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柳如天(王長英)

楊柳如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楊柳如天》中國當代作家王長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楊柳如天

2003年春天,張氏村村民在山坡上打水窖挖出一塊漢代石碑。石碑正面大書「楊柳如天」四個隸體大字。字體遒勁豪放,筆力雄健灑脫,頗有秦人李斯風骨。落款是南陽平民劉秀。劉秀是東漢皇帝,身居長安,與張氏村相距遙遠,堂堂大漢皇帝為何以平民的身份留此碑文?楊柳是樹?還是人名?劉秀是冒名還是同名?其中是否有訛?為此,我與文管所所長專門走訪了張氏村一位近百歲的長者,他向我倆講述了如下一段故事——

故事發生在山西與河北交界的群山峽谷間的粘土窪。村里張楊、張柳兩兄弟靠燒木炭為生。父親早已病逝,家中還有七十多歲的老母。

這一天,太陽快要落山時,兄弟倆仍在裝柴,忽聽得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扭頭,只見一人急急朝這邊跑來,那人身穿藍袍,邊跑邊不時地朝身後扭頭。看到張楊張柳後急呼道:大哥—救救我!

張楊讓弟弟看着,自己放下柴禾,快速走下窯來。只見那人長得五官端正,目光烱烱,眉宇間透着一股英武之氣。藍袍的下擺粘着泥跡,右腳竟未穿鞋,腳面朝外滲着血。見張楊下來,躬身施禮:大哥,有人追趕,救小人一命!話語中帶着外地口音。

張楊問,誰追你?

那人正要回答,窯頂上弟弟說:哥,有人追來了……

那人一聽,扭頭要跑,被張楊一把拉住帶到窯底,快速把柴禾拉出一個豁口讓他鑽了進去,苫嚴後返回窯頂。 很快,只見兩個騎馬軍士飛馳而來,馬在窯前的空地上劃了半個圈才緩緩停下。一個高個子跳下馬抽出腰刀指着窯頂上的張楊張柳:見沒見到有人從這裡跑過?

張楊從窯頂上下來,指指前面不遠處開闊的河灘:那人朝 山那邊跑了。

高個子問,真的?

張楊說,問俺又不信!哄你作甚?

兩人翻身上馬,繼續朝前追去。兄弟倆在窯頂上看着兵士追了一截便撥轉馬頭又返回了窯前。

低個子說,大哥,回去可咋交代?高個子並沒吭聲,徑自在地上轉着圈,低頭朝地上尋找。路上全是石頭,哪能看出腳印?

高個子突然大聲問張楊:這村叫啥名?

張楊說,粘土窪

你叫什麼?

張楊。

高個點點頭將刀插入刀鞘,從懷裡取出一隻鞋遞到張楊面前:深藍色鞋面,鞋臉正中央綴着一個紅玉石綴子。盯着張楊厲聲問:那人穿的是不是這樣的鞋?

張楊搖搖頭:他跑得那麼快,俺可沒顧上看他的腳。說完繼續幹活。

高個子收好鞋,朝窯上的柴堆掃視。在窯頂的弟弟張柳看得真切,便將窯頂柴禾朝窯下扔,盪起濃濃的灰塵。塞住了通向窯底的路。邊扔邊說:柴火哪用了這麼多……

張楊讓開地方,彎腰歸攏柴禾。兩軍士繞向窯頂,抽刀朝了柴火堆里刺。張楊笑着說,乾脆給你點着火,省得刀刺了。說完打着火鐮①,引燃了柴堆。濃濃的火焰頃刻四散,嗆得兩軍士咳嗽着朝下走來。張楊指着窯底問,官人,要不要到裡頭搜搜?高個子一看火已點着,柴里藏人還不被燒死,便對低個子擺擺頭,回身上馬一溜煙狂奔而去。

看着騎馬的人消失後,兄弟倆同時沖向窯底。由於木炭火是從窯頂點燃 ,還未曾燒到下面。那人除了袍子有幾處被掛破外,並未燒着。官人鑽出柴堆抱拳連連感謝,說出了被追的緣由:他是南陽人,受更始皇帝委派前去河北,不想途中遭人暗算,手下人被殺,他雖跳窗逃脫,卻被一路追來,邊說邊從懷裡往外掏,卻沒掏出什麼,一臉失望:實在對不起,盤纏丟了,容我來日報答。

