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山飞出的金凤凰(孔宪政)
作品欣赏
李高山飞出的金凤凰
陈辉明在过去几十年中,兢兢业业地为党和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不忘初心,情系工农,关爱人民,为人民办实事,令人感动。 一、不忘初心,情系工农
2000年,市工商局包局长去找陈辉明,要陈辉明表态支持他们继续向出租车司机收取个体工商管理费。他说,以前,出租车司机是交了“个管费”的,现在他们不交了,理由是他们每月向出租车公司交了各种费用的。所以请市政府支持他们继续收取。陈辉明本来对各部门为了部门利益乱收费就十分不满,听完便对包局长说:“你们本来就不该收取出租车司机的个体工商管理费,因为出租车是从公司租来的,有些人原本就是出租车公司职工,不是个体户,你怎么去收人家的个体工商管理费呢?况且,人家向公司交了各种费用,负担已很重,你再去收费,这不就是重复收费、增加他们负担了吗?所以,陈辉明不能支持你们继续收费,还请你们停止收取。”包局长无话可说,走了。
后来了解,他们没有再收取这项费。
一天,市政府办公厅一位同志给陈辉明送来一份《重庆商报》,上面登有一个信息,说大足县有位个体户拉了一车猪到贵州去,路过双桥区双桥镇时,被该镇拦下,要收一种莫名其妙的费,司机不交,镇上的人便不放行,双方僵持了几小时,又是大热天,猪热死了好几头。陈辉明看后气愤不已,当即作了批示,大意是:重庆本是产猪区,今年又丰产,农民的猪卖不出去,生猪价格起不来,影响农民收入。有人收购后拉到市外去卖,这是好事,各地都应该给予支持。但到了双桥,却要雁过拔毛,收过路费,真是岂有此理。请双桥区政府彻查严处。
几天后,双桥区一副书记来到陈辉明办公室报告查处情况:据调查,报上反映的情况属实。双桥镇镇长已被撤职,拦车的几个人已被解雇,死了的猪照价赔偿了,区政府已向当事人赔礼道歉。
1998年,红岩煤矿的工友宗周一,给陈辉明写来一封信说:他们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生活十分困难,请陈辉明务必要帮帮他们。收信第二天,陈辉明便与办公厅三处郑树强副处长到万盛区(南桐矿务局所在地)后,直接到红岩煤矿家属区找来十来个职工和家属了解情况,收到许多第一手材料。第二天才到区政府和南桐矿务局了解面上情况。并就几个问题对矿务局领导提出批评。
回到市里,陈辉明连夜写报告给市委、市政府领导。据说市委张德邻书记边看边流泪(陈辉明在写报告时也几次落泪),蒲海清市长、王鸿举副市长都作了批示(见附件)。两天后,王副市长主持会议,按陈辉明在报告中提的建议,由工商银行点货4000万(由重钢贷款偿还拖欠矿务局的煤炭款)全额用于支付职工工资。听说矿务局账上有钱了,税务、银行,供货单位纷纷上门来收欠税、欠利、欠款,陈辉明听说后,叫三处给矿务局去了个电话:“市政府陈辉明副秘书长指示,矿务局4000万元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支付职工工资,任何机关、单位不得向南桐矿务局催收欠税丶欠利和欠款,已经收了的,要立即退回。”
此后不久,南桐矿务局党委张书记被调离。
大概是2013年的一天,陈辉明和他夫人在重庆解放碑碰到一对南桐煤矿的年轻夫妇(陈辉明不认识他们,他说在电视中多次见过陈辉明),非常激动地对陈辉明说:“南桐的人都记得陈辉明,陈辉明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
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远林到万盛区当了两年的区委书记,有次陈辉明和他相遇,他对陈辉明说:“万盛区的人对你很感激,说你对他们有很多的帮助。”
陈辉明家住学田湾,上下班要从市政府大门进出,常见个别上访人员在政府大门外坐着,陈辉明见了都会走过去问问有什么事。有一天晚上,陈辉明见一老一少从开县来,因其孩子在当地—工厂上班,手被机器扎伤致残,厂方不管不问,故到市政府来反映,希望市政府解决。陈辉明对他们说:“你这种情况只能由当地政府解决,陈辉明对他说:我在市政府工作。请你把你的姓名、地址和那家工厂的名字告诉我,明天我给你们县政府打电话,请他们给你解决。”末了,陈辉明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给了他们,叫他们找个旅馆住一夜,明天回开县去。
第二天,陈辉明因要外出开会,便叫办公厅三处同志给开县政府打了电话,请他们务必处理好这件事。
又一天,一位老人天黑了还坐在市政府大门外的石梯上,陈辉明向前问他有什么事,他说他是璧山县人,五保户,村里乡里都不管他,生活无着。陈辉明问下他姓名、住处后叫他回去,陈辉明说:“明天我给你们县政府打电话,请他们给你解决。”并给了他100元钱,叫他去买点吃的和买车票。第二天,陈辉明给璧山县政府打电话,请他们务必解决这个老人和其他相似情况的老人的生活问题。
在市政府大门外维护交通秩序的志愿者多次见了,都说“市政府里有雷锋”。
前不久,重庆市审计局的廖兴才给陈辉明写信中回忆道:“当年我们一起下乡时,看到路上有步履蹒跚的老人,你定会叫司机停车,捎老人一段路。信中还说陈辉明到市场买菜,如果知道是自产自销的农民,绝不讲价,有时还多拿一点钱”。但过了几十年,陈辉明的同事却至今还记得。
二、陈辉明退休后,为老家铺路
2007年春,陈辉明回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
