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
李薰(1913.11.20-1983.3.20),出生于湖南邵阳,物理冶金学家、 [1] 中国冶金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 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毕业于湖南大学,1940年(中华民国二十九年)获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获冶金学科学博士学位,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 [3] 李薰早年从事钢中氢的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研究钢中氢的科学基础。他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 在研究飞机引擎主轴断裂的原因中,发现钢中氢脆的奥秘和规律,证明了钢的内部发裂是由于氢的存在引起的,并以扩散、溶解度和钢的结构等,阐明了不同温度下钢材尺寸大小、时间与钢中氢含量的关系,对世界各国钢铁技术一直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1913年11月20日(中华民国二年),李薰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现属邵东县)仁凤乡井头村(现邵东县野鸡坪乡西湖村) [5] 。祖父是前清的举人。其父在前清时是贡生,与蔡锷同窗,民国初年,做过江西省南昌县知事,李薰未及6岁时启蒙于江西南昌省立第三小学,1925年小学毕业。 [1]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在长沙市长郡中学初中毕业,考入岳云中学。 [1] 1932年(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免试升入湖南大学矿冶系工学院矿冶工程系学习,连年获得奖学金。 [1]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大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任长沙楚怡专门工业学校教员兼做地质调查工作。 [1]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湖南省举行公费留学考试,李薰报名应试,名列榜首,同年9月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深造,1940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应聘留校从事研究工作。 [1] 1940-1951年 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研究生部工作,指导部分研究生。 1942-1948年间,关于钢中氢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文,为钢中氢的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科学基础,在理论与实际方面都有卓越贡献。 [1] 1946年,中华国民政府曾授意中央研究院干事萨本栋教授聘请李薰回国就职,他托辞谢绝。 1950年,雪菲尔德大学授予李薰冶金学博士学位。在英国,该校是唯一以冶金学博士命名其高级博士学位的学府,李薰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学者,李薰在谢菲尔德大学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钢中氢脆的研究。 [1] 1950年8月,李薰取道香港回到中国,应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局长钱三强的邀请,回国筹办冶金研究所。 [1] 1951年8月6日,中国科学院随即成立了以李薰为主任的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筹备处,1951年冬,李薰等一行到东北勘址,踏上了经东北人民政府商定的沈阳南郊五里河子。 [1] 1956年2月16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科学家集中在北京编制国家十二年自然科学长远发展规划,李薰是冶金科学技术方面的召集人,并参加综合组的工作,规划出中国冶金事业发展蓝图。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后,又多次规划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均负责冶金学科。后出任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和冶金新材料组的副组长,高温测试组和航空材料组组长,历时20余年。 1956年,国家编制十二年自然科学远景发展规划纲要,李薰主持冶金科学技术部分,规划出中国冶金事业发展蓝图。 [1] [4] 1957年,访苏归来,考虑到开拓喷气和航天技术的需要,发展高温和高强度是金属和合金材料的动向,因而确定主攻高温合金等研究领域;在研究变形高温合金的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分析其生产上和性能上难以进一步飞跃,又提出采用精密铸造工艺研究制造高温合金涡轮叶片。 [4] 1960年,在李薰和葛庭燧的积极推动和亲自参加下,先在长春召开全国性的有关位错和电子论的学习班,接着在沈阳举行了全国金属物理报告会,这是中国金属物理学科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 [4] 1962年起,国家又多次邀集专家规划全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他均负责冶金学科。 [4] 1965年,国家科委成立稀土和铌在钢中应用的领导小组,他任组长,曾召开多次学术报告会,推动了全国有关研究工作。 [4] 1961年12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他多次规划中国冶金学科的发展,并任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和冶金新型材料组的副组长、高温测试组和航空材料组组长、稀土和铌在钢中应用领导小组组长。并对钢锰合金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为促进中国低温无磁和耐热钢发展做出了贡献。 [1] 1978年5月,中国科学院设立沈阳分院,任命李薰为院长。 [1] 1983年初,李薰为探讨科研院所如何更好地面向冶金工业建设的新途径,全面考察中国新建的冶金工业。由宝山钢铁总厂回京不久,即赴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武汉钢铁公司等地考察,在考察中,途经昆明时,不幸于1983年3月20日凌晨溘然逝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