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楊進京.jpg

楊進京1983年畢業於遼寧阜新煤校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楊進京,同年分配到准能公司露天礦從事電氣維修工作,先後獲准煤公司「十大青年標兵」、「內蒙古自治區青年崗位能手」、「神華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國資委「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目錄

早年用功

剛從富饒美麗的松遼平原來到了滿目荒涼、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後,楊進京與其他人一樣有過一段難以言表的苦悶:「無風三尺土,有風漫天沙」的惡劣自然氣候雖然沒有澆滅他報效祖國現代化礦山建設的激情,但是,准煤項目上馬的遙遙無期給他和同伴們帶來的是無所事事的精神折磨。焦急的等待中,楊進京用三年的時間自學了大學本科電氣自動化專業全部主要課程。後來楊進京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高等教育電子技術專業大專自學考試的全部課程。為了更好地與外國技術人員打交道,他還完成了內蒙古大學二年制英語專業的學業。他和中國礦大老師及其他幾位同事共同編寫的《機械挖掘機》一書由中國礦大出版社出版。

自學鑽研

1993年准煤露天礦從美國BE公司引進了斗容為32立方米,單價為500萬美元的第一台大型395B電鏟開始組裝,楊進京被指定為電氣技術負責人。 395B電鏟電氣技術是當今世界挖掘機行業中最先進的德國西門子技術,儘管他有很深的電氣理論功底,但是接觸395B電鏟,楊進京還是第一次,為了儘快弄懂這個先進設備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維修技術,他開始了一次近乎自虐似的學習鑽研。夜晚大量翻閱英文技術資料,白天堅持與外方組裝人員一起干,以便隨時向他們請教。

刻苦工作

組裝的最後一道工序是設備調試,技術難度非常大,當時外方人員常常選擇在白班職工下班後進行調試。為了現場觀察外方技術人員工作的全過程,楊進京常常連班趕到組裝調試場地,直到廠家技術人員離開現場……有時為了弄清一個技術難題,他幾天幾夜也不能好好休息,還要從露天礦所在的山上到家裡20多里路來回奔波。一位當醫生的朋友多次提醒他:你這樣不要命地折騰會累垮的!可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幹活就是鍛煉身體,累不垮的!他這種勤奮、忘我的工作態度,感動了剛開始對中國技術人員不屑一顧的外方專家。一位美國技術人員說:「和楊先生一起工作是最大的享受!他對電器表現出的那種極大的好奇心和非凡的理解力常常讓我驚奇。」他們和楊進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並主動為他解疑釋惑,與他一起研究、探討技術難題……儘管楊進京犧牲了無數的工休時間,但是,395B電鏟的工作原理在他的腦海中一點一點地清晰起來。此後,他又參加了另外四台電鏟的組裝。

大膽提議

在395B電鏟安裝過程中,因為原設計不合理,出現了電鏟挖掘或行走時履帶下沉、電纜受擠而短路的現象,短路發生後,每更換一次電纜就要損失20多萬元,外方技術人員多次調試也無法解決。楊進京經過反覆思考,大膽提議「改變原設計電纜的布線」,實施後,徹底解決了問題,他獨到的見解和敢為人先的精神令外方人員對中國技術工人肅然起敬,他們由衷地稱讚楊進京為「最優秀的中國電工」。

獨挑重擔

1995年,外方將五台電鏟的維修工作全部移交給了露天礦,作為電氣技術工程師的楊進京帶着幾個人獨自挑起了395B電鏟電氣維修工作的重擔。 電氣故障不同於機械故障,故障的處理倒不是問題,最大的難題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裡判斷清楚出現故障的原因。有時一個小的故障點就需要幾天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來查明。 1996年12月的一天,在露天礦剝離作業現場,車水馬龍,機聲隆隆,巨大的鏟斗凌空而下,猶如一個巨人在用自己的手臂靈巧地挖掘着層層黃土,一鏟鏟黃土準確地倒在了等待裝運的一輛輛重型自卸卡車上,採掘面在不斷地向前推進……突然,運行中的一台395B電鏟斷電失控,旋轉的電鏟由於慣性的作用在十多米的空中橫衝直撞,最後「巨手」癱在了空中,生產作業被迫停止…… 故障就是險情,險情就是命令!楊進京趕到現場後,發現是提升、推壓、迴轉過壓故障,這一故障涉及部件很多,很難通過測量判斷出原因,此刻,任何語言都是多餘的,他馬上忙碌了起來。可是,一天的時間過去了,原因仍未找到,當時在現場的外方專家已經在無可奈何中收拾好工具離開了現場,但楊進京並沒有退縮,繼續在現場挑燈夜戰。一次次地分析觀察,一遍遍地仔細監測,最終找到了「開關觸點接觸不良」的故障原因,更換開關後故障消失。