一天,村民小组(原生产队)组长李昌全和村民黄承烈来到陈辉明家,告诉陈辉明,邻近洪家村3队已把从付家桥(一个集市小镇)到我们组边界的土路上铺上了水泥板。根据本组村民意见,他们想把水泥板接到4组来,方便大家出行。村民们已集资3000多元(1人30元),但钱不够,想动员在外工作的老家在本组的人集点资。他们还说,洪家6队有一村民到处集资,硬把水泥板路从他们队铺到了骑龙小学,让沿路小学生不再走烂泥路。陈辉明一听,这是好事,应该支持,当即把身上的几百元钱全给了他们。
陈辉明去看望妹妹,路过一个房子,发现房子周围都铺设了水泥板,走在上面十分舒服。第二天,陈辉明找到李昌全组长说:“我想把你们铺水泥板路的想法改变一下,水泥板路不仅要从3组接到我们组,我还想把本组7个房子用水泥板路连接起来,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再把到胡家镇及骑龙小学的路也铺通。”组长听了直摇头:哪来那么多钱?陈辉明说:“钱你不用管,完全由我出,村民集资的一人30元钱也退还。村民铺路的劳动工资也由我支付。”他一听高兴了说:“那才好啊!”
陈辉明回到重庆后立即打钱过去,并委托几个人来管钱和负责铺路事宜。
大约过了一年多,路铺好了,估计有近3000米,大大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小学生也不再走泥泞土路了,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和称赞。
陈辉明退休后,先后受邀到几个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公司一年会付陈辉明一些报酬,陈辉明从中拿出一部分支援家乡修路。
几年以后,国家大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泥公路通村通组,直到家家户户,部分水泥板已被撤除,多数还继续供村民们使用。
三、陈辉明是农民的儿子,李高山飞出的金凤凰
陈辉明的老家在隆昌县胡家镇洪家村4队李高山。陈辉明的父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老实农民,双老都不识字。解放后,陈辉明的父母享受到了打地主分田地的红利。不但分到了李高山大地主的土地,还分到了地主庄园的几间住房。
陈辉明一共7姊妹,加上父母,一家共9口人。可想双老全靠农业来盘家养口,日子有多艰难。
陈辉明是我的家乡人。他家在洪家村4队,我家在洪家村5队,可说是田挨田,土挨土。我和陈辉明又是同龄人,我42年生,他43年生,我长他一岁。我和陈辉明又是朱家庙村校一个教室读书的。朱家庙村校是最小的学校,也是最简陋的学校。
一个学校只有一个教室、一个操场、一个老师、一根大黄桷树。在一个教室的两端,安上两块相对的黑板,一个教室里坐着相反方向的两个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老师在高年级上课,低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老师在低年级上课,高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人们称“二步制教学”。
我和陈辉明虽在朱家庙村校同一个教室读书,但不是同班同学,他高我一个年级。
陈辉明在朱家庙村校初小毕业后考入胡家中心小学读高小。57年,陈辉明高小毕业,考入隆昌二中读初中。那年陈辉明就读那个高小班只考上他一人,可见教学质量之差,同时也可看出陈辉明读书有多努力。
陈辉明初中、高中都在隆昌二中读的,初中、高中,他都担任团支部书记。
1963年陈辉明从隆昌二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南桐矿务局工作。陈辉明先后担任南桐矿务局副局长,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重庆市税务局总会计师,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重庆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后调任重庆市副秘书长(正厅级)审计署驻重庆市特派员等职,陈辉明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 爽,肯帮助人,办事果断,有魄力,与他谈话,有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的感觉,口碑好。
同学们和家乡人都羡慕陈辉明学业、工作和升官都顺风顺水。都说他是我们同学心中的大月亮,是李高山飞出去的金凤凰。 陈辉明是重庆人民的骄傲,是隆昌家乡人民的骄傲。陈辉明当官时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退休后又为家乡修路,他心中始终装有人民群众。[1]
作者简介
孔宪政,退休教师,四川省隆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创作有中短篇小说约22万字,散文约40万字,自传约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