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赓
林祖赓
林祖赓,教授。福建泉州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历任厦门大学副教授、教授、科研处处长、教务长、副校长、校长,中国宇航学会空间能源委员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专于电化学。参加完成“电极过程和等效电路理论研究”。电化学测试仪器、电化学研究方法和化学电源的研究取得成果。参与撰写《电化学研究方法》。,电化学家。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电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致力于电化学研究方法、化学电源电极材料和电极过程、光电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积极推行办学体制、校内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为厦门大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林祖赓,1934年12月27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期间,曾与同学组成无线电爱好小组,奠定了他对电子技术的爱好和灵巧的动手能力。1952年8月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宽敞明亮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识卓越的老师,优美的生活环境,使他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一直名列前茅。1954年下半学期,当时讲授物理化学课的田昭武负责筹建厦门大学电化学专业,由于许多实验设备,需自己设计组装,当时仍为三年级学生的林祖赓,常利用课余、假日时间协助田昭武组装、筹建电化学专门化实验室的工作。1955年9月,他既是电化学专业方向的一名学生,同时已开始协助田昭武指导专门化实验工作,并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化学研究历程。1956年7月大学毕业后留校迄今,他一直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电化学方向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先后培养了博士后、博士及硕士近30人。作为第二获奖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获奖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项、有专利2项。1989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研究领域
林祖赓作风正派,治学严谨,为人正直,严于律己,思维敏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他所领导的厦门大学化学电源研究中心已成为国内化学电源基础与应用基础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在电化学研究方法、化学电源电极过程与材料、光电化学等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成就及荣誉
办学
林祖赓有很强的事业心,在担任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兼任厦门大学副校长(1986.5-1990.7)、校长(1990.7-1999.4)长达13年,他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干部和教职工,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十分重视密切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强学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促成了厦门市政府、福建省政府先后与国家教委签订共建厦门大学协议书,与厦门市合办厦门大学工学院,联办医学院,与福建省共建海洋与环境学院,与厦门太古飞机维修公司合办飞机维修专业等,使厦门大学成为国内学科门类最为齐全的高校之一,带动了一批面向21世纪的新兴学科的形成。他十分重视人才,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与中青年培养的优惠政策,近几年来新增了国内外博士160多人。他积极推行办学体制、校内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厦门大学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发展电化学实验技术
林祖赓一贯致力于及研究方法。50年代中期开始,与田昭武合作,研究多种暂态、稳态和电极交流阻抗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国内第一套电化学测试系统DZH-1型电化学综合测试仪,并投入生产,成为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我国各高校、研究所电化学研究的主要实验仪器,为我国电化学仪器的国产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60年代提出的选相调辉和选相检波交流阻抗测定方法,是文献上报道最早的电极阻抗动态测量方法,而且选相调辉方法仍是目前电极交流阻抗测量中响应最快的方法。
开展原位光谱电化学实验方法
80年代以来,林祖赓致力于开展原位光谱电化学实验方法在电化学中应用的研究,特别是将这些现代研究技术拓展到一些有重要实际意义的电化学体系,例如主持建立了国内第一套微机化激光扫描光电化学原位显微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组装,全面指标与当时国际水平相当。通过对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的国内外学者的开放,已取得多项研究结果。
电化学行为与电极表面微观结构的关系
林祖赓还致力研究电极电化学行为与电极表面微观结构的关系:用微区光电化学方法首先直接观察到氧化铅的成长模式和研究了铅阳极膜的光活化过程;在国内首次获得碳电极表面氧化物种原位红外光谱和SOCl2电化学还原反应的原位红外谱图;研究了碳电极表面物种与电极活性的关联和锂电池中SOCl2电还原过程中间物。这些工作对我国在分子水平上开展化学电源的应用基础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固体电极表面均匀性对整个电极的性能及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系统研究影响电极表面均匀性的微观机理及相关因素又是达到修饰及控制固体电极表面的前提。在国内他最早开展原位光电化学显微技术的研究,利用激光扫描光电化学原位显微技术,并结合共焦显微拉曼光谱及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等多种方法,证明了阶跃电位和循环电位扫描所形成的氧化膜在结构与组成上的差异,在当时还是电化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他还首次将光电化学及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方法拓展到金属氢化物电极表面氧化膜的研究,为研究电极体系的表面电化学性能及表面处理过程提供了新途径。
发新型电极材料
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林祖赓认识到,只有对化学电源体系开展深入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才有可能指导开发新型电极材料及电极制备方法,改进电池生产工艺及电池性能。例如在气体扩散多孔电极的研究中,他与田昭武等合作,提出了气体扩散多孔电极不平整液膜模型及数字解,使气体扩散多孔电极极化理论有了新的进展,首次从定量的方面解释了气体扩散多孔电极在实用电流密度范围内的实验事实,为改进电极性能提供了理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缺水型空气电极,大大地改善了电极的极化性能。上述研究先后在第156次美国电化学会议,第三十二届和四十届国际电化学年会上报告,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林祖赓首先发现了在碱性介质中氧还原的钴氧化物催化剂同时存在着匀相和异相催化的联合作用,指出了氧还原的中间物与电极稳定性的关系,对提高氧电极的活性和稳定性有实际意义。上述研究先后在第三十五届国际电化学年会议上报告,并在美国发表论文4篇。
林祖赓对具有气体电极的单电池和电池组气室中气相传输过程进行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及其数字解,并与微区电流、电位分布测量验证,全面分析了传输量、传输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理论分析的指导下,提出改进措施,使G-367扣式空气电池放电电流提高一倍。这方面的工作,对具有气体电极的单电池及电池组气室结构的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其它
林祖赓主持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课题,开展锂离子电池及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电极材料和电池的系统研究,最早在国内提出研究纳米电极材料的重要性。
在林祖赓主持下,研究与发展了一种新的高压—离子交换法制备大隧道结构(d>0.69nm)的锂锰氧化物,通过加大离子通道及改变晶格参数,使得Li嵌入-脱出过程导致的结构畸变降低,从而改善电极性能及其稳定性。在大量锂锰材料研究基础上,他所领导的研究组,发现了一种天然复合锰氧化物纳米纤维材料矿物——锰结核,研究了其锂离子嵌入-脱出行为,经分离、转型等预处理,已成为有开发价值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并获得中国发明专利。
林祖赓提出了碳纳米管Li嵌入-脱出的尺寸效应,并主持建立了可调控尺寸碳纳米管合成方法,获得了各种不同管腔直径、管壁厚度和管长度的碳纳米管,其嵌锂行为有明显的差别,从而获得可逆容量400~500mAh/g,稳定性好的碳纳米材料,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工作在当时文献上尚未见过类似的报道。
在金属氢化物方面,林祖赓开发了一种贮氢合金负极材料表面微包覆的新方法和一种能改善负极材料充放电循环性能的电解液添加剂,部分研究成果已在生产实际中得到应用。
个人简历
1934年12月27日 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 1952年8月至1956年7月 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 1956年9月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 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化学能源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1985年10月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 1986年6月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副校长、校长(至1999年4月)。 1986年10月至1990年10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二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1992年4月至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 1992年12月至今 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 1994年至今 《中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
代表论著
林祖赓,尤金跨等.激光扫描电化学原位微区光电流图谱技术.电化学,1995,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