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宏吉林通化人。载人航天工程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家[1] 。1963年11月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论专业,分配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1991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起开始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1992年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从事飞船总体设计工作。杨宏同志是我国载人空间飞行器技术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历任载人飞船总体室副主任、总体副主任设计师、载人飞船副总设计师[2]、"天宫一号"总设计师[3]、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等职务,当选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学术技术带头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4]。2016年,杨宏同志荣获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5]

杨宏
载人航天工程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家
出生 1963年11月
吉林省通化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科研工作者

2018年获颁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6]

目录

人物介绍

杨宏在事业上是辉煌的,他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他参加了中国载人飞船11年进程中的全部方案设计工作;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主持了"神舟一号"、"神舟三号"的总体工作;作为"神舟四号"主管飞行控制副总师,他主持了"神舟四号"在轨7天飞行试验;作为"神舟五号"主管副总师,他参与了飞船的全部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

1991年,年仅29岁的杨宏,凭着搞返回式卫星的工程经验,结合飞船自身的需求和各分系统的实际,开始了船载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为了确保设计出可行方案,从1993年到1995年的两年中,他跑遍了所有分系统承制单位,对国内星载计算机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为了获悉与飞船有接口关系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对飞船的有关需求指标,他不辞辛苦地一趟又一趟地去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技术咨询。根据国内航天计算机工程实际情况,杨宏提出了船载计算机分布式系统结构方案和构造飞船信息系统设计思想。他论证了船载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选型,规范了船载计算机型号、软件编程、开发和测试等工作,从而使飞船具有了系统优化的船载信息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神舟"号飞船四次大型飞行试验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证明了杨宏所设计的船载计算机系统方案与国际上同类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是航天员在火箭万一发生故障时能否顺利获救的关键。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飞船设计了逃逸救生系统,杨宏恰恰是负责设计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他瞄准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采用了电气隔离、多重冗余、多次判别等措施,提出了船箭间电气接口和信息交换方案,在1998年的试验中获得圆满成功,在国内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船箭指令信息交换。

杨宏在航天事业中十几年如一日地奋斗着,用成功报效着祖国。他负责并参与完成了"神舟"号飞船系统关键技术项目《整船地面测试、故障模拟及诊断技术》的攻关工作,解决了中国载人飞船地面技术支持体系的方案问题。杨宏以此为题撰写的研究论文,已被国际宇航空间数据年会录用并发表;他组织了全船电子设备的第一次联调,并带领总体室的同志编写了飞船系统第一份技术流程《桌面联试技术流程》;作为电性船总体技术负责人,杨宏协调、理顺了飞船总体电子设备和总装、结构间的关系,使得电性船成为首次实现了电子设备与结构、机构相容的整体;为了确保飞船软件研制质量,杨宏制定了软件工程化实施要求和实施细则,对飞船软件采取了分级管理,要求所有软件设计规范化、透明化和结构化。飞船软件工程化技术管理经验已成为卫星等航天器软件设计的典范。

2017年0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航天梦想

杨宏出生在吉林省通化市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名航天技术人员,母亲是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师的母亲,总是叮嘱杨宏无论到什么时候,学习都是有用的。在父母耳濡目染下,杨宏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课余时间还经常参加船模、航模科技活动。从那时起,杨宏就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长大要成为一名工程师。正是在这样一个目标的激励下,他发愤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他的梦想。

80年代后期,社会大潮将一大批年轻人推向前列。他所学的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紧缺,无论是下海还是出国,对杨宏都是极大的诱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杨宏却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他既没有下海,也没有出国,而是选择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攻读研究生,圆自己的航天梦。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杨宏没有禁锢在原来所学的通信专业上,而是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计算机控制工程、软件工程、现代管理理论等方面都有涉猎。

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杨宏再次面临选择。当时,联想集团软件中心正在筹备,特别需要像杨宏这样的人才,并决定出资为杨宏付清原单位的培养费,请其加盟。可杨宏考虑的是他的工程师事业、是他美丽的航天梦,便婉言谢绝了这个可能使他身价不菲的职位。这可能跟他所受的传统教育有关,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当工程师,当工程师就是为了给国家做点事。

