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丁尼二世
查士丁尼二世(希臘語: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Β' ο Ρινότμητος,約670年-711年12月11日),685年至695年與及705年至711年兩度在位為拜占庭帝國皇帝。
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東一些國家、佛教在不丹和柬埔寨分別被列為國教[2]。
目錄
簡介
在查士丁尼二世統治期間,帝國的意大利部分的很多城市企圖獨立。查士丁尼二世仰賴各行省權貴的支持進行鎮壓。687年-689年,查士丁尼二世遠征色雷斯和馬其頓。他使當地的斯拉夫部落臣服於帝國,並將一部分斯拉夫人遷至小亞細亞居住。因此,在斯拉夫民族的發展及接受基督教等方面,查士丁尼二世起到很大推動作用。692年,查士丁尼二世在與阿拉伯征服者的戰役中潰敗,導致帝國失去了亞美尼亞南部。
拜占庭軍官列昂提在695年推翻了查士丁尼二世,並且割掉了他的鼻子。於是他就得到「被剜鼻者」這個綽號。被剜鼻者查士丁尼逃到保加利亞。705年,他在保加利亞汗特爾維爾的支持下重獲皇位,立其子提比略為共治皇帝。711年發生另一次政變。帝國將領菲利皮科斯廢黜了查士丁尼二世,他與家人均遭殺害。
查士丁尼留給後人的遺產
查士丁尼在位期間,帝國的轉型緩慢且持續,羅馬作為一個拉丁國家所繼承下來的傳統被逐漸侵蝕,這一點在錢幣上表現得極為明顯。帝國的錢幣上重新出現了Loros,這是執政官的傳統服飾,但是這個官職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出現了,這和查士丁尼決定將執政官的職務與皇帝的職務合併有關,皇帝不僅成為了國家事實上的元首,還成為了國家法理上的元首。即使執政官的崗位繼續存在,直到利奧六世皇帝以94號法令徹底廢除該職位為止,但實際上,執政官是在686年,查士丁尼正式被任命為執政官後,才導致執政官徹底不再成為一個獨立的實體。而查士丁尼獲得執政官職務之後,他在位期間所有年份中的尊號都包括了執政官的頭銜。
儘管帝國的國力在那個時代都因為查士丁尼因為其專制傾向的行為而遭受損害,但他同樣也是一位有才華有洞察力的皇帝,他成功地提高了帝國的地位。他是一個虔誠的君主,也是第一位將基督形象刻在他名義發行的錢幣上的帝王,並且一直試圖嘗試取締帝國中持續存在的各種異教節日和習俗。他也自覺地以他的同名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為榜樣,二人都熱衷於開展大規模的建築工程,同時為他的可薩人妻子改名為西奧多拉。查士丁尼二世的建築工程中包括了對帝國皇宮的擴建(一個躺臥餐廳),一個將原皇帝崇拜的祭壇改建而來的噴泉,以及位於佩特里翁的聖母教堂。
視頻
查士丁尼二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時事熱點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與傳播],搜狐,2006-08-10
- ↑ 全球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多災多難至今仍飽受戰火,30%人口吃不飽,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