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雀鹰
松雀鹰 |
中文学名:松雀鹰 |
松雀鹰(学名:Accipiter virgatus)小型猛禽,体长28~38厘米。雄鸟上体黑灰色,喉白色,喉中央有一条宽阔而粗著的黑色中央纹,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具褐色或棕红色斑,尾具4道暗色横斑。雌鸟个体较大,上体暗褐色,下体白色具暗褐色或赤棕褐色横斑。
相似种雀鹰个体较大,喉无黑褐色中央纹;赤腹鹰翅尖黑色,喉亦无黑色中央纹;日本松雀鹰体型稍小,喉虽有黑色中央纹,但细而窄,不显著,下体横斑亦较细;另外日本松雀鹰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具灰色斑点和横斑,而松雀鹰翼下覆羽和腋羽为棕色而具黑色横斑;在室内还可通过飞羽的长短来鉴别,如日本松雀鹰初级飞羽第二枚长于第六枚,第四枚长于第五枚,而松雀鹰第二枚短于第六枚,第四枚等于第五枚。区别均很明显。[1]
在林间静立伺机找寻爬行类或鸟类猎物。雏鸟饥饿时发出反复哭叫声“shew~shew~shew”。
目录
外形特征
雄鸟整个头顶至后颈石板黑色,头顶缀有棕褐色;眼先白色;头侧、颈侧和其余上体暗灰褐色;颈项和后颈基部羽毛白色;肩和三级飞羽基部有白斑,其中以三级飞羽基部白斑较大;次级飞羽和初级飞羽外哃具黑色横斑,内哃基部白色,具褐色横斑,尾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尾具4道黑褐色横斑。颏和喉白色,具有1条宽阔的黑褐色中央纵纹;胸和两肋白色,具宽而粗著的灰栗色横斑;腹白色,具灰褐色横斑;覆腿羽白色,亦具灰褐色横斑。尾下覆羽白色,具少许断裂的暗灰褐色横斑。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上体更富褐色,头相当暗褐。下体白色,喉部中央具宽的黑色中央纹,雄亦具褐色纵纹,腹和两肋具横斑。
虹膜、蜡膜和脚黄色,嘴在基部为铅蓝色,尖端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88~192g,♀160~190g;体长♂283~315mm,♀375mm;嘴峰♂10~17mm,♀15mm;翅♂161~187mm,♀195~220mm;尾长♂115~149mm,♀167~179mm;跗蹠♂42~52mm,♀58~61mm。(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在林缘和丛林边等较为空旷处活动和觅食。性机警。常站在林缘高大的枯树顶枝上,等待和偷袭过往小鸟,并不时发出尖利的叫声,飞行迅速,亦善于滑翔。
以各种小鸟为食,也吃蜥蜴,蝗虫、蚱蜢、甲虫以及其他昆虫和小型鼠类,有时甚至捕杀鹌鹑和鸠鸽类中小型鸟类。
迁徙:留鸟,少数迁徙。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营巢于茂密森林中枝叶茂盛的高大树木上部,位置较高,且有枝叶隐蔽,一般难于发现。巢主要由细树枝构成,内面放有一些绿叶,也常常修理和利用旧巢。每窝产卵3~4枚,偶尔2枚和5枚,卵大小为34~41mm×28~32mm,通常为白色、被有灰色云状斑和红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多,平均36.9mm×29.7mm。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数量约100,000只(Ferguson-Leeset al. 2001)。中国各地种群数估算如下:中国大陆约有100~10,000繁殖对;中国台湾约10,000~100,000繁殖对(Brazil 2009)。
地理分布
原生种分布地:孟加拉、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迷鸟分布地:新加坡。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内蒙古、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南部的西藏、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注:隼形目 鹰科,其它鹰类)
巴基斯坦雀鹰狩猎
爱护鸟类---雀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