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縮果病
棗縮果病
棗縮果病,又稱棗萎蔫果病、棗霧蔫病等,是我國各大棗區的主要病害之一。發生縮果病的棗果首先在果肩或胴部出現黃褐色不規則變色斑,進而果皮出現水漬狀、土黃色,邊緣不清,後期果皮變為暗紅色,收縮,且無光澤。果肉病區由外向內出現褐色斑、土黃色鬆軟。病果吃起來味苦。果柄變為褐色或黑褐色。整個病果瘦小,於成熟前脫落。
目錄
基本信息
症狀與危害
棗縮果病病原菌侵入正常果實以後,被侵害果實的發病症狀一般有暈環、水漬、着色、萎縮和脫落幾個階段,但也不完全如此,棗果生長前期發生縮果病,病果在水漬期就脫落;生長中期發生縮果病,病果有的在半紅時就脫落;而棗果生長後期發生縮果病,病果多在萎縮期未脫落就進入了採收期。
棗縮果病特點規律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縮果病是由細菌感染後引起的病害。發病與棗果外皮破損有直接關係。除自然磨損的棗果傷口可以傳病外,主要由刺吸式口器的害蟲,如壁虱、葉蟬和椿象等所引起的傷口傳病。發病也與棗果的發育時期有關。在華北地區,一般於棗果變白至着色時發病。從氣候條件上看,氣溫在26℃~28℃時,一旦遇到陰雨連綿或夜雨晝晴天氣,此病就容易暴發成災。縮果病以點片發生較多,一片棗園往往有幾株樹發病嚴重,一株棗樹又往往有幾個枝條發病嚴重等。另外,縮果病往往與炭疽病同時發生在一個棗果上或同時在棗園內發生,有時比較難以區分。兩種病果的主要區別在於棗果的果核發不發黑。只患有縮果病的棗果,果核一般不變色而一旦感染上炭疽病後,它的果核則會變黑。[1]
棗縮果病發病時間
據田間調查,該病害從6月底開始發病,7月上旬發病逐漸增強,中下旬進入高峰期,持續到8月底-9月上中旬還可對掛果較晚的紅棗果實造成危害。從發生危害程度看,發病較早的(6月底-7月初)栆園,整個病果瘦小且提前脫落,嚴重影響紅棗產量,中後期發病(8-9月)的果實,即便是在成熟前脫落,但因色澤及內在品質均普遍較差,同樣對紅棗品質及產量造成較大的影響。
棗縮果病發病原因
縮果病的發生原因,對棗縮果病發生始期到盛期棗果生理指標的進行了量化研究,證實棗縮果病的發生與POD活性的降低、可溶性糖的積聚、棗果實中VC含量的變化具有相關性;與缺少硼肥等元素營養物質也有直接關係。通常該病的發生也與果園質地、氣候及品種等因素密切相關。土壤瘠薄的山地和河灘沙地,硼元素極易淋溶流失,會使樹體表現缺硼症狀;在鹽鹼性土壤中,硼元素呈不溶性狀態,植株根系不易吸收,樹體也會表現缺硼症狀;鈣質含量很高的土壤,硼也不易被吸收;雖然粘質土壤含硼量較多,但有機肥(農家肥)用量少、商品肥施用過量的果園,極易造成營養元素之間的拮抗作用,同樣會使縮果病發生。另外,土壤乾旱、品種之間對硼元素的敏感程度也有差異。
防治措施
(1)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利於雨後果面迅速乾燥。
(2)乾旱時及時灌溉,雨天加強排水。在進入雨季前,清除園內各種雜草和一些雜物,儘量讓園內樹下通風透氣。
(3)注意天氣情況,及時噴施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農藥,如鏈黴素、土黴素、卡那黴素等,每隔7~10天噴1次,連噴3~4次。濃度可依照說明,或第一次濃度可依據具體情況稍微加大,同時可加入防治刺吸式口器昆蟲的藥物。再根據具體情況,決定以後噴施的時間間隔和次數。
(4)5月初開始每10~20天噴1次16%水溶性鈣(多樂鈣)800倍液+0.2%磷酸二氫鉀水溶性+75%赤霉酸結晶粉50000倍液,可明顯減輕裂果。
(5)適當增施鈣和鉀肥;對裂果品種提前至自熟期採收。
(6)選栽抗裂品種。[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