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雀鷹
松雀鷹 |
中文學名:松雀鷹 |
松雀鷹(學名:Accipiter virgatus)小型猛禽,體長28~38厘米。雄鳥上體黑灰色,喉白色,喉中央有一條寬闊而粗著的黑色中央紋,其餘下體白色或灰白色,具褐色或棕紅色斑,尾具4道暗色橫斑。雌鳥個體較大,上體暗褐色,下體白色具暗褐色或赤棕褐色橫斑。
相似種雀鷹個體較大,喉無黑褐色中央紋;赤腹鷹翅尖黑色,喉亦無黑色中央紋;日本松雀鷹體型稍小,喉雖有黑色中央紋,但細而窄,不顯著,下體橫斑亦較細;另外日本松雀鷹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具灰色斑點和橫斑,而松雀鷹翼下覆羽和腋羽為棕色而具黑色橫斑;在室內還可通過飛羽的長短來鑑別,如日本松雀鷹初級飛羽第二枚長於第六枚,第四枚長於第五枚,而松雀鷹第二枚短於第六枚,第四枚等於第五枚。區別均很明顯。[1]
在林間靜立伺機找尋爬行類或鳥類獵物。雛鳥飢餓時發出反覆哭叫聲「shew~shew~shew」。
目錄
外形特徵
雄鳥整個頭頂至後頸石板黑色,頭頂綴有棕褐色;眼先白色;頭側、頸側和其餘上體暗灰褐色;頸項和後頸基部羽毛白色;肩和三級飛羽基部有白斑,其中以三級飛羽基部白斑較大;次級飛羽和初級飛羽外哃具黑色橫斑,內哃基部白色,具褐色橫斑,尾和尾上覆羽灰褐色,尾具4道黑褐色橫斑。頦和喉白色,具有1條寬闊的黑褐色中央縱紋;胸和兩肋白色,具寬而粗著的灰栗色橫斑;腹白色,具灰褐色橫斑;覆腿羽白色,亦具灰褐色橫斑。尾下覆羽白色,具少許斷裂的暗灰褐色橫斑。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上體更富褐色,頭相當暗褐。下體白色,喉部中央具寬的黑色中央紋,雄亦具褐色縱紋,腹和兩肋具橫斑。
虹膜、蠟膜和腳黃色,嘴在基部為鉛藍色,尖端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88~192g,♀160~190g;體長♂283~315mm,♀375mm;嘴峰♂10~17mm,♀15mm;翅♂161~187mm,♀195~220mm;尾長♂115~149mm,♀167~179mm;跗蹠♂42~52mm,♀58~61mm。(註:♂雄性;♀雌性)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在林緣和叢林邊等較為空曠處活動和覓食。性機警。常站在林緣高大的枯樹頂枝上,等待和偷襲過往小鳥,並不時發出尖利的叫聲,飛行迅速,亦善於滑翔。
以各種小鳥為食,也吃蜥蜴,蝗蟲、蚱蜢、甲蟲以及其他昆蟲和小型鼠類,有時甚至捕殺鵪鶉和鳩鴿類中小型鳥類。
遷徙:留鳥,少數遷徙。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營巢於茂密森林中枝葉茂盛的高大樹木上部,位置較高,且有枝葉隱蔽,一般難於發現。巢主要由細樹枝構成,內面放有一些綠葉,也常常修理和利用舊巢。每窩產卵3~4枚,偶爾2枚和5枚,卵大小為34~41mm×28~32mm,通常為白色、被有灰色雲狀斑和紅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多,平均36.9mm×29.7mm。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數量約100,000隻(Ferguson-Leeset al. 2001)。中國各地種群數估算如下:中國大陸約有100~10,000繁殖對;中國台灣約10,000~100,000繁殖對(Brazil 2009)。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地:孟加拉、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迷鳥分布地:新加坡。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北部的內蒙古、陝西、遼寧、吉林、黑龍江以及南部的西藏、四川、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等省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註:隼形目 鷹科,其它鷹類)
巴基斯坦雀鷹狩獵
愛護鳥類---雀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