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姓
果姓中國姓氏,起源說法有四:源於媯姓,出自西漢末期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族,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源於彝族,出自出古巴子國附庸果氏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源於改姓,出自清朝初期遼東果氏家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1]
目錄
姓氏名人
果 琳 (生卒年待考),明朝地方訓導官吏。
果 希 (生卒年待考),明朝河南濟源縣丞。
果德興 (生卒年待考),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著名清朝將領。清乾隆年間將領。他文武全才,足智多謀,智破盜馬案更是一時傳為美談。
清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果德興升任墨爾根漢軍佐領,後調回齊水師營四品。果德興精通滿漢文學,善繪畫,好歌詠,聲名遠揚,且禮賢下士,但見通文墨者,禮之惟恐失,曾出任齊齊哈爾第一任官學學長。
果松山 (生卒年待考),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著名清朝將領。清乾隆年間,果松山以作戰勇猛、戰功卓著為全族的驕傲,不僅皇帝親賞黃馬褂,賜御用象牙虎佩刀,果松山之名也是御口親賜。果松山在新疆平叛中立功,維護了祖國的統一,最終官至京旗副都統。
果盛壽 (生卒年待考),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著名清朝將領。呼蘭城鑲黃旗佐領,武可殺敵、文能化民。
果禧晟 (生卒年待考),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著名清朝大臣。在清朝戶部供職二十餘年,歷掌浙江、湖廣、江南三司印
果考亭 (生卒年待考),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著名清朝末期商人。曾開有京城著名的「天寶當」及「雜貨鋪」。
漢字介紹
果[果、惈、菓,讀音作guǒ(ㄍㄨㄛˇ)]
中文解釋 部首筆畫
部首:木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86:JSI 五筆98:JSI 倉頡:WD
筆順編號:25111234 四角號碼:60904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79C
基本字義
⒈某些植物花落後含有種子的部分:~實。~品。~木。結~(a.結出果實;b.事情的結局或成效)。
⒉結局,與「因」相對:因~。成~。
⒊堅決:~決。~斷。
⒋確實,真的:~真。如~。
⒌充實,飽足:~腹。
⒍姓。
字形結構
異體字:菓
漢字首尾分解:日木 漢字部件分解:日木
英文解釋 ⒈fruit
⒉effects; outcomes
⒊as expected
姓氏淵源
果(guǒ)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西漢末期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族,屬於避難改姓為氏。西漢晚期,新都侯王莽逐漸成為西漢政壇上治國平天下的風雲人物,依仗姑母王政君(漢元帝皇后)的權勢成為大司馬,漢元帝劉奭(公元前75~前33年)逝世後,立九歲的劉衎為漢平帝,王莽自己獨霸漢朝廷政。為鞏固自己的權勢,王莽在漢平帝十二歲時,說服了太皇太后王政君,將自己的女兒立為皇后。可是婚禮後不到兩年,隨着年齡增長,漢平帝與王莽的衝突越來越激烈,王莽不許漢平帝的母親衛姬與他團聚,還殺害了漢平帝的舅舅一家,以防止他們成為新一派的外戚。為此,漢平帝懷恨在心,情緒表露於外。王莽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王莽居攝元年(孺子嬰元年,公元6年)索性毒死了漢平帝,立兩歲的劉嬰為帝,即孺子嬰。而王皇后年僅十四歲就當上了「皇太后」。
新朝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滅亡了西漢王朝,自立為帝,建立了新朝政權。自己的女兒當然也就不是太后了,被王莽封為「黃皇室主」。但他沒想道,女兒竟是一個忠貞不渝的人,對父親的行為痛斥不已,並屢次拒絕了父親安排的改嫁他人。新朝地皇四年(西漢更始帝劉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農民起義軍綠林軍攻入長安,殺死了王莽,燒毀了宮殿。王太后卻不肯逃走,毅然迎向火海,化為灰燼。後來的晉朝長安縣令潘岳在《西征賦》中這樣評價這位王太后:「瞰康陵之孤墳,悲平後之專傑,央厥父之篡逆,蒙漢恥而不雪,激義成而引決,赴丹焰以明節,投宮火而焦糜,從灰熛而俱滅。」
