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運動
板塊運動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目錄
名詞解釋
板塊運動(plate motion)是指地球表面一個板塊對於另一個板塊的相對運動。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順把地球的岩石層劃分為六個大板塊,所有這些板塊,都漂浮在具有流動性的地幔軟流層之上。 隨着軟流層的運動,各個板塊也會發生相應的水平運動。
板塊的變化
地球堅硬的地殼位於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層也不像蛋殼那樣完整。無論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陸底下的岩層,原來都是由一塊塊大板塊構成的。在這些大板塊之間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幾千米深的海溝或者是巨大的斷層。 全球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塊全部浸沒在海洋底部外,其他五個板塊上,既有大陸也有海洋。隨着研究的深入,有人在這些大板塊中又分出一些較小的板塊,例如,把美洲板塊分為北美洲板塊和南美洲板塊;從太平洋板塊中分出東太平洋板塊;從亞歐板塊中分出以中國大陸為主體的東亞板塊等等。還有據一些科學家們說:印度洋板塊和非洲板塊發生張裂,紅海不斷擴張;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發生擠壓碰撞,地面隆起,喜馬拉雅山不斷升高;地中海會消失,南極大陸向北漂……
相對運動
舉例來說,大西洋中脊兩側的歐亞板塊和北美板塊正在相互分離,但這並不能斷定大西洋中脊相對於地理極是靜止的,也無法確定兩個板塊之中哪一個是靜止不動的,我們只能假定其中一個板塊靜止不動,然後去分析另一板塊相對於它的運動。由此可知,歐亞板塊相對於北美板塊是向東運動,而北美板塊相對於歐亞板塊則是向西運動。歐亞板塊相對於太平洋板塊是向東運動,相對於印度洋板塊則是向南運動。舉例說來,大西洋四周各大陸間的距離,在過去2億年的時間內,至少移動了數千千米,而利用現代空間技術所觀測到的現代板塊間的相對運動,則可以達到每年幾個厘米的量級。
剛體板塊沿地球表面的運動,應遵循球面運動原理,即必定是環繞通過球心(地心)軸的旋轉運動。在球面上,任何一點的移動都不是沿着直線而是沿着弧線的運動。平行於赤道(離旋轉極90°的大圓)的一系列同軸圓弧(歐拉緯線)標明了板塊旋轉運動的方向,同軸圓弧的垂線(大圓)相交於旋轉極。正因為板塊運動是一種旋轉運動,所以,板塊上不同位置的線速度隨遠離旋轉極而增大,至旋轉赤道線速度最大。板塊的旋轉運動由旋轉極(歐拉極、擴張極)的地理坐標(γ、)和旋轉角速度(ω)確定。
由於轉換斷層的走向平行於相鄰板塊之間的相對運動方向,也就是說,相鄰板塊在球面上的運動軌跡就是轉換斷層(圖5.29),故採用求轉換斷層為界的各對板塊之間相對運動的旋轉極(ρ),例如,採用作圖法對大西洋中脊不同轉換斷層分別作垂直於它們的球面大圓,結果都相交於球面上一個很小的範圍內,理解為一個極點,即旋轉極,實際位置在58°N及38°W附近。
有了擴張極(旋轉極),利用擴張速率便可求出旋轉角速度,即:ω=ν/R·cosθ·0.017 45式中ω為旋轉角速度(度/a);ν為擴張速率(cm/a); R為地球半徑(6.37×108cm); θ為歐拉緯度; 0.017 45為角度的弧長係數。表5.2即為明斯特(J.B.Minster etal, 1974)和蔡斯(C.Chase 1978)等人求出的全球部分板塊之間現代運動的擴張極和角速度,根據所求得的旋轉極位置和角速度大小,板塊邊界上各點的線速度可以很方便地換算出來。
參考文獻
- ↑ 楔形文字發現後,明明300年沒人能看懂,後來為何突然被破譯了?,搜狐,2022-10-03
- ↑ 啥是丁頭字?聖書字?腓尼基創造了世界最早的字母?還是西奈體?,搜狐,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