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宜會戰
棗宜會戰
棗宜會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日本軍隊駐武漢的第11軍對中國第五戰區部隊發動的一場作戰,會戰以日軍占領宜昌而結束。此次會戰,日軍雖占領了宜昌,但未能擊潰第五戰區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創,傷亡1.1萬餘人。
在棗宜會戰中,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殉國。
歷史背景
武漢會戰後,日軍成功進占武漢,但此時日軍已處於過度延伸狀態,其多數常備與A級後備師團,均已投入前線,猶未能摧毀我軍主力,且雖然精華區業已損失大半,重慶當局仍不準備接受日本的和談條件,日本發現他們陷入了他們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戰深淵。[1]
日軍此時的選擇是停下來,一面鞏固占領區,一面採取局部攻勢,以施加壓力於國民政府,冀望國民政府同意和談。這種策略基本上只是重彈南京攻陷後的老調,可情況對日軍卻更惡劣,占領區大了至少一倍,日軍既缺乏實力全面控制占領區,又缺乏足夠的預備隊。如果說在一九三七年底日軍採用這種策略是明智的話,一年後再重啟此一想法就是愚蠢之至。
在決定了戰略構想後,一九三八年底日軍便開始進行兵力重整,即以大量新編成的獨立旅團與B級後備師團開入中國,同原本投入戰場的常備師團及A級後備(特設)師團進行換防。換防出來的部隊,或開回國內解除動員,或轉調關東軍對抗俄國的威脅。至一九四零年初,日軍在華(除東北)共部署達二十四個師團.二十一個獨立混成旅團與兩個騎兵旅團,地面部隊總數將近八十萬人。
這兵力數字非常龐大,駐軍開銷也令日本政府頗感壓力,可是占領區太過廣大,以致日軍雖將駐軍化整為零,駐防於大量的班、排級據點,以求控制占領區。甚至於一個師團只能保持一個大隊的機動兵力,可對占領區的控制成效仍就不怎麼樣。國、共雙方的敵後游擊軍不但活得好好的,還有心情互相"磨擦"。
除了力求控制占領區以外,日軍還希望以局部攻勢消耗我方實力,由於中央嫡系精銳多部署於西南充當預備隊,或是布置於武漢四周俟機反攻武漢。因此,日軍決定將局部攻勢的重心放在對我第五、第九戰區的防區,以逐次打擊中央嫡系單位為第一要務。於是,當各軍都在忙着調防,且多以旅團取代師團的情況下,占領武漢的第十一軍仍控制了七個師團又三個旅團的龐大兵力,負起連續進行局部攻勢的任務。一九三九年一年中,第十一軍先攻奪南昌,再先後對湖北第五戰區及湖南第九戰區發動大規模攻勢。我方分別稱為南昌會戰、隨棗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可除攻占南昌外,對我軍的打擊都不嚴重。
更惡劣的情況是日本本土的經濟問題,一九三七年初,日本才剛通過了一個以美.俄為假想敵的海、陸軍整建計劃,總額達二十四億日元,可才開始執行。中日戰爭爆發,戰費消耗龐大,同時擴軍仍得進行,因此,日本央行的黃金準備急速消耗,至一九三八年底,日本央行手上的黃金庫存(價值僅十三億五千萬元)已消耗三分之二以上,即使如此,當年度為了進行武漢會戰,日本陸軍仍必須延緩整建計劃的執行,才能挪出足夠的預算應付戰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