漢元帝皇后王政君之族屬為避新都之亂,紛避各地,改姓易名。其中有羞於與王莽同姓者,遂易姓為果氏,以警「因果」之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彝族,出自出古巴子國附庸果氏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逸周書·史記篇》記載:「昔有果氏,好以新易故,故者疾怨,新故不和,內外不附而亡。」在史籍《路史·國名記》中亦有果氏的記載。彝族果氏,實際上源出惈惈部落,亦稱倮惈人,為戰國時期楚國人對其的稱謂。惈惈部落所居之地在漢武帝劉徹收夜郎國版定西南以後稱為果州,故址在今四川省的閬中、南充一帶。倮惈部族人被稱之為果氏,後自引為姓氏。果氏族人,即以果州地名為姓氏之四川古代土著居民,在戰國時期曾建有果氏國,為古巴子國的附庸。後有果氏族人要以新易舊,結果遭到舊貴族勢力的嫉妒怨恨,新舊大臣之間不和,國內結黨相爭,分別在暗中與外國勾結,果氏國因此自毀滅亡。
果氏國滅亡之後,果氏族人遂逐漸分遷各地,世代相傳至今,最大的一支為果基氏家族,主要族群分布在四川省的大、小涼山地區。
第三個淵源 源於改姓,出自清朝初期遼東果氏家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據家譜文獻《懷善堂果氏宗譜》記載,今遼東地區的果氏一族,祖籍為明朝時期的山東蓬萊,原姓一說為高氏,一說為展氏、或戰氏,有待進一步考證。
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十年(後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其先人不堪忍受明朝的腐朽統治,遂率族人攜所轄軍船沿渤海北航抵達遼東的尼稚滿山寨(今遼寧新賓尼亞滿山),投奔後金政權。當時的後金大汗愛新覺羅·皇太極非常高興,封其所率之軍民為「天佑軍」,並以此組建了後金政權最早的水軍。
到了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果氏天佑軍統領松山率水軍隨著名的抗俄英雄富察·薩布素沿黑龍江北征羅剎國(沙俄),經過與沙俄侵略軍的激戰,一舉收復了雅克薩城。雅克薩之戰勝利後,富察·薩布素被滿清政府晉封為黑龍江將軍,其麾下的果氏家族亦隨富察·薩布素移駐到齊齊哈爾,康熙大帝以其作戰「英勇果敢」而賜姓為「果」,首領改稱果松山,其族亦改稱果氏,還親賜果松山的府邸為「大夫第」。
今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的「果家大院」,後因戰亂頻乃,康熙大帝御題的「大夫第」堂匾和許多書畫詩稿等皆散失不再,現尚存有《懷善堂果氏宗譜》一部,被收藏在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圖書館。
第四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
⑴.滿族愛新覺羅氏,滿語為Aisingioro Hala,其家族後裔中有果氏。該支果氏源出清康熙大帝第十七子果親王愛新覺羅·胤禮,公元1697~1738年,母親為清康熙大帝妃子純裕勤妃陳氏(清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被尊為皇祖純裕勤太妃),成年後掌正紅旗,喜好工程技術。清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即位後,為避諱「胤」字而改為「允」字排行。因此又稱愛新覺羅·允禮。果親王曾秘密奏請蠲免江南諸省民欠漕糧、蘆課、學租、雜稅,得到清雍正皇帝允准,因而獲「秉性忠直、存心寬厚」之讚譽。清乾隆元年因罷雙俸,過三年卒,諡「毅」。果親王著有《春和堂集》、《工程做法》等書。在其後裔子孫中,有在清朝中期以先祖王爵稱號為漢化姓氏者,稱果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果爾吉氏,亦稱郭爾吉氏,滿語為Gorgi Hala,漢義「鏟子」,世居郭洛羅河、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伯都訥等地,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錫伯族果爾吉氏多冠漢姓為果氏、吉氏、郭氏、高氏、葛氏等。
⑶.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特別多、眾多、龐大」,部眾龐大,世居查庫木(查昆木、扎庫木,今遼寧撫順東南部)、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西南部)、占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甘肅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遼寧瀋陽石佛寺)、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等地,所冠漢姓多為唐氏、譚氏、舒氏、勞氏、查氏、法氏、果氏等。該支果氏鼻祖為滿清二等男爵他塔喇·果里,滿洲正白旗人,是滿清開國三等伯爵、都統兼議政大臣他塔喇·阿積格尼堪的後裔,世居查庫木(查昆木),在其後裔子孫中,有在清朝中期即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果氏,世代相傳至今。
