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
杜仲
【药材来源鉴定】
【药材历史考证】
杜仲一药的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云:“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本草经集注》云:“今用出建平、宜都者。状如厚朴,折之多白丝为佳。”《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图经》云:“生深山大谷。树高数丈。叶似辛夷。折其皮多白绵者好。”《本草图经》曰:“今出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亦有之。木高数丈。叶似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现今药用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叶折断后有银白色细丝。叶互生;叶片薄革质,椭圆形、卵形或矩圆形,长6~15厘米,宽3.5~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锯齿,背面初时有褐毛,以后仅脉上有毛,淡绿色;侧脉6~9对,与网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凸起;叶柄长1~2厘米,散生长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花梗长约3毫米,无毛,苞片倒卵状匙形,边缘具睫毛,早落,雄蕊3~10,无毛,药隔突出,花粉囊细长;雌花单生,苞片倒卵形,花梗长8毫米,子房无毛,1室,扁而长,先端2裂。翅果扁平,长椭圆形,先端2裂,长3~3.5厘米,宽1~1.3厘米,周围具薄翅;坚果位于中央,种子扁平,线形,长1.4~1.5厘米,宽3毫米,两端圆形。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毫米。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者,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药材显微鉴定】
粉末棕色。橡胶丝成条或扭曲成团,表面现颗粒性。石细胞甚多,大多成群,类长方形、类圆形、长条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0~80微米,长约至180微米,壁厚,有的胞腔内含橡胶团块。木栓细胞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5~40微米,壁不均匀增厚,木化,有细小纹孔;侧面观长方形,壁三面增厚,一面薄,孔沟明显。
【药材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1克,加氯仿10毫升,浸渍2小时,滤过。滤液挥干,加乙醇1毫升,产生具弹性的胶膜。
【商品规格】
特等:干货。呈平板状,两端切齐,去净粗皮。表面呈灰褐色,里面黑褐色。质脆。断处有胶丝相连。味微苦。整张长70~80厘米,宽50厘米以上。厚在0.7厘米以上。碎块不超过10%。无卷形、杂质、霉变。 一等:与特等区别为整张长40厘米以上,宽40厘米以上。厚05厘米以上。 二等:与特等区别为整张长40厘米以上,宽30厘米以上。厚0.35厘米以上。无杂质、霉变。 三等:干货。凡不符合特、一、二等标准,厚度最薄不得小于0.2厘米,包括枝皮、根皮、碎块,均属此等。无杂质、霉变。
【生境分布】
生于低山、谷地及低坡的疏林中。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安徽、山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采集加工】
4~6月剥取生长近十年的树皮,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饮片炮制】
1.杜仲: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块或丝,干燥。
2.盐杜仲:取杜仲块或丝,照盐水炙法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
【饮片鉴别】
盐杜仲本品为块或丝。表面呈焦黑色,折断时橡胶丝弹性较差。味微成。
【性能功用】
甘,温。归肝经、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症。内服:6~9克,水煎服。阴虚火旺者慎用。
【附注】
1.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2.关于杜仲的商品规格,以其药材宽度和厚度为确定等级的标准,长度只作参考。四川尚产有部分薄仲,特点是皮薄,花纹细致,质量较好。其等级除厚度不限外,长宽均与厚仲相同。 3.胸高直径在12厘米以下的幼树,应严禁砍剥。 [1]。
【杜仲的鉴别】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的功能,自古用作强壮药。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陕西、河南等地。
药材呈扁平板状或两边稍向内卷状,大小不一,厚约0.2-1厘米,树皮外观差异较大。厚树皮外表面为灰棕色或灰黄色,有较厚的木栓层(俗称粗皮),粗糙,有极深的纵裂槽纹并有横裂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时可见淡灰色地衣斑,如经加工刮去粗皮者,则外表面呈棕色而较平坦;内表面呈黑棕色,光泽,微发亮。薄树皮外表面呈淡灰棕色,较平坦,有细纵皱纹和斜方形横裂的皮孔;内表面呈紫棕色,光滑。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有细密的银白色橡胶丝相连,胶丝富有弹性,可拉长1厘米而不断。气微,味稍苦,嚼之有胶质残余物。 常见的杜仲伪异品有:
【丝棉木皮】
为卫矛科植物白杜的树皮,本品呈卷片或板片状,大小不等,厚约0.2-0.8厘米。外表面呈灰黄色或灰黄色与发棕色相间,粗糙,有灰黑色纵裂纹;内表面呈黄白色,稍平滑,有细纵纹。质稍脆,折断时有白色棉絮状细胶丝,胶丝无弹性,稍拉即断。本品有祛风湿、活血和止血的功效。
【土杜仲 】
其来源颇复杂,包括夹竹桃科和卫矛科多种植物的树皮,其中较常见的为夹竹桃科的红杜仲藤的茎皮,该品呈卷筒状,长短不一,简径约1-2.5厘米,径孔较小,皮厚0.2-0.6厘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外表面带栓皮的呈灰褐色,粗糙而有白色纵长皮孔,刮去栓皮的呈红棕色;内表面呈红棕色,有细纵纹。质坚脆,易折断,折断时有稀疏的白胶丝。气微,味涩。功效与杜仲不同。
【杜仲真伪品的简易识别方法】
1、真品为平板状,内表面黑棕色或紫棕色,光滑。断面银丝密集而富有弹性,可拉长至1厘米。
2.伪品丝棉术虽为平板状,但内表面黄白色,有细纵纹。断面胶丝少,稍拉即断。
3.伪品杜仲藤为卷筒状,断面胶丝稀疏。
【正品杜仲】
杜仲是常用补阳药,具有补肝肾、安胎和降血压的功效。杜仲为杜仲科植物的树皮,撕裂在断面可见白色胶丝,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在鉴别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往往见到胶丝就认为是正品杜仲。事实上,带有胶丝的树皮并非只有杜仲一种,因此,鉴别杜仲时不应仅仅依据其胶丝,杜仲的鉴别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呈扁平的板片状或块状,有时为调剂方便或者切成丝状,中间有胶丝相连,厚2~7毫米。外表面有灰白色栓皮,可见纵沟,有时可见皮孔呈斜方形,或有时除去栓皮,呈灰褐色,内表面光滑,紫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胶丝,缓慢拉扯可拉至1厘米以上方断。炒杜仲表面灰黑色,断面胶丝易扯断或仅可拉扯至0.5厘米左右。
【伪品红杜仲】
为夹竹桃科植物藤杜仲或毛杜仲、红杜仲的树皮,药材较薄,外表面黄褐色,内表面黄棕色或红褐色,断面有银白色胶丝,但胶丝较少。
【伪品黄皮杜仲】
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或云南卫矛等的树皮,又称土杜仲,外表面灰色或灰褐色,内表面淡黄色,折断面有少量白色绞丝,易拉断。 杜仲是补益药,临床使用较多且用量较大,一般10~15克;而红杜仲来自夹竹桃科植物,该科植物往往有一定毒性,显然不能代杜仲使用,在两广、四川等地区作为民间药材使用,具有祛风活络等功效;黄皮杜仲来自卫矛科植物,该科植物也常有毒性,丝棉木具有小毒,用于治关节疼痛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