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李经方
原图链接[来自网络图片]
出生 1855年6月6日
逝世 1934年9月28日

李经方[1]

  • 李经方(1855年1934.9.28)晚清大臣。字伯行,号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人。李鸿章四弟李昭庆之子,过继给李鸿章为长子。光绪举人。历任出使日本大臣、出使英国大臣、邮传部左侍郎。

目录

人物经历[2]

  • 李经方(1855年至1934年9月28日),字伯行,号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今属肥东县)人。为李鸿章四弟李昭庆之子。
  • 1882年江南乡试第38名举人,分省补用知府。充任出使美国大臣参赞官,分省补用道,加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江苏补用道,军机处存记。钦差出使日本大臣。
  • 1895年,派任商订日本和约全权大臣参议官。鸿章被刺后充任全权大臣,议订《马关条约》。同年5月10日,充任割台特派大臣,派任赴俄致贺头等专使大臣参议官。
  • 1896年5月26日,荷兰王太妃赠纳钞宝星。6月26日,英女王赠“维多利亚二等宝星”一座。
  • 1897年鸿章保经方任英、德两国使臣之任,恭请上定。特旨以道员遇缺简放。特旨以四品京堂候补。特派留沪随同办理商约。安徽全省铁路总办。沪宁铁路大臣参议官,钦差出使英国大臣。赏给二等第一大带双龙宝星。署理邮传部左侍郎。派任廷试阅卷大臣。诰授资政大夫。鸿章临终前,奏折提及驻英公使李经方,“吾儿经方,不堪重任”,经方晚年在大连居住,著有《安徽全省铁路图说》一卷,清石印本。逝于大连。1940年葬上海万国公墓。

主要阶段 [3]

