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瀛
杨士瀛
目录
人物生平
杨士瀛(约13世纪)字登父,号仁斋,三山怀安(今福建福州)人。
杨士瀛家传医学,早年矢志学医,于《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诸家典籍,莫不悉心钻研,将其学说冶于一炉而融会贯通,独树一家之言,其学术成就体现在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等方面。
杨氏于临证之余,勤于著述,在精研古典医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有医学著作多种,主要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小儿方论》、《伤寒类书活人总括》、《医学真经》和《察脉总括》等。因年代较远,其书原版多已散佚,(明)朱崇正将前四部重刊,后《四库全书》、《鲍氏汇校医学四种》等也有部分重刊。故现存著作有计有《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1260年)、《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又名《仁斋小儿方》)4卷、《医脉真经》2卷(1261年)、《仁斋直指方论》26卷(1264年)。
医学成就
[1][2]
杨士瀛所撰《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乃总括张仲景《伤寒论》及朱肱《类证活人书》,并参附自己的学术见解而成,每条都冠以歌诀,便于后学记诵,其《仁斋直指方论》26卷,融会前人效方及自家经验,据证释方,对内科杂病证治作了综合论述,示读者以规矩准绳。
杨氏精于内、外、小儿诸科,临证经验丰富,他对小儿的生理、病理及常见病的证治方论均有阐述,尤详于小儿惊、疳、泻、痢难治4证。对于小儿惊风之论,别具特色,论述颇为精当。提出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生风,风盛生搐;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豁痰,治痰先于解热的学术见解,对后世儿科医家颇有启发。杨氏反对用泻下药品治疗痘疹,主张用温热药物,并特别强调痘疹前后的护理,反对采用朱砂、水银一类药物治疗小儿胎毒等。杨士瀛对小儿积滞的诊治特点[3]:辨识积滞之虚实,以病机病因为经纬,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确定伤食、积滞、疳证,同病异证,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治疗小儿积滞注重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疏通脏腑气血,善用理气药、破血祛瘀药、驱虫药、攻下药;在治疗方法上,峻药缓治,祛邪为主,创立以木香丸为代表方的系列治疗积滞的名方。杨士瀛治疗小儿积滞的学术贡献,丰富了中医儿科的理论与实践,厘清了当时治疗小儿积滞的误区,受到后世医家的广泛认同。
杨氏对外科病证的认识亦较深刻,并能加以辨证治疗。同时记载了南宋时始用的一些药物(如大风子、蟾酥等)和方剂。杨氏对内科杂病,从五脏阴阳虚实、营卫气血、脉病顺逆等逐一加以论述,剖析病源,极为详细。他区别不同的病证,据证释方,所搜之方,多载历代诸家有效之方和家传有效之方。采摭既富,选择亦精,使读者明白易晓,心目了然,对病识证,因证得药,使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体现了辨证施治的精神。
参考来源
- ↑ 中华医典.
- ↑ 刘德荣,黄玉良.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的学术成就[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04):39-41.
- ↑ 丁春. 杨士瀛对小儿积滞的诊治特点[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9(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