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溝鎮
柏林溝鎮遠在西漢平帝(利街)時,(公元元年後),開始興有市場,地處西蜀南北驛道上,東漢末建縣治之地。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在嘉陵江西岸(今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建葭萌縣。至東漢順帝(劉保)永建3年(公元128年)葭萌縣分給廣南柏林溝建分縣,亦稱葭萌縣(縣治設置今柏林鎮政府附近地方)。開始建縣時,建有老太太隍廟(向陽村佛爺崖,清初垮毀)、文廟(明初毀於火災原柏林中學)、魁星閣(清乾隆7年復修尚存)、廣善寺(清乾隆7年復修)保留至今。入選2014年全國重點鎮。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廣元市調整青川縣等4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6號):撤銷文村鄉,將原文村鄉文村社區、銀峰村、助國村、雙龍村、黨陽村和原石井鋪鎮長嶺村、八廟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柏林溝鎮管轄,柏林溝鎮人民政府駐柏龍街202號。[1]
目錄
歷史沿革
柏林溝建葭萌分縣93年。公元221年蜀漢先祖劉備在成都稱帝後,將葭萌縣拆遷至東山下(今廣元市城)。柏林溝改設兩驛站:葭萌驛於明季改柏林驛、歇馬驛(今向陽村石圈子)。明萬曆25年(1597)翰林學士黃輝撰"嵐橋碑記"、《廣元縣誌》《保寧府志》《四川通志》均有柏林溝建縣治的記載。
明代廣元縣在城內設坊,近城設廂,鄉村設里。廣元縣下設6里,在柏林溝設置柏龍里。淺初柏龍里改柏龍鄉。
明初洪武30年(1397)廣元縣設置葭萌分園、明季改柏龍分司,分司衙門設在公田傍(今郭治安住房處)馬場交界地方有條立山溝,得名"分司溝"至今朐。清初遭火災,分司衙門移魁星街(今張金佛住處)。分司設總爺、師爺(信司)、衙役、禁子30餘人,還設有監獄(馮開興舊旅館處)。柏龍分司轄柏龍、金帽二堡。柏龍堡轄柏林、元山、龍潭三驛。金帽堡轄王家壩、磨灘子、新場溝(今子云鄉)、邋遢坡(今晉賢鄉)。柏龍分司設置柏林溝512年。清宣統2個(1910)廢除分司,柏龍鄉改為十四團區,團防局設於柏林溝。設團正,又名團總。民國7年(1918)柏龍、金帽二堡分治。各自以堡設團防局,柏龍堡分出龍潭驛,團設團總,保設保正。柏龍團防局上至元山驛、石井鋪、新場為上柏龍;柏林溝為中柏龍;清水鋪、龍鳳場、賴村壩(今文村鄉)為下柏龍。
民國22-24年(1933.7-1935.3)紅四方面軍進軍柏林溝。在柏林東部建赤嵐寺鄉蘇政府為第七鄉。轄干堰塘、三家店(明安村內)、李家巷子(今長嶺村內)三個村蘇政權。在西部柏林廣善寺(開初設關帝廟)建柏林鄉蘇政府為第八鄉。轄關帝廟(今清水鄉關帝廟村)、玄貞觀(今太公鎮玄貞村)、嵐黎寺(今嵐黎村)、馮家坪(今馮家坪村)、陶家拐(今向陽村)、喬家坡(今帽盒山村)6個村蘇政權。
1934年1月紅軍,反川軍圍攻暫時撤離。1934年8月,紅軍第二次進軍柏林溝,恢復了鄉村政權。柏林、赤嵐兩鄉蘇政府,建政一年多時間,參加紅軍達300餘名。建國後報經廣元縣人民政府,被批准犧牲和失蹤的紅軍烈士80名。健在離休老紅軍將、校李子金、趙玲2名。紅軍於1935年3月31日渡嘉陵江北上抗日。柏龍團防局改名聯保辦事處,機構從柏林溝遷石井鋪。民國27年(1938)改名柏龍鄉公所,鄉治遷新場。柏林溝為第八保辦公處。直至1949年12月14日(民國38年10月25日)共產黨解決廣元縣,同時解放了柏林溝。
1950年8月1日,建立柏林鄉人民政府、鄉農民協會。選出正副鄉長、正副主席、自衛中隊長、鄉文書等。同時建村、組,廢保甲。機構設置柏林街魁星閣。1952年冬移廣善寺。
1951的冬,廣元縣人民政府決定,在馮家河(今石井鋪鄉長嶺村)增設共和鄉。將柏林鄉管轄的新農、明安、馬蹄灘村,劃歸共和鄉管轄。
1955年10月,廣元縣人民政府又決定:撤銷共和鄉,合併柏林鄉。同時將柏林鄉所轄的大樹村劃歸太公鎮。1966年11月,又將新民村劃歸太公鎮管轄。
