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锈病
枣锈病
枣锈病俗称枣雾、串叶病、雾烟病,是由枣多层锈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枣树叶片的一种流行性病害。枣锈病只危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叶片提早脱落,削弱树势,降低枣的产量和品质。
枣锈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枣主产区发生普遍。一般年份病叶率10-30%、病株率30-60%,流行年份达90%以上,常造成枣树提前大量落叶,影响翌年生长和产量。6-7月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时,越冬夏孢子开始萌发,从叶片气孔侵入,潜育期约12天;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形成新的孢子堆并成熟,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8-9月夏孢子数量增多,不断进行再侵染,发病达到高峰。
目录
基本信息
症状表现
枣锈病只发生在叶片上,初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逐渐凸起呈暗黄褐色,这就是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形状不规则,直径约0.5mm,多发生在中脉两侧、叶片尖端和基部。以后表皮破裂,散出黄色粉状物,即夏孢子。在叶片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对应处发生绿色小点,边缘不规则。叶面呈现花叶状,且逐渐失去光泽,最后干枯早期脱落。落叶自树冠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冬孢子堆一般多在落叶以后发生,比夏孢子堆小,直径02-0.5mm,黑褐色,稍凸起,但不突破表皮。[1]
病原特征
枣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枣多层锈菌(Phakopsora zizyphivulgaris (P.Henn.) Diet.)引起,该菌为严格的寄生菌,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对作用点单一的杀菌剂极易产生抗药性。其生活史中,只发现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2个阶段。夏孢子淡黄色至黄褐色,近球形或椭圆形;冬孢子长椭圆形或多角形,栗褐色,平滑,顶端壁厚、下端稍薄,色淡。
夏孢子球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至黄褐色,单胞,表面密生短刺,大小(14-26)微米×(12-20)微米。冬孢子长椭圆形或多角形,单胞,平滑,顶端壁厚,上部栗褐色,基部淡色,大小(8-20)微米×(6-20)微米
侵染循环
枣锈病的越冬方式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以冬孢子在落叶上越冬,也有人认为夏孢子可越冬。据检查,枣树芽中有多年生菌丝活动,因此推测病菌能在病芽中越冬。一般于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至9月初出现大量夏孢子堆,不断进行再次侵染,使发病达到高峰,并开始落叶。发病轻重与当年8、9月间降雨量有关,降雨多发病就重,干旱年份则发病轻,甚至无病。
流行规律
6-7月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时,越冬夏孢子开始萌发,从叶片气孔侵入,潜育期约12天;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形成新的孢子堆并成熟,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8-9月夏孢子数量增多,不断进行再侵染,发病达到高峰。中国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最早在7月上旬,一般年份7月中下旬出现夏孢子堆,7月下旬至8月病叶率和严重度迅速上升,开始落叶。落叶严重时只剩枣果挂在树上,很难成熟。
气候:枣锈病的发生流行与当年天气状况关系密切。枣锈病在不同年份间的流行变化,主要取决于当地降雨时间的早晚和阴雨天持续时间的长短。阴雨天多、田间湿度大是诱发枣锈病的主要原因。凡降雨早、频率高、降水多的年份发病早且重;反之,则发病晚且轻。据观察,枣锈病的发病轻重与当年5-7月的露、雾次数和8月的降雨频率、降雨量呈正相关。5-7月露、雾的次数决定着初侵染和再侵染频率的高低,而8月雨量和频率决定着病害流行速度,二者共同作用,决定当年病害流行程度。
栽植密度:据调查,枣锈病危害程度随栽植密度的加大而明显加重,密植枣园较稀植枣园重。其原因主要是密植枣园的叶面积系数较大,树冠茂密、通风透光差,园内湿度较大,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
间作物种类:据观察,有间作物枣园发病率明显高于无间作物枣园,枣园内间种玉米等高秆作物较间种花生等低杆作物发病重,这主要是由于通透性差、造成田间湿度大所致。
栽培管理水平:凡管理水平高,施肥合理、修剪及时,树体结构合理,枝系分布均匀、树势良好的枣园,锈病发生轻;相反,大量偏施氮肥,有机肥用量少,加上管理粗放,园内、园外野草丛生,地表潮湿、土壤板结以及修剪不及时、树形紊乱、枝条茂密、通透性差造成植株抗逆能力差的枣园发病重。 品种:枣树不同品种对枣锈病抗性有很大差异。河北赞皇大枣、河南新郑九月青、安徽小枣等抗性较强,河北沧州金丝小枣、河南新郑灰枣、河南灵宝大枣抗性次之,陕西团枣对枣锈病的抗性最差。
防治方法
第一:在栽培上要注意搞好整形修剪,使树体保持通风透光。在雨季,要及时排除枣园内的积水。
第二:在平时要及时清扫落叶,集中处理或深埋,以减少初侵染源。
第三:提前预防该病的发生。在6月底或7月初、7月中、下旬或8月上、中旬,各喷一次1∶2∶200倍量式的波尔多液;或 800倍液浓度的高铜(三碱基硫酸铜)溶液;也可用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施。每隔10天左 右1次,连喷3-5次即可。 如天气干旱,可适当减少喷药次数或不喷;如果雨水较多,则应增加喷药次数。[2]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