  • 1882年李经方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名列第三十八名),成为地方官员的候选人才(先后被命为分省补用知府、分省补用道、江苏补用道、军机处记名)。李鸿章奉命办理天津教案移家天津后,衙门在海河与南运河交界的金钢桥一带(即如今的李公祠大街一带)。
  • 李经方从南京(李鸿章两江总督的衙门在南京)北上,亲履津门这一北方华洋杂处的商务巨埠,亲见其父身边的土、洋幕僚,及其从事内政外交诸项大事要端的大体过程,眼界和胸襟自是非同一般。这为他后来从事外交活动,奠下了别人无可企及的基础。到了1894年甲午之役之前,他已是有了三年驻美公使参赞和三年驻日公使资历的外交官了。
  • 那时一般官场上的人,都视洋务官为肥缺,而视外交官为畏途。李氏家族四五代人,读书做官的人是不少,但在洋务上占大便宜的倒不见多,大多是些会办、襄办之类的中层官僚,而驻外公使、钦差倒出了很多,如驻日、驻英、驻美、驻奥、驻比、驻秘鲁、驻墨西哥、驻缅甸的都有,李经方是其中走得最远的一人。李鸿章把长子领上外交之路,但并没有给他多少施展个人才华的机会,而是用自己的思想牢牢地把他给捆住。马关议和时面对伊藤博文的咄咄之势,李经方几次想据理力争,但都被李鸿章给制止了。他心里很着急,于是想方设法干扰其父的思路,叫其他随员把各自的见解简略地写成字条,递到李鸿章面前,供他决策参考,但也未见被采用(据刘晦之《异辞录》)。李经方在甲午之前曾做过三年(1890—1892)驻日公使,对日方上下的情况了如指掌,应当如何与日方周旋,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最终,也只有画押“割台”的份。
  • 马关签约回来之后,全国舆论沸腾,李家父子成了众矢之的。可是“割让台湾”的事情尚未办完,台湾那边的具体“画押”交接之事尚须前往。李鸿章议和期间受了重伤无法前去,于是任务落到李经方的头上。李鸿章亦不愿李经方前往,就推说李经方生了病,而清廷不允。光绪皇帝坚决指明“李鸿章不得推脱!”。最终,由李经方画押割台。
  • 庚子议和前夕。那时李鸿章作为两广总督还远在数千里之外,清廷要他火速北上议和,不得稍事延误,李经方始终侍候其侧。
  • 他们北上到达上海时,因北方已混乱得不可收拾,无法前去,京城里更进不去,八国联军正在烧杀抢掠,故在上海盘桓了一个多月方继续北行。上海一月,前来进言的不知有多少人,甚至有人力主李鸿章摆脱清廷,拥兵自立,眼下中外人士皆寄厚望于他,何不趁清室“西狩”之机,夺回汉家之天下?当时每天各方来的电报不知有多少,李经方等根本来不及翻译,就调李鸿章旧日幕僚马建忠前来帮忙。马建忠的二哥是著名人士马相伯。大哥是马建勋,也曾是李鸿章的幕僚。马建忠就曾看到一封来自英国官方某大员的来电,主张李鸿章不要失去此千载良机,拥兵自立。李鸿章置之不理,还关照马建忠赶快把那电文烧掉(见马建忠的外甥朱怡声的回忆录)。
  • 当时李经方也正持此种想法,屡次与其父密议,故时有“李公子胆子比天大”之说法。李家后人中至今有人认为,李经方当时的确是想自立的。然而父亲的求稳令他失望,而凭他的“底气”他又无法自行其是。总之,李经方再次在父亲面前碰了壁,从此不仅对仕途,而且对整个晚清政治都失去了信心,闷声不响地退回了自己的书斋。
  • 其父去京城之后,把他作为一个重要的棋子留在上海,专门会晤俄国专使,因李鸿章至此还没有放弃对俄国人的希望,李经方就是其父的代表。李经方曾建议俄国专使重贿李莲英,促使慈禧早日返京,但遭到俄方的拒绝。此后的李经方,再没有像在马关议和时那样用心,任父亲以一当十地与列强周旋。庚子之后,他参加了盛宣怀与英国人马凯关于通商条约的谈判,参加了一段安徽及沪宁铁路的筹建事宜。1907年回到他的老行当,又当了一任出使英国大臣。 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经方的仕宦生涯就此了结。民国初年李经方在上海当寓公,不食周粟;革命军北伐胜利后,他就被不肖子李国烋给逼到大连去了。虽住在大连日本租界内,仍保持了晚节。
  • 父亲李鸿章为清廷忠心耿耿,直到辛丑和约签订后吐血而死,终于迎来了两宫皇太后的胜利“回銮”,而李经方不肯这么做。他后来似乎更清醒地看清了天下大势,所以辛亥革命后张勋复辟时,许多清廷旧僚都去附和,而他不屑于去凑热闹。“九一八”事变之后,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人挟持下当上“满洲国”的皇帝,李经方亦不去朝拜。
  • 1934年,李经方在大连逝世。他刚过了八十大寿。寿庆时从全国各地前去祝寿的亲友有上百人,热热闹闹地大摆筵席,还拍了纪录片电影。可是大家刚刚返回家里不久,就又接到了他的讣告,于是再赶回去参加他的葬礼……李经方1940年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家庭情况[4]