杨宏不为名、不为利,在航天事业上一干就是十几年。他抱着"为国家做点事"的鸿鹄之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杨宏
杨宏 载人航天工程管理和电子信息技术专家

心系神舟

杨宏调入飞船研制队伍时才29岁,刚刚执行完发射新型返回式卫星首发星任务。研制飞船,最难的地方就是方案设计。在没有国外相关资料和现成飞船研制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如何拿出一个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有中国特色还符合国情的飞船方案,对研制飞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93年到1995年,作为飞船电总体设计人员的杨宏,其重要使命是:拿出船载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规划来。面对着这个开创性的工作,杨宏没有丝毫畏难情绪。为了确保设计出的方案可行,他对国内星载计算机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为了对飞船13个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计算机需求有一个清楚地掌握,他肩跨一个小背包,跑遍了所有分系统承制单位。为了获悉与飞船有接口关系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对飞船的有关需求指标,他不辞辛苦地一趟又一趟地去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技术咨询。

就这样,凭着搞返回式卫星的工程经验,结合飞船自身的需求和各分系统的实际,杨宏开始了船载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当时飞船各分系统需要上的计算机CPU加起来约120个,而且各个计算机选型、接口、标准五花八门,完全按这样的状态实施,整船的性能难以保证。针对飞船系统计算机数量多、分布广、技术复杂、功能分散等现状,杨宏提出了船载计算机分布式系统结构方案和构造飞船信息系统设计思想。他根据国内航天计算机工程实际情况,论证了船载计算机软件、硬件选型,规范了船载计算机型号、软件编程、开发和测试等工作,从而使飞船具有了系统优化的船载信息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上同类方案相比,神舟飞船的信息系统方案具有明显的先进性。而1999年到2003年,"神舟"号飞船五次大型飞行试验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则是对杨宏所设计的船载信息系统方案正确性和合理性的最好证明。

杨宏忘不了在参加首颗新型返回式卫星发射综合测试工作时,卫星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就坐在他身后,指导他对火工品进行阻值测试,一举一动为他做示范,反复叮嘱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老科学家的教诲他永远记在心里,老科学家言传身教的知识使他受益终身。

刚刚结束了桌面联试,还没有来得及喘一口气,杨宏就又投入到初样电性船的研制工作中。这是飞船队伍第一次将电子设备和结构、机构分系统组合为一个完整的飞船。从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底,作为电性船总体技术负责人,杨宏协调、理顺了飞船总体电子设备和总装、结构间的关系,使得电性船成为首次实现了电子设备与结构、机构相容的整体。1998年11月,以电性船为载体,杨宏和同事们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整船级的EMC(电磁兼容性)试验,检验了飞船自身以及飞船系统与运载、发射场等其他系统间的电磁兼容性。在这次试验中,飞船队伍第一次拿到了飞船的电磁兼容数据,这为推动飞船正样研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飞船软件研制质量,在飞船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后,杨宏就深入研究了国际航天领域软件设计标准和经验,并结合中国航天软件研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向国际航天软件设计标准靠拢、采用国际通用的软件工程化设计思想。针对嵌入式计算机特点,他制订了软件工程化实施要求,对飞船软件采取分级管理,要求所有软件设计规范化、透明化和结构化,对关键软件要求单元测试和第三方评测。在飞船软件工程化实施过程中,杨宏深入到软件设计第一线调查研究,组织技术交流,不断发现和解决实施中的问题,针对个别软件测试覆盖率达不到指标要求问题,杨宏跟同事们一起查找原因,认真分析软件功能、结构和测试方法,根据不同软件特点,采取调整软件结构、测试工具、或采用其它测试方法解决。在他和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正样研制阶段的飞船软件研制水平和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单元测试覆盖率和功能覆盖率均做到了100%,并通过了权威部门的第三方评测。