看看天色已晚,張楊要他到家裡避一避。他連連搖頭:不用,不用!河北那邊派人來接應的。說完問過兩人的姓名和村名後扭頭便走。張楊追了上去,脫下自己的鞋要他穿,那人很感激脫下僅剩的一隻鞋,指指上面一個紅色的玉綴:恩人,先用它換幾個錢,以後我必來厚報。說完消失在茫茫的暮色里。

張楊張柳回家後,把所遇之事告訴了母親。母親說,孩兒做的對,不能見死不救。這鞋還有玉綴,是大戶人家穿的,留着吧,咱救人不圖報答,日後有機會一定歸還人家。

轉眼到了秋天,木炭停燒。張楊張柳正在屋裡收拾打場,院子裡堆着玉茭。再過幾天,哥哥張楊就要成親了。 正忙着,有人在院外大聲吶喊:楊哥,有人找—

張楊出院,只見村民身後幾個騎馬的兵士立在院外,一個絡腮鬍子從馬上跳下。

絡腮鬍問,你就是張楊?打擾了,皇帝要親自招見你!

張楊吃了一驚:俺又不認識跟皇帝,他招見俺作甚?

絡腮鬍子堆起一臉笑,從懷裡掏出一隻鞋遞到了張楊眼前:見過吧?

張楊一看,藍色鞋面,鞋臉的正中央綴着一個紅色的綴子,和他家裡放着的那隻鞋一模一樣,就點點頭。

絡腮鬍子長長地出了口氣。表情即刻鬆弛下來:可讓我們好找呀。皇帝念你救命之恩,特意派我們前來請你。

張楊心裡起了疑問:一隻鞋在我家裡保存,另一隻鞋本是從那個高個子軍士懷裡掏出的,那人成了皇帝,鞋咋又到了這人的手裡?再說他救了的那人親口說他是受皇帝之命要到河北的,他咋這麼快就成了皇帝?他對絡腮鬍子說,他是被俺救過的,可俺不信他當了皇帝!

絡腮鬍子收好鞋子哈哈大笑道:想你也是懷疑這隻鞋為啥會到了皇帝的手裡。聽我說,你救的那人當時確實還不是皇帝。他本是劉玄派去河北鎮守安撫各州的,不想,皇帝生性多疑,聽信手下人的讒言,隨後又派人暗害他。他發覺後跳窗逃脫,一隻鞋落入追他的人手裡。他被你相救逃脫後,立刻帶了接應他的大隊人馬將追殺他的人擒獲。這鞋就從一個大個子身上搜出。這半年多來,他統領人馬轉戰河北、河南,戰功顯赫,已做了皇帝呀!他念及你倆救命之恩,寢食難安,便派我們專程來邀請。怕你不來,特意讓我們帶鞋作證,你可別辜負皇上的一片好意!趕緊收拾一下跟我們走吧。

張楊這才徹底相信。他說,俺這幾天要成親,俺娘今年快八十了,她朝思暮盼的就是俺早日成家。過幾天再去吧。 弟弟張柳趕緊插話:哥,你可不要去!如今戰亂四起,今天這個人當皇帝,明天那個當;你殺他,他殺你的,都花了眼!咱平民百姓,一輩子沒見過皇帝是啥樣子,咱不圖皇帝給咱啥好處,就圖個安穩。咱當初救他,也不知道他要當皇帝;如今他念咱舊情,咱也知道了他的用意,讓幾位官人回去轉告,心意咱領了。

絡腮鬍子一聽慌了神說,皇帝的命令哪敢違抗?叫不回你倆,我們可都沒了命啊!說完撲通一聲朝張楊跪下,你也救救俺們吧!你家裡有母親,俺家裡除了父母還有快九十的爺爺呀……另外幾人也紛紛跟着跪下。這下,張楊慌了神,他長這麼大從未有人給他下過跪。他趕緊將他們一一扶起。心想,不能因為自己讓他們挨斬。至於結婚日期可以再推後。便說,要去也是俺一個人去,弟弟要照顧母親。

絡腮鬍子勉強答應。張楊對弟弟說,你去嫂嫂家,就說婚期朝後推推,我很快就回來。

張楊把這事告訴母親,母親本不願意,經他的勸說後還是同意了。將另一隻綴了紅玉的鞋讓他帶上。叮囑早去早回。

十多天的時間很快一晃就過去了,哥哥張楊並未回家。

又過了半月,還不見張楊人影。這可急壞了母親與張柳。母親見天拄着拐杖在門外以手加額朝村口張望;夜裡風吹門響,以為是哥哥回來就要張柳去開門。嫂嫂家的人也來了幾次,問哥哥到底啥時回來。