  • 李经方原配刘氏(1855-1873),继配张氏,侧室何氏、傅氏、陈氏。子:国焘、国熙、国烋。女五人。
  • 李经方不仅有六个中国妻子,还讨得两个外国老婆,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法国人。法国妻子生的儿子叫李国焘,曾在英国康桥读书,学成回国。英国妻子生的儿子叫李国烋,小名叫“乔治”。这家伙从小娇生惯养,十几岁就吸食鸦片,吃喝嫖赌;因其不务正业,整天寻花问柳,狂嫖滥赌,还抽大烟,乡人就呼之为“小叫鬼”。1927年北伐军打到上海,国民军声称要对满清遗老实行“共产”。李国烋逼父交出财产。李经方吓得赶紧卖掉房产,乘坐外国邮船逃往大连。
  • 李经方在大连活到了八十岁,在大连也有诸多投资,登瀛阁便有他的股份。根据《李鸿章家族》记载,李经方死前立有遗嘱:“六女国芸,除分授以大连市越后町三十九番地住宅壹所,又伏见台惠比须町、大黑町市房壹处,又沙河口牛家屯永安街市房壹处,以上各项契据均先交其生母陈氏,代为保管。”据此可见,他在大连的财产悉数留给了六女李国芸。可惜的是,这些充满故事的洋楼如今都已经变成了烟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 《合肥李氏宗谱》对李经方的后嗣情况是这样记载的:
  • 原配夫人安徽庐江刘氏,是官至翰林院编修、四川总督,谥号文壮的刘秉璋之女。生于1855年9月。诰封夫人,1873年7月逝于肺疾,葬合肥东乡。刘氏生女一人,配光绪壬寅科举人、户部福建司员外郎——江苏常熟杨圻。
  • 继配夫人江苏仪征张氏,道光已丑科进士、甘肃布政使、署理陕西巡抚集馨之女。生于1857年7月,诰封夫人,卒葬不详。生女二人。长女配候选知府、安徽庐江潘定谟;次女配候选县丞安徽庐江吴遹昌。
  • 法国夫人海伦嫁经方后未几年在法国病故,生子国焘寄于张氏名下。
  • 夫人何氏,1871年3月生,卒于1917年2月附葬元配刘氏茔内,立有墓碑。生女国华配中书科中书——安徽庐江刘济生。何氏生子一人:国熙。
  • 夫人傅氏,1885年2月初八日生,卒葬不详。
  • 英国夫人嫁经方后随夫来中国生活,后夫故与侄女共同生活,于60年代在英国故世,生子国烋,寄于傅氏名下。
  • 夫人陈氏,生卒年无考,合葬侧室何氏冢内。
  • 夫人李氏,生卒年不详,葬歧旺庄。
  • 经方生子三人:国焘、国熙、国烋。生女一人:国华。

人物评价

  • 综观李经方的一生,因其父而得官,又因其父而不得施展抱负,只充当了父亲的办事助手而已,始终是个气不顺的悲剧人物。他一生既没有赶上他的父辈征战立军功的年代,也没有在日益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在纱厂、电厂、电报局之类的单位捞得美差,而是始终跟在父亲身边,做那些最不讨好的“弱国无外交”的行当,所以他一生政治上始终不得尽放光彩,只能是郁郁寡欢。尽管他极其聪明能干,精通五国语言文字,又写得一手极好的隶书和行草,个头虽然不高,却也仪表堂堂,但总是被父亲严格约束,终其一生也没有一个施展抱负之机会。
  • 李经方一生经历了清王朝外交事务中的那么多的重要事情———马关条约、中俄密约、随父出使欧洲……想必应有日记或是私人的档案,可惜如今已无法找到。据李经方的孙子李家骁先生回忆,“文革”中造反派从他家抄走了很多东西,包括《文忠公信札》,那是一大宗李鸿章给李经方的亲笔信。信中除了关照他处理一些大家族的事情,如李凤章去世后,家中闹财产纠纷,姨太太告状告到李鸿章这儿来。别人都不愿插手,李鸿章只好叫李经方去安徽处理。还有乡下的义庄和田地的事情,李鸿章也关照大儿子去查验。更多的信则是通报情况,有清廷各方面的人事动态,也有与各国使节或洋行打交道中的问题,也有分析局势的,政治、经济、外交,无不推心置腹,毫无避讳,这正说明了李经方在其父心目中的作用。
  • 可是文革后落实政策,发还抄家物资的时候,当局也并没有将这些手稿如数发还李家。现在收藏李经方手迹最多的地方,大概是上海档案馆,存有李经方一百多封信件。
  • 李经方主张废止缠足。此事虽然没有大获成功,但是他说动了父亲李鸿章,在李鸿章的默许之下,李家成为当时女人放脚的为数不多的官僚家族。==

参考资料

  1. [1]李经方 简历
  2. [2]李经方的综述
  3. [3]李经方的主要阶段
  4. [4]李经方的亲属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