杨宏还承担了供航天员训练用的飞船模拟器的设计工作。为保障航天员训练的充分性,需要在地面建立飞船模拟器,该模拟器要有真实座舱和人机界面,用数学仿真方法实时模拟飞船数据和指令响应,不仅能够模拟飞船正常工作模式,还可模拟故障及对策。如果按常规仿真手段研制,不仅需要建立大量而复杂的数学模型,而且还不能解决实时动态耦合模型建模问题。作为航天员训练模拟器技术负责人,杨宏打破常规,自行设计了飞船仿真系统体系结构,他提出的设计创新点是采用数学模型建模和数据等效相结合方式构建飞船仿真系统,从而一举攻克了复杂系统的动态仿真难点,成功实现了动态仿真。经专家评价和航天员训练验证,该模拟器同真实飞船人机界面和数据仿真完全一致。

设计飞船

2003年10月16日,凝聚着无数航天人智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亿万人民的期盼下平安着陆。来不及洗去征尘,身经百战的飞船研制队伍马上投入了新的战斗,拉开了神舟六号研制工作的序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船副总师杨宏就是载人航天工程这支幕后英雄队伍中一名领军人。

只能成功

神舟六号载有两名航天员,飞行多天航天员还要进入轨道舱工作、生活。另外,神舟五号成功后,飞船系统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都换上了年轻人,技术队伍也以年轻人为主。这虽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加了新的压力。带领这样一支新生的力量,要加倍付出心血。自担任神舟六号主管副总师后,杨宏就暗自下了决心:"神舟六号必须超过神舟五号,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不仅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成功后仅半个月,杨宏就被任命为神舟六号主管副总师。摆在他面前的神舟六号研制情况是非常困难的:两人多天的飞行是最大的考验,需要解决航天员在轨飞行生存环境的所有技术难题;航天员配置物品的增加、飞行任务变化带来的飞船资源矛盾需要解决;技术状态变化带来的设计更改,新增试验设备的技术攻关,队伍新老交替带来的经验不足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难题。从不言败的杨宏在神舟六号面前一如既往地展示大将风范。他过五关斩六将,不断向"零故障、零缺陷、零疑点"迈进。有人说英雄的故事是一个神话,杨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那是用他的心血铸就的成功。

杨宏带领全部由年轻人组成的神舟六号项目组,首先从项目策划开始,制定了神舟六号研制技术流程,把千头万绪的工作梳理成一条主线、多条辅线,把神舟六号从研制到发射直至返回的全过程所有工作全部列出来,找出薄弱环节、短线项目和难点项目,一一制定了保障措施。杨宏亲自主持了神舟六号飞船的总体方案设计。为了确保质量,他明确提出了质量工作重心前移的质量方针,并带领大家到全国各地的主要协作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他到车间与技术人员面对面地交流、到档案室调阅相关资料,考核总体的技术要求是否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上,检查关键单位的生产控制是否到位,并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他尽快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整体的情况了如指掌。

杨宏
中国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 杨宏

神舟六号飞船乘坐的两名航天员,要进入轨道舱生活和工作多天。航天员相关的设备要成倍增加、轨道舱科学试验设备的变化等等,均对神舟六号飞船提出了优化设计需求。为解决系统优化问题,杨宏坚持深入有效载荷研制单位和航天员系统、组织方案修改,对每一项技术指标、参数均进行详细的论证,解决了方案设计中的大量难题。新增试验设备技术新、难度大,杨宏带领有关专家深入研制一线达数十次,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攻克了方案设计、试验、元器件等难关。

无论是在航天城、总装测试厂房内,还是在大型试验现场、专业实验室内,经常能看到杨宏勤奋的身影。在飞船发射场,杨宏身兼数职,不辞劳苦地主持发射场飞船系统技术工作。正是他这样的务实、稳健、细致的工作作风,影响和带动了"神舟"研制队伍,使"神舟"飞船技术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可靠性、安全性不断提高,13个分系统、643台设备、40万条语句、82个软件、10万多只元器件无一差错。杨宏的细抓严抓,带出了坚不可摧的"神六"研制队伍;杨宏的肯干实干,设计了近乎完美的载人飞船。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兑现着"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承诺。