1958年11月人民公社化後,將柏林鄉人民政府改為柏林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0年全國地名普查時,為了不出現看同名公社,把柏林公社加了個"溝"字,定名為柏林溝人民公社。
1984年1月,取消了公社、大隊之名,恢復了柏林溝鄉和7個村的村名。
1995年12月26日,將柏林溝鄉改建為柏林溝鎮至今。
2019年12月24日,將原文村鄉文村社區、銀峰村、助國村、雙龍村、黨陽村和原石井鋪鎮長嶺村、八廟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柏林溝鎮管轄。[2]
鄉鎮景點
柏林溝古鎮位於四川廣元市所轄的元壩區,據道光年間《廣元縣誌》記載:"先祖(劉備)留中郎將霍峻守葭萌,蜀定後,廢葭萌遷東山下更名漢壽。葭萌縣東漢時屬益州廣漢郡,今四川保寧府昭化縣東南,即廣元柏龍堡,柏林驛,是為葭萌故地。"
柏林溝地處古蜀道要衝,漢代以後,蜀地東防空虛,故在蜀道南路柏林驛築城設防,利用蜀道與閬苑等城連成一片。東有九龍山之險要,南有煙燈山之高峻,西有劍門、牛頭山之屏障,北有梅嶺關作後盾。但後因入蜀主路改道,使柏林溝成為了不為外人所知的偏鄉僻壤。然"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柏林溝至今古風尤存,古建民居保存完好,堪稱殘留在世的川北民居之"標本"。現存有石板古街五百餘米,街道兩旁穿斗結梁的古建依舊,蜀道風情尚存。街中存有三層樓台"奎星閣"(又名鐘鼓樓、財神樓),其樓高十五米,上層為奎星樓,中為戲樓,底則乃石板街道穿樓而過。舊時遠道請來的戲班當街唱戲,四鄉八嶺的百姓聞訊而來,擠於街頭引頸長望,好一幅繁榮的景象。睹物思情,那高亢的秦腔蜀調、喧天的鑼鼓鞭炮以及滿街滿鎮的笑語,仿佛就在耳畔眼前。
石板街頭現存有一古剎,其名為"廣善寺"。該寺基於漢,沿於唐宋,盛於明清,後毀佛而建糧倉,現又全部復修。重塑如來,梵音再起,善男信女虔誠而來,香火一日盛過一日。寺中有兩棵參天古柏,傳說乃蜀國虎將張飛引軍過此所植,其樹高三十餘米,枝繁葉茂,如兩把巨型的遮陽傘,撐於門兩側。柏梢常聚鴉無數,鴉們早飛晚歸,年年若斯,成為當地一大景觀矣。立於廣善寺門,頭頂古柏,清風徐來,眼前古街上炊煙裊裊,偶有農夫牽一老牛順街而去,那牛蹄踏着古老的石板生出了一派空靈之音,與寺中木魚之聲交相迴響。這時的你油然而生秦月漢關、唐詩宋詞之情,感宇宙無窮,嘆人生苦短。此情此景,與外面世界的燈紅酒綠、匆忙喧囂,恍若隔世。兩眼微閉,心靜若水,波瀾不興,寵辱皆忘,整個靈魂和心境都得到了這古鎮的古風的洗禮。
柏林溝有"五嵐"勝跡:代表黃色的金嵐寺,代表紅色的赤嵐寺,代表黑色的嵐坦寺,代表白色的嵐黎寺,以上四寺為柏林溝四大崇林,而代表藍色的卻是一道古橋名為嵐溪橋。
嵐溪橋位於柏林溝下場河上,明代為木橋,後毀於洪水,明正德五年修為六孔石平橋,清乾隆年間又被沖毀。傳說西漢時期,村中窮書生魏奎元與富家小姐蘭瑞蓮在嵐橋上面邂遇生情,私定終身,但蘭家嫌棄魏家寒微,不允這門婚事,並將瑞蓮另許豪紳。但蘭小姐不受封建婚姻制度的約束,衝破阻力暗裡與魏公子相戀,在嫁人前約定魏公子在子夜時分於嵐橋相見,然後私奔。魏元奎按時赴約,但瑞蓮小姐因父母看管嚴厲遲遲未至,忽然夜裡山洪驟漲,水勢漸漸淹沒橋身,魏公子為守愛人之約,緊抱橋欄不願離去,後被水淹而亡。當洪水退盡,瑞蓮小姐趕來赴約時,但自己心愛的人兒已經死去,蘭小姐悲痛之餘當即投嵐溪自盡。第二天清晨,蘭家派人打撈小姐香魂,順流幾里,不見蹤影,嵐溪兩岸圍觀的村民但看見從那清澈見底的水中飛出兩隻五彩錦雞,上下纏綿,你呼我喚,聲聲哀怨,飛向天際。後來每到月圓之夜,嵐溪橋畔時常有二錦雞纏繞"五嵐",飛鳴不已。二錦溪畔照影而舞,鳴聲清麗,有貪婪的獵人想去獵捕,但從來不能得也。於是當地的民間藝人將這淒婉的愛情故事編成川劇《嵐橋祭水》,千年流傳,去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男女為自由婚姻奮鬥不止。[3]
經濟發展