不能再等了,張柳決定親自尋找哥哥。他把母親托咐給了鄰居二嬸,帶了些盤纏,匆匆上了路。

張柳自小沒有出過遠門,一路打探,晝夜兼程,迤邐而行。人們見他要去京城,以為他的親戚在京城做大官,店錢就比別人收得多。後來,錢被偷了個光。他只得邊討吃邊趕路。後來他連着兩天沒討到飯,又餓又飢,走路晃晃蕩盪便餓昏在蒿城街頭。昏迷中,恍惚有人叫他。睜眼一看,是身邊一老人輕輕喚他。他只說餓。老人扶攙他回家端來了飯食。老人隨後問他因何而來?他便將情況如實講了。老人聽了猛然一怔,急急再問:你姓甚? 姓張。又問:你哥穿着啥衣服?他又回答:暗紫色的上衣。老人不禁啊地叫了一聲:天下竟有這般巧事?隨及又把張柳領到離他家不遠處另一戶人家。戶主是位白髮老人。聽了張柳敘說後,便在神龕前跪下,兩眼微閉,雙手合一舉在胸前,默默念道:老天長眼,終於等到這一天了!繼而起身,從柜子里拿出了一枚紅紅的玉綴,遞到張柳面前:可認得?張柳一看,這不就是在木炭窯救了的那人鞋上玉綴!咋會落到老人手裡?

白髮老人便把詳細經過講給了張柳。

張楊被絡腮鬍子帶到蒿城的第二天早上,突然被下面的兵勇緊緊捆綁並蒙了兩眼,押到了牢里,蒙布摘去第一眼就看見了那天在磚窯旁詢問他和弟弟高個子軍士。只不過已換成了當官的服裝。他立刻意識到自己被絡腮鬍子騙了! 高個子正是更始皇帝專門派出暗殺劉秀的殺手。那天在磚窯撲空後不幾天,他便得到了劉秀已到了河北的消息。他考慮再三覺得那天兄弟倆肯定救了劉秀,要不追得那麼緊,說不見就不見了影,長翅膀也飛不了那麼快呀!後來,他四處派人去施行暗殺計劃,可總也難找行蹤。於是,便想出了狠毒的一招:讓絡腮鬍拿了那隻鞋去試探、騙來張楊。進而了解劉秀下落,以便追蹤繼而向更始邀功。

高個子用刑逼張楊說出劉秀下落,可他只承認救過那人,並不知道他的行蹤,更不知道他就是劉秀。高個子無奈只好把張楊處死。老人的侄子是守監人,在張楊臨死的那天晚上為張楊送飯,張楊便掏出那個玉綴要他留下,求他看在家裡七十歲母親和一個弟弟的份上,在他被殺的地方留個記號。萬一家裡人來找他,這玉綴就是證物。守監人十分同情他的遭遇,把玉綴帶回家裡,把張楊托咐之事告知家人。沒想到他的叔叔竟意外碰到了張柳。白髮老人正是守監人的父親。

聽了老人的敘說,張柳大叫一聲哭昏過去。他悲憤交加,怒火中燒。他恨透了那個高個子,恨透了那個絡腮鬍子,又怨哥哥當初心太軟沒聽自己阻攔。再想想事情起因,全怨那隻鞋,是它像魚鈎一步步將哥哥拉向了黃泉路。他真想一頭撞死。可一想到母親,才斷了尋死念頭。

白髮老人引着張柳見過兒子,又偷偷找到挖墳人,翻到哥哥屍體。張柳取了哥哥未爛的衣服抱在懷裡大聲嚎哭……老人又給張柳湊夠盤纏,終於踏上了回家的路。

張柳回家後一幅更慘的景象等着他。母親已經去世。鄰居二嬸告訴他,他走後母親每天起來到村口去等,眼也哭瞎了,到後來不分白天黑夜,坐在門檻上死等。有天晚上,她做好了飯給她端去,不想不見人影,出去尋找,她已跌到了崖下……嫂嫂也嫁了人。鄉親們等不回張柳只好草草埋殯。

張柳跑到了母親的墳頭拿着哥哥的衣裳悲痛欲絕:大聲喊着皇帝呀,我操你爺爺,你把俺好端端的一個家給毀了呀! 轉眼二年時間過去了。正值夏天,張柳剛從田裡幹活回家,就見兩個穿官服的人在他家門口等着,躲已經來不及,就走上前去。這是兩個文差,顯然他們在這裡等候多時。其中一個上前問,這是張楊的家嗎?