⑷.滿族木克得立氏,亦稱莫得里氏,滿語為Mukderi Hala,漢義「興旺」,世居吉林烏喇(),後多冠漢姓為富氏、興氏、果氏等。該支果氏鼻祖為木克得立·果權,滿洲正藍旗人,清同治四年以領催從征,累官至呼蘭副都統。在其後裔子孫中,有在清朝末期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果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王政君、果松山、愛新覺羅·胤禮、他塔喇·果里、木克得立·果權。
遷徙分布
果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六百九十五位,以蓬萊(登州)、遼東為郡望。
今湖北省的天門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呼蘭區、齊齊哈爾市、海倫市,天津市的武清縣,河北省的唐山市豐潤區、遵化縣、玉田縣、承德市興隆縣、秦皇島市、廊坊市香河縣、邯鄲市,遼寧省的瀋陽市、本溪市、海城市、阜新市、開原市,雲南省的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省的涼山彝族自治州,上海市,吉林省的長春市榆樹市,湖北省的襄樊市,北京市密雲縣、海淀區、房山區、通州區,山西省的大同市,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市、呼倫貝爾市,河南省的鄭州市,台灣省等地,均有果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登 州:即今山東省煙臺市下轄的蓬萊市。唐武則天時置,治牟平(今山東牟平),唐神龍年間遷蓬萊。明清登州府亦治蓬萊。登州古城,自有史料記載,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自那時起,古城人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人間仙境在這裡曾留下齊威宣王、燕昭王遣人來此尋仙藥的傳說和秦始皇漢武帝御駕蓬萊覓神山的足跡;傳頌着美麗動人的八仙過海的故事;記載了歷代名將廉吏愛國愛民、創業守成的史詩。港口要塞登州古港曾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開放港口和聯通中國南北的交通樞紐,是外捍遼朝,內障中原的軍事要塞。自唐代便與明州、揚州、泉州並稱中國四大開放口岸。這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和中華民族文明的形成做出重要貢獻。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登州港就在溝通南北平原以及與朝鮮、日本的交往中,促進了地區間的交流。秦朝方士徐福率數千童男童女,攜帶五穀種子及百工的遠航船隊,就是從古登州港出發到日本的。隋朝大業四年(戊辰,公元608年),由裴世清率領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統一王朝派出的訪日使團,也是從古登州港出發,橫渡到日本。到了唐朝,從唐貞觀四年(庚寅,公元630年)起,日本和朝鮮先後派到中國的「遣唐使」多達數千人次。他們相繼從登州港這個門戶進入中國前往唐都長安。日本著名高僧圓仁隨「遣唐使」從古登州港入唐,先後在唐朝遊學九年,在登州居住了兩年。圓仁撰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玄藏的《大唐西域記》和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並稱為「東方三大旅行記」。這本書是中日兩國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珍貴文獻。在書中對登州的地方行政、經濟以及唐時登州的物價情況都有詳細的記載。元朝時期,蓬萊為登州屬般陽路。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屬萊州府,明洪武六年(癸丑,公元1373年)升為直隸州;明洪武九年(丁巳,公元1377年)升為登州府。登州即是今蓬萊。登州下轄八縣:蓬萊縣在明洪武元年省入登州,明洪武九年復置蓬萊縣仍為倚郭,西北沙門島有巡司,南朱高山下為高山巡司,東南有楊家店巡司;黃縣在西偏南有馬停鎮巡司;福山縣在西北有孫夼鎮巡司;棲霞縣;招遠縣在元朝時期屬般陽路萊州,到明洪武九年改屬登州府,西北有東良海口巡司;萊陽縣在元朝時期屬般陽路萊州,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改屬登州府,東南有行村寨巡司;寧海州在元朝時期為直隸州,明洪武元年降為散州,改屬萊州府,並省倚郭寧海縣入州,明洪武九年改屬登州府,西南有乳山寨巡司;文登縣在北有辛汪寨巡司,東北有溫泉鎮巡司,東南有赤山鎮巡司。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蓬萊堂:以望立堂,亦稱登州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懷善堂:資料有待補充。
家譜文獻
黑龍江果氏宗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圖書館。
字輩排行
黑龍江齊齊哈爾果氏字輩:「奕世承先澤崇融福壽昌永存仁孝志富貴定徽祥」。
遼寧瀋陽果氏字輩:「甲年洪乃興榮」。
河北唐山豐潤果氏字輩:「世組大成寬(信敏)德□林連春希明福科成永世昌貴榮雙全善文武譽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