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調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1]中國清代學問家、文學家,戲曲理論家。字羹堂,一字贊庵,號雨村、墨莊,四川綿州羅江縣(今四川德陽市羅江縣)人。清人丁紹儀《聽秋聲館詞話》卷十二《李調元兄弟詞》云:「綿州李雨村觀察(調元)所刊《函海》一書,采升庵著述最多,惜校對未甚精確。其自著《童山詩文集》亦不甚警策,詞則更非所長。」

李調元
李調元

原圖鏈接圖片來源於萬物網


大清直隸通永道
籍貫 四川羅江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羹堂,一字贊庵,號雨村、墨莊
出生 雍正十二年(1734年)
逝世 嘉慶七年十二月(1803年1月)
出身
  •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進士出身

目錄

人物生平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吏部主事,歷任廣東鄉試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員外郎、提督廣東學政,官至直隸通永道。李鼎元為官清廉,嘉慶七年(1803年)客死揚州,死時一貧如洗,友人合資以葬。友人吳山尊挽李鼎元聯:「百金囊盡揚州死,萬里魂歸蜀道難。」

李調元聰敏好學,治學廣泛。李調元與其父李化楠、堂弟李鼎元李驥元皆中進士,兄弟同入詞林,有「一門四進士,弟兄三翰林」之譽,兄弟三人合稱「綿州三李」。

李調元5歲啟蒙讀書,7歲能吟詩、屬對。19歲參加羅江童子試獲冠,成秀才。26歲在成都參加鄉試中舉。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吏部文選司主事、考功司主事、考功司員外郎等職。他為人耿直,為政清廉,不畏權勢,不攀附豪門顯貴。乾隆三十二年,因不願行賄而得罪值班太監,被外放任廣東鄉試副主考。乾隆四十一年,又因不肯徇情而得罪權貴,被參免官;由於皇帝過問,重臣保存,再次督學廣東,後升任直隸通永道。乾隆四十七年,奉旨護一部《四庫全書》赴盛京,屬下縣令玩忽職守,黃箱被雨淋濕。李對其彈劾反遭攻訐,權臣藉此將李罷官逮捕,發放新疆伊犁。直隸總督愛其才,為之保奏,始得獲釋。李對仕途心灰意冷,於乾隆五十年返回故里羅江。常與當時着名的散文家姚鼐(姬傳)、大詩人袁枚(隨園)、戲曲家蔣士銓、史學家和詩人趙翼等老友保持聯繫,並時有詩詞唱和。

李調元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手不釋卷,筆不停耕,才華橫溢,是一位在多個領域有較大成就的通才。當時與遂寧張問陶、丹稜彭端淑並稱為「四川三大才子」。一生着述甚多,主要有《童山詩集》40卷、《童山文集》20卷,以及《雨村詩話》、《雨村詞話》、《雨村曲語》、《雨村劇話》等專着。據傳,久演不衰的川劇傳統劇目《春秋配》、《花田錯》等皆他所作。文化學術最大貢獻,是竭盡畢生精力完成的包括150餘種着述在內的、學術總構式的大型叢書《函海》。這套叢書涉及歷史、考古、地理、方言、文字學、音韻學、金石學、農學、姓氏學、民俗學以及詩、詞、曲、劇等各個領域,既有對前人研究成果的校勘和纂輯,又有本人的詩文和研究成果。乾隆四十九年(1784)至光緒十二年(1887),《函海》先後刻印發行4次,受到海內外學者重視,為我國的文化學術寶庫增添了一份極其珍貴的遺產。特別是該叢書着重纂輯了巴蜀文苑歷代學者着而未刊或瀕臨失傳的各種抄本、秘本和孤本,對巴蜀文化學術的繼承和發展有重要意義。

李調元與北韓詩人柳素琴、李德懋及當時北韓駐清使館副使徐浩修等人友好交往。北韓詩人購得他在粵期間創作的《粵東皇華錄》後,大為讚賞,評其詩為「超脫沿襲之陋,一任淳雅之真」,到處打聽他的下落。柳素琴帶着徐浩修的親筆信登門拜訪李調元,並為李畫肖像。此後,書信往來不絕。20餘年後,已歸國的三位北韓友人仍寄信探詢李之近況並索閱新作。李生前曾贈給《函海》。

李調元在家鄉建有「萬卷樓」,藏書10萬卷,時人譽為「四川藏書第一家」。嘉慶五年(1800),四川白蓮教起義,朝廷派兵鎮壓,李氏全家避難成都,「萬卷樓」在戰火中被焚。李歸家後極度哀傷,兩年後瞌然去世。

德陽建市後,為了保護李調元故里遺址,開展對李調元的研究,市中區羅江鎮建立「雨村公園」、「李調元詩碑林」、「李調元故里研究所」、「李調元紀念館」。文星鎮重建了「醒園」,修復了李調元少年讀書處——鶺鴒寺。1994年10月,當代着名詩人賀敬之來此參觀,並為「李調元紀念館」書寫館名、題詞,為「李調元詩碑林」題詩。

著作

李調元的父親李化楠喜歡詩畫並著有《萬善堂稿》、《石亭詩集》、《石亭文集》,[2]而則李調元醉心飲食文化,在父親所著《醒園錄》基礎上撰寫成《醒園食譜》,全書記載烹調39種、釀造24種、糕點小吃24種、食品加工25種、飲料4種、食品保藏5種等共121種。今四川羅江有李調元紀念館,電影《天下第一筵》亦提到李及其對川菜的貢獻,但錯將《醒園錄》的作者張冠李戴於李調元。

李調元為北京四川會館題寫的對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