脚踏实地

飞船刚刚起步的时候,谁都没干过,谁也不会干。作为载人航天队伍的一员,面对一片空白的新型研制项目,杨宏笑称他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天,400多台设备在大厅摊开,准备用电缆连接起来。杨宏做起了"女红"一样精细的工作,要制定出八万多电缆连接点的对应表,且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错。如果正负级接反了,全部设备就可能被烧毁;如果400多台设备联调不通,就意味着飞船的设计方案不能通过。杨宏深感肩负担子的沉重。杨宏以坚强的毅力赶走了这只"拦路虎"。他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先搁置起来,等弄明白了再进行批处理。就这样,他们将一个个设备像搭积木一样搭了起来。此时的杨宏已是好几周没有离开试验场地了,睡觉几乎成了他唯一的享受。

为了提高飞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任何一件产品都不能带隐患上船。"将质量控制重心前移",这是研制人员采取的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一次,飞船的温度继电器在上海出了问题,杨宏一定要亲临排除故障的现场。厂家远在贵州遵义的一个大山里,他当晚7点多从北京乘车,下火车后又坐汽车走了170多公里的盘山路,随后又步行了17公里的山路才到了厂家。刚下车,来不及赶走旅途的疲惫,他就赶到第一现场。经查明,原来是清洗工艺不好,接触点有残留酒精。要知道这样会导致通电后打火炭化,绝缘下降。由于他的准确定位,不到24个小时便解决了问题返回北京,而在这期间他只睡了4个小时。

幕后英雄

杨宏是幸运的,他以他的智慧、勤奋与奉献赢得了诸多荣誉。但他知道,他的一切离不开载人航天这支优秀的队伍,离不开这支队伍所具有的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每当讲起自己的成绩,他总是不由自主地首先讲这个群体,因为飞船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集体劳动的结晶,他只是集体中的一员。杨宏有义务把这个群体向全国人民宣传。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杨宏参加了由中宣部等九个部委联合组织的"载人航天先进事迹报告团"。他随代表团到全国各地去宣传载人航天精神,宣传载人飞船队伍的先进事迹。在面对着众多镜头面前,他更多的是宣传他的这个集体和同事,很少提及他自己。杨宏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样让飞船更可靠、更安全;做宣传时杨宏想到的也不是自己,而是载人飞船的研制队伍。

可幕后英雄的辛酸几人能知。工作繁忙使得为人子的杨宏不能膝前尽孝,在"神舟三号"飞船的排故工作中,他甚至没赶上见母亲撒手人寰时的最后一面,他只记得临去发射场时母亲叮嘱的话。世上最爱杨宏的那个人去了,这成为他一生永远抹不去的痛。为人领导的杨宏时时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拿进工作区换工作服这件小事来说,从来不敢马虎。为人夫的杨宏,已经好几年没有休假。妻子有埋怨,可为了不影响他的工作仍在默默地帮助、支持他。妻子评价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认真的人,一个事业心特别强的人。也许他们之间缺少浪漫的事,但世上最浪漫的莫过于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杨宏要在生活上工作上扮演诸多角色,不可能每样都很成功,就如领导在他母亲去世时给他的评价:"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神舟六号的成功,很多人会认为杨宏的头顶上又多了一道光环,其实"神舟"的每一次成功,脚踏实地的杨宏只是当作又完成了一项任务。杨宏知道,"神舟"的路还很长,成功以后的神舟六号最应做的是总结,今后怎么克服弊病,使效率更高、质量更可靠。

也许对于杨宏来说,神舟六号成功后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睡上一觉。特别是5、6两个月以来,每天朝8晚8地工作,周六周日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从不叫苦叫累的杨宏有自己的想法,笑称他的创新思维又来了。他认为,未来的飞船研制工作应缩短研制周期,让研制人员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正常的工作生活制度。

为了在太空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杨宏知道,载人航天工程的路还很长,他不得不继续迈着坚实的脚步,肩负着祖国人民的期望,带领自己的攻关团队,让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向着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翱翔。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