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花石斛
產地
生於海拔700-2500米的山地密林中樹幹上或山谷陰濕的岩石上。產中國廣西西南部至西北部(百色、德保、隆林、凌雲、靖西、田林、南丹)、貴州南部至西南部(興義、安龍、羅甸、關嶺)、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麻栗坡、硯山、屏邊、石屏、綠春、勐臘、勐海、瀾滄、鎮康、臨滄)、西藏東南部(墨脫)。分布於印度西北部經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生長習性
喜在溫暖、潮濕、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陰半陽的環境,1月平均氣溫高於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適宜生長溫度為15到28度,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以上,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屬氣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採用的基質最好能通風透氣濾水,在適宜的溫度濕度下,生長速度快,生存能力非常強。每年春末夏初,二年生莖上部節上抽出花序,開花後從莖基長出新芽發育成莖,秋冬季節進入休眠期。
形態特徵
束花石斛是草本植物。莖粗厚,肉質,下垂或彎垂,圓柱形,長50-200厘米,粗5-15毫米,上部有時稍回折狀彎曲,不分枝,具多節,節間長3-4厘米,干後淺黃色或黃褐色。葉二列,互生於整個莖上,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通常長13-19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具鞘;葉鞘紙質,干後鞘口常杯狀張開,常淺白色。
傘狀花序近無花序柄,每2-6花為一束,側生於具葉的莖上部;花苞片膜質,卵狀三角形,長約3毫米;花梗和子房稍扁,長3.5-6厘米,粗約2毫米;花黃色,質地厚;中萼片多少凹的,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5-20毫米,寬9-11毫米,先端鈍,具7條脈;側萼片稍凹的斜卵狀三角形,長15-20毫米,基部稍歪斜而較寬,寬約10-12毫米,先端鈍,具7條脈;萼囊寬而鈍,長約4毫米。
花瓣稍凹的倒卵形,長16-22毫米,寬11-14毫米,先端圓形,全緣或有時具細齧蝕狀,具7條脈;唇瓣凹的,不裂,腎形或橫長圓形,長約18毫米,寬約22毫米,先端近圓形,基部具1個長圓形的胼胝體並且驟然收狹為短爪,上面密布短毛,下面除中部以下外亦密布短毛;唇盤兩側各具1個栗色斑塊,具1條寬厚的脊從基部伸向中部;蕊柱長約4毫米,具長約6毫米的蕊柱足;藥帽圓錐形,長約2.5毫米,幾乎光滑的,前端邊緣近全緣。
蒴果長圓柱形,長7厘米,粗約1.5厘米。花期9-10月。[1]
栽培技術
選盆
通常選用四壁多孔的塑料或陶瓷花盆,用碳根、泥炭蘚、樹皮塊、木炭塊等作盆栽材料。根據蘭苗的大小,選擇不同規格的花盆,但不宜用大盆栽小苗口上述栽好材料在使用前必需在清水中浸泡1天以上備用。盆底要多墊大瓦片或碎磚塊,深度至盆底約1/3處,然後將蘭苗放於盆中央,並在一旁插一細竹竿以固定蘭苗,再填入其他栽培材料,注意根與根之間用材料隔開。
澆水
栽植初期先放在陰涼陰涼並有散射光處,僅向葉面上噴些水,勿向盆內澆水。約10-15天後,待萌發出新根後兩移至陰棚下養護。生長季節澆水要乾濕相間保持適度干薄餅肥水。生長旺盛期樹每天澆水一次,乾旱季節和炎夏還需經常在花盆四周地面上噴水,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並要注意通風良好。冬季休眠期應少澆水。後期空氣濕度過小要經常澆水保濕,可用噴霧器以噴霧的形式澆水。
溫度
剛移栽的組培苗對水分很敏感,缺水則生長緩慢、乾枯、成活率低。而噴霧過多則漬水爛根,溫度高、濕度大時還易引發軟腐病大規模發生。移栽後一周內(幼苗尚未發新根)空氣濕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一周後,植株開始發新根,空氣濕度可保持在70%-80%。種植畦乾濕交潛有利於髮根長芽。忌強光直射,春秋兩季早上可見陽光,冬季可置光照充足處,其他時間置於具有明亮散射光而又通風的地方。越冬溫度保持在8-10℃即可。