張柳不由一愣,說張楊是俺哥,兩年前被人騙去殺了?

兩人不由對看了一眼,驚訝地搖搖頭。

張柳便將前後情況詳細說給兩人聽。兩位官人對他的遭遇深表同情:兄弟,你上當了!如今的皇帝可是仁慈之君。害你哥的是邯鄲王郞一夥,早已被皇上剿滅。皇上就是當初你哥倆在磚窯救下的人。他念念不忘你兄弟倆的救命之恩,便特地派我們前來請你,既然家裡僅剩你一人,你就跟我們走吧。

張柳一聽又是皇帝請他,憤怒不由湧上心頭。他可不能再上當了。說不定又是那個高個子派人來騙他!他說,你們要殺就在這在這兒下手吧,我不想死在外頭當野鬼!

那兩個人不解地看着他,其中一人便拿出用綢子包着東西遞給張柳。打開一看,竟是哥哥在木炭窯送給那個人的一雙鞋:官人說:張柳兄弟,這下你該相信了吧?皇帝日夜思念你倆,這是真心相邀。他說你倆一見到這雙鞋就啥也明白了。

鞋洗得乾乾淨淨,張柳一眼就認出是母親做的,一隻鞋底邊上還留着被木炭火燙出的小豁口。可僅憑這鞋能夠相信嗎?哥哥不也是因為那只有玉綴的鞋才引着他走上了不歸之路?誰知道這鞋經過了多少人的手?又潛藏着多少殺機與陰謀!皇帝呀皇帝,今天是你,明天又換成了他,俺們老百姓也不指望你,就盼望能平平安安地過日子,可就因了那次救了你,災禍就纏上俺。救人難道救錯了?如今僅剩俺一人也不放過!老虎吃人有躲閃,皇帝害人沒躲閃呀!娘臨死時我與哥哥沒能守在她老人家跟前,不,不!決不能去....

張柳把鞋收好,對那個官人說,好吧,既然皇帝這樣有誠意,那我就只好前去。你倆在屋裡喝水歇着,等俺一會上墳告訴俺娘一聲。說完提着籃子放了供品紙錢走出門。

兩個官人等了一會兒,不見回來;再等,還是不見回來。猛然意識到事情不好,便找了村裡的人帶路直奔張柳家墳墓。只見張柳已經吊死在墳頭的柳樹上,足下的香柱依然青煙裊裊……

兩位官人回到京城,向皇帝如實稟報。劉秀聽了十分內疚,他本意是想把兄弟倆請回身邊,安享清福,以報答救命之恩。沒想到反而害了張氏兄弟。心裡十分悲痛,正是真假難辨的皇帝使張楊家破人亡。思往撫今,感慨萬千,想想前後多年征戰南北,王莽軍、綠林、赤眉相互廝殺、哥哥劉縯被害,自己被派往河北卻又多次受難……皇帝呀皇帝,你的名字只是個空殼,老百姓看的是裡面裝的是啥瓤,江山雖然還是姓劉的坐了,可民心說翻就會翻了的呀。

內疚的劉秀皇帝便讓他的部下為張氏兄弟立碑,他執筆沉思良久,寫下了「楊柳如天」四個大字,落款未署漢元帝只署了南陽平民劉秀。他想當初張氏兄弟救他時並不知道他會當皇帝,如今他也以平民的身份悼念恩人,兄弟二人九天之下的英靈才會不驚不懼地接受他的這份情義。

碑刻好後,從長安一直送到了粘土窪,豎於張家墳瑩,並蓋起了一座祠堂,把粘土窪改名為張氏村,那塊石碑端端正正地立於張家的墳頭。故事也就一直流傳至今。不過上面的四個字怎麼理解,就只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人說楊柳兄弟倆,孝心大於對皇帝的忠誠,蒼天可鑑;有人說,江山為地,百姓如天,百姓重於江山;還有的說,「如」字在古代漢語裡是「到……那裡」意思。按此意解,是走向蒼天。蒼天在上,也就是楊柳在上之意……究竟何意為準,只能諮詢劉秀了。

注①火鐮:古代取火用的工具。[1]

作者簡介

王長英,筆名:黎霜。山西省昔陽縣人。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晉中市第二屆作家協會副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