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葛
杯葛拼音 bēi gě,[boycott]的音譯,集體抵制之意,台灣及港澳地區常用。 是指聯合抵制某個個人或公司,包括拒絕購買,銷售,或其他形式的與之合作。一次杯葛根據時間長短和範圍不同,可能更傾向於使冒犯者在精神上感到羞恥,而不是在經濟上懲罰他們,如果是長期和廣泛的,杯葛就成為道德戰術之一。[1]
目錄
應用
早期實踐 雖然直到1880年才發明杯葛一詞,但其實踐卻可以至少追溯到1830年,當時美國全國黑人大會鼓勵抵制奴隸生產的商品。其他的實踐有非裔美國人在美國公民權運動中進行的抵制;美國農場工人聯合會組織的對葡萄和生菜的抵制;在美國革命期間美國人對英國商品的抵制。在印度由莫罕達斯·甘地組織的對英國商品的抵制;以及阿拉伯聯盟對以色列和與以色列進行貿易的公司的抵制。1973年,阿拉伯國家規定的對西方國家的原油禁運,參見1973年石油危機。其他的例子還包括美國為了抗議蘇聯侵略阿富汗,抵制在莫斯科舉辦的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大多數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報復性地抵制在洛杉磯舉辦的198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及在1980年代倡議從南非撤資,以抗議該國實行的種族隔離制度的運動。 運用和效果 杯葛通常是一次性的行動,用於糾正單個顯著的錯誤。如果延續為長時期活動,或者成為喚醒公眾意識或改革法律和制度的整體計劃一部分時,杯葛成為有良知的消費觀的一部分, 這些經濟和政治的術語更好一些。 今天大多數有組織的貿易杯葛需要長期改變參與者的消費習慣,因此作為越大型的政治戰略的一部分,在政策上就需要越長期的保證,比如整個商品市場的結構改革,或者政府出面倡導有良知的消費, 例如上面提到的為抗議種族隔離制度而對南非公司進行的為時甚久的抵制。這些都擴展了杯葛的意義。今天杯葛的一個主要目標是消費主義本身,例如感恩節後的星期五在全球範圍進行的的「國際無消費日」 。
來源
杯葛的由來 中文的「杯葛」是boycott的音譯,來自人名boycott的音譯,集體抵制之意,台灣及港澳地區常用,在中國大陸並不常用,大陸更常用抵制這個詞。英軍退役上尉查理·博伊考特(Charlie Boycott),退役後在愛爾蘭擔當梅歐郡地主歐恩伯爵的土地經紀人。1880年,因為反對當時的土地改革,拒絕降低地租,並驅逐佃戶,受到了由愛爾蘭土地同盟組織的的抵制。最後,博伊考特被迫離開了愛爾蘭。 愛爾蘭土改領袖查爾斯·帕默爾通過道德流放將Boycott 搞成精神失常,他說:「如果有人通過把別人趕走占有一塊土地,那麼無論你們在路上、在商店、在公園裡、在市場上,哪怕是在做禮拜的地方遇到這個人,都不要理睬他,把他從道德上進行放逐———把他和家鄉的其他人隔離,就像他是一個老麻瘋,你們必須把你們對他所犯罪行的憎惡表現出來。」
含義
一般義 後來,「杯葛」這個詞成了抵制的意思。有杯葛麥當勞的,有杯葛GAP牛仔裝的,也有杯葛耐克的,因為勞工政策或環保理念或別的什麼。而每回世界盃預選賽失利後(包括這次世界盃大敗),都有部分球迷聲稱要抵制中國足球,也就是說不去現場看甲A也不在電視上看,這屬於「消費者杯葛」。 引申義 杯葛一詞也常用於日常生活中,引申義為:孤立。比如,「在學校里,被班上的同學杯葛。」也就是在班上被大家孤立。又如:一個杯葛卡佛提和CNN並要求正式道歉的網上簽名活動正在迅速展開,要求戴利下台的呼聲也正在發出。在台灣競爭法中,杯葛行為屬於限制競爭行為與不公平競爭行為兩種行為的競合,分為直接杯葛、間接杯葛兩種。直接杯葛行為是否違法要看這個經營者是否占有絕對的市場份額,間接杯葛是一種典型的不公平競爭、限制競爭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