施肥
由於石斛類為氣生根,因此要噴施適宜的葉面肥作為營養液,以供給植株充足的養分,利早髮根長芽。葉面肥可以選擇硝酸鉀、磷酸二氫鉀、腐植酸類等,以及進口三元複合肥和稀釋的MS培養基等。一般移栽後一周,植株新根發生後開始噴施千分之一的硝酸鉀或磷酸二氫鉀,7-10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長出新芽後每隔10-15天噴3‰的三元複合肥等。生長地貧瘠應注意追肥,第一次在清明前後,以氮肥混合豬牛糞及河泥為主。第二次在立冬前後用花生鼓、菜籽餅、過磷酸鈣等加入河泥調勻糊在根部,此外尚可根外追肥。
修枝
石斛生長地的都閉度在60%左右,因此要經常對附生樹進行整枝修剪,以免過於蔭蔽或鬱閉度不夠。每年春天前發新整時,結合採收老莖將叢內的枯莖剪除,並除去病莖、弱莖以及病者根,栽種6-8年後視叢蔸生長情況翻蔸重新分枝繁殖。
繁殖方式
選地
選地、整地 根據其生長習性,石斛類栽培地宜選半陰半陽的環境,空氣濕度在80%以上,冬季氣溫在0℃以上地區。人工可控環境也可,樹種應以黃桷樹、梨樹、樟樹等且應樹皮厚有縱溝、含水多、枝葉茂、樹幹粗大的活樹,石塊地也應在陰涼、濕潤地區,石塊上應有苔蘚生長及表面有少量腐殖質。
分株
選擇生長較密的值株.開過花後.將其從盆中取出,除去老很從叢生莖的基部切開,分切時盡最少傷根系,只掩剪開相互連接的很狀呈部位,根部用手位開,不必用刀切。以主株為一組,再將老根進一步剪除。將新芽靠近盆中央,填入新的基質並壓實,即成新的植株。
分芽
盆裁3年以上的植株或部分秋石斛莖的頂部或基部長有小植株時,可以進行切芽繁殖。選擇具有3-4片葉,2-3條根,根長4-5厘米的小植株,從母株上切下,用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苗植入盆中即可。汪意要淺植。栽培2年後一般可開花成為商品花。
扦插
扦插繁殖可以結合花後換盆和分株時一起進行。石觸蘭多具有細長、帶肉質的莖,莖上有許多節,節上能長芽,所以能用扦播繁殖。選擇未開花且較充實的整做播條,將技條切成數段,每段具2-3個節,在傷口上塗上草木灰或70%的代森錳鋅處理傷口。將莖一段一段地插入苔蘚和泥炭混合的基質中,一半露在外面,放於半陰、潮濕處。插後1周不必澆水,然後經常噴霧保濕,適當遮陰。經過1-2個月,在節部有新芽長出,新芽下部長出2-3條小根形成新的植株。將新植株連向老莖一起上盆,栽培2-3年可開花。扦插時間以4-8月為好。
病蟲防治
黑斑病
病害時嫩葉上呈現黑褐色斑點,斑點周圍顯黃色,逐漸擴散至葉片,嚴重時黑斑在葉片上互相連接成片,最後枯萎脫落。此病害常在初夏(3-5月)發生。
防治方法:用1︰1︰150波爾多液或多靈1000倍液預防和控制其發展。
炭疽病
危害葉片及莖枝,受害葉片出現褐色或黑色病斑, 1-5月均有發生。
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2-3次。
煤污病
病害時整個植株葉片表面覆蓋一層煤煙灰黑色粉末狀物,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發育不良。3-5月為本病害的主要發病期。
防治方法: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40%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霧1-2次防治。
菲盾蚧
此害蟲寄生於石斛植株葉片邊緣或葉的背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葉片枯萎,嚴重時造成整個植株枯黃死亡。同時還可引發煤污病。
防治方法:此害蟲5月下旬是孵化盛期,以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3度石硫合劑噴殺效果較好。已成盾殼但量少者,可採取剪除老枝葉片集中燒毀或捻死的辦法進行防治。
蝸牛病
害蟲主要躲藏在葉背面啃吃葉肉或咬莖為害花瓣。該蟲害一年內可多次發生,一旦發生,為害極大,常常可於一個晚上就能將整個植株吃得面目全非。
防治方法:用麩皮拌敵百蟲,撒在害蟲經常活動的地方進行毒餌誘殺;在栽培床及周邊環境噴灑敵百蟲、澳氰菊酯等農藥,亦可撤生石灰、飽和食鹽水;注意栽培場所的清潔衛生,枯枝敗葉要及時清除場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