蠶桑產業是柏林溝鎮的一大支柱產業,為切實解決三農問題最基礎的農民得最大利益的實事、好事、大事。做大做強蠶桑產業,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狠抓蠶桑產業發展,現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勢頭喜人。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的蠶桑生產工作領導小組,集中精力、集中時間、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抓好落實。通過與群眾促膝談心、算明細帳、介紹典型等多種形式來激發廣大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切實把蠶桑產業發展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抓好產業規劃,全面協調發展。堅持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統籌兼顧、協調發展。選擇了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已經具有一定生產經驗和基礎的明安、帽盒山和馬蹄灘3個村集中發展蠶桑產業,種植大面桑150畝、樣板桑100餘畝,在發展中特別注重解決煙桑、糧桑爭地矛盾,切實做好種植規劃,做到種桑不與種糧種煙爭田爭地,互不干擾,互不影響,合理規劃布局,確保發揮較大經濟效益。 三是強化技術培訓,落實科學生產。通過組織蠶農聽養蠶技術講座、到田間地頭參觀,現場培訓,牢固樹立"養好蠶,收入萬元"的理念,科學種桑、科學養蠶。全鎮現已共完成秋栽桑30萬株,達到了應栽盡栽,成活率在97%以上。並採用石硫合劑防治桑園病蟲害,切實加強田間管理。廣泛開展養蠶技術培訓,分村召開養蠶農戶技術培訓會,培訓養蠶技術。全鎮已開展技術培訓7期,參培人員達到500餘人。全年共訂蠶種260張,產繭量70餘擔,產繭收入達7萬元。 四是落實分片包干、責任細化到人。建立健全分片包干、責任到人的獎懲激勵機制。提高了全鎮各級幹部齊抓蠶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統一幹部群眾思想認識,充分調動基層幹部和蠶農的生產積極性,堅定抓好蠶桑產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努力提高單產、質量、效益,增強蠶桑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後勁。領導帶頭、部門參與、多方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現已形成。
鄉鎮建設
為確保全鎮大春生產喜獲豐收,搞好病蟲害防治是關鍵環節,元壩區柏林溝鎮黨委政府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着力把此項工作放在當前的工作重點之上。
領導高度重視,成立了水稻病蟲害統防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副鎮長任副組長,相關責任人為成員,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加強對全鎮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領導。
強化宣傳。充分利用會議、廣播、板報、知識手冊等途徑,廣泛宣傳水稻病蟲害防治知識,印發宣傳資料1000餘份,召開專題會議3次,實現病蟲害防治知識家喻戶曉。
抓點示範,召開病蟲害防治現場會,對群眾免費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
加大投入,全鎮投入7台機動噴霧器用於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每台機器村上安排2名工作人員輪流上崗,鎮政府負責保障機動噴霧器操作人員手套、口罩等物資。
規範農藥銷售市場,召開農資產品經銷商會議,要求經營者誠信經營,合法經商,嚴禁假冒偽劣農藥上市,同時組織執法人員對全鎮農資商店進行逐一巡查,確保農資產品正規上架,達到最佳防治效果。
鄉鎮榮譽
2014年入選全國重點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