工友信任

多年來,礦上的人已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無論多難處理的電氣故障到了楊進京手上一定會得到圓滿的解決。工友們都戲稱他為「電氣故障的克星」,他們說:「有楊進京在,處理任何電氣故障,我們心裡有底。」 也許真的像有人說的那樣:楊進京身上有一種鼓搗大型電器設備的」慧根「,平時顯得十分木訥的他一講起電器,就有說不完的話,一處理故障,就有使不完的勁。不管是不是自己份內的活,只要是電器故障,他總是潛心鑽研,不解決問題誓不罷手! 2000年,露天礦從德國進口的140噸吊車,運行五六年了,但是一直存在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在吊車起臂或伸臂時,有時突然發生令操作人員心驚膽顫的」抖動「現象,礦里請了許多技術專家也無法修好。當管理吊車的車間主任找到楊進京時,他二話沒說,直奔這個本不屬於自己職責範圍的龐然大物……終於在兩天的工休時間裡,徹底消除了這一設備帶病作業的現象,為露天礦又排除了一個安全隱患,節約外委維修費9萬多元。

堅守崗位

隨着楊進京名氣的增大,不少國內外知名的同行企業來找他。平朔煤礦、德國西門子公司、美國PH公司等單位先後以十分優厚的條件想挖走楊進京這個工人電氣專家。工友們也說:辛辛苦苦幹了20多年,再有本領你也只是個工人,還不如跳槽到外企做個白領掙大錢!面對種種誘惑,楊進京也動過離開准能的念頭。他在矛盾中一次次捫心自問:我的技術難道只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如果沒有組織的信任,多次派我外出實習、鍛煉,如果沒有領導信任,沒有工友的支持,讓我挑起技術大梁,我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嗎?不,是准能公司培養了我,是各級黨組織給了我膽識和榮譽,我絕不能在公司最需要我的時候離開。最終,楊進京義無返顧地留在了他奮鬥了20多年的黑岱溝維修現場,投身到准能公司的」二次創業「的偉業中。 他說:「每個人都有他最適合的崗位和環境。但是,有的人窮其一生也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業,不明白自己的潛力所在。我很幸運找到最愛乾的活,找到了最適合發揮潛力的環境,只有在排除電氣故障中我才能發現自己的價值。」這個長着長長絡腮鬍子,外表略顯粗糙而幹活十分精細的工人電氣工程師,似乎天生是一塊鑽研技術的料子。

創新效益

第一台395B電鏟投入運行到現在已安全運行了12年,期間,楊進京帶領着大家成功地解決了無數個電氣故障,解決了許多重大技術難題,使電鏟運行時間增加了2000多個小時。如果按照一台395B電鏟和其它設備聯合作業每小時創產值2萬多元計算,2000多個小時就創產值4000多萬元。 從1983年到2004年,這位維修大型設備」大腕級」的人物,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還主持完成了油脂化驗光譜分析儀、395B電鏟顯示器、CTO升級、140噸吊車舉升系統等電氣維修技術革新31項,累計為企業節支2500多萬元。 2005年5月,楊進京用了八天的時間,修好了從美國米勒公司進口的價值人民幣800多萬元全自動氬弧焊接設備,結束了維修中心十幾年來直流電機電樞繞組端部焊接外委的歷史。每台電機可節省外委修理費用一萬多元。   2008年7月,楊進京花費三天的時間,排除了作業部整備隊的從德國進口的140噸吊車五、六年來一直存在着的電氣疑難故障。 2008年12月,他被邀請遠赴神華集團勝利露天礦為495B電鏟解決電氣疑難故障。此外,他還多次義務為公司供應處、炸藥廠、原准能中心醫院等其它單位排除設備出現的重大電氣疑難故障。 從1983年參加工作至今,楊進京帶頭開展修舊利廢、技術攻關、維修創新30餘項,節支增效3000多萬元,給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做了一個完美的注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