相重揚,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陳萌山,科技司司長張鳳桐,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萬建民,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原中國農科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盧良恕,國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中國科學院院士莊巧生以及玉米界有關人士、李競雄先生的親屬、生前好友200百餘人參加了塑像揭幕儀式。 瞿振元指出,李競雄先生為我國玉米育種事業的發展、玉米品種改良所發揮的作用,如同水稻、小麥雜交之父一樣為解決我國的民生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李競雄先生1948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後於同年歸國,1949年至1972年在北京農業大學任教,為我國遺傳學和玉米育種事業培育了大批人才,是學校非常得力的教授。他甘於奉獻,嚴謹求實,追求真知,成為學術道德的典範。李競雄先生謙虛的品德、百折不撓的求知精神,將在中國農大發揚光大。李競雄先生的精神在中國農大永存。 翟虎渠說,李競雄是中國利用雜種優勢理論選育玉米自交系雜交種的開創者。他育成的豐產玉米雜交種「中單2號」增產顯著,獲國家發明一等獎。開拓了我國玉米品質育種、群體改良和基因雄性不育的研究,對我國玉米育種事業和糧食生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許啟鳳教授及李競雄先生的學生趙克明,作為學生代表向塑像敬獻了花籃,李競雄先生的同事、子女也分別敬獻了花籃。李競雄先生的塑像坐落在中國農業大學國家玉米改良中心大樓的西側。距塑像不遠處的北側,是我國小麥之父蔡旭先生的塑像。
人物履歷 編輯
1913年10月20日 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 1936年 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留校任助教。 1937年 任武漢大學農學院助教。 1938年 任四川省農業改進所技士。 1941年 任甘肅省農業改進所技正。 1943年 任華西大學農業研究所副教授。 1944—1948年 任美國密蘇里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康奈爾大學研究助理,研究生。獲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農學院副教授,農學系主任。 1949—1970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教授,農學系栽培教研組主任,遺傳教研組主任。 1970—1972年 任中國農林科學院駐大寨科技服務隊隊員。 1973年 任中國農林科學院農業所教授。 1978—1986年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兼玉米育種室主任。 1980年 當選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1986—1997年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 1997年6月28日 病逝於北京。
主要論著 編輯 1 Li,C.H.,W.K.Pao and H.W.Li,1942.Interspecific crosses in Setaria. I.Cytological studies of interspecific hybrids involving I.Setaria faberii and S.italica and 2.a three way cross, F2 of S.italicax S.viridis and S.faberii.Journal of Heredity Vol.33,No.10,351—355. 2 Li,H.W.,C.H.Li and W.K.Pao,1945.Cytological and genetical studies of the interspecific cross of the cultivated foxtai 1 millet, Setaria italica L.Beauv. and the green foxtail millet,S.viridis L.Journal Amer.Soc.Agronomy,37:32—54. 3 Li,H.W.,W.K.Pao and C.H.Li,1945.Desynapsis in the common wheat.Amer.Jour.Botany.32:92—101. 4 Randolph,L.F.A.E.Longley and Ching Hsiung Li,1948.Cytogenetic effects in corn exposed to atomic bomb ionizing radiation at Bikini.Science 108.No.2792,13—15. 5 Anderson,E.G.A.E.Longley,C.H.Li and N.L.Retherford,1949.Hereditary effects produced in maize by radiations from the Bikini atomic bomb.1.Studies on seedlings and pollen of the exposed generation.Genetics.34:639—646. 6 李競雄.玉米的植物學方面與育種方面.中國植物學雜誌,5(3),77—82,1949. 7 李競雄,鄭長庚,程經有,白秀蓮.玉米雜交種的選育研究I.選育品種間雜交種及自交系間雜交種的結果.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57,3(1). 8 李競雄,楊守仁,周可涌主編.作物栽培學(上、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初版,1959年修定本. 9 李競雄.選育和利用玉米雙交種的多快好省方法.中國農業科學,1960,(5):5—8. 10 李競雄.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復性在玉米雙交種中的應用.中國農業科學,1961,(6):19—24. 11 李競雄.積極推廣玉米雙雜交種.紅旗,1961,第21—22合期,26—34. 12 李競雄編.普通遺傳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13 李競雄編.遺傳學專題補充.北京農業大學印,1962. 14 李競雄,戴景瑞,許啟鳳,程經有.玉米雄花不孕性及其恢復性的遺傳研究.作物學報,1963,2(4),339—362. 15 李競雄.玉米群體改良.遺傳與育種論文選,1—22,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78. 16 李競雄,石德權,吳秀琴,常碧影.高賴氨酸玉米雜交種的選育.中國農業科學,1980,(1):15—29. 17 石德權,李競雄.硬質胚乳高賴氨酸玉米的選育研究.中國農業科學,1982,(4):1—6. 18 李競雄,石德權,潘才暹,趙福盛.多抗性豐產玉米雜交種中單2號.中國農業科學,1987年專輯,23—29. 19 李競雄.玉米筍雜談.作物雜誌,1989,2:1—7. 20 李競雄,石德權.發展玉米生產、攀登糧食新台階.何康主編中國糧食發展戰略對策,427—431,北京:農業出版社,1990. 21 李競雄.玉米雜種優勢研究回顧與展望·植物遺傳理論與應用研討會文集,中國遺傳學會,1—7,1990. 22 李競雄.農作物雜種優勢研究進展和利用問題.生物科學信息,1990,4(2):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