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
栖霞市,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的诗句而得名。栖霞市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辖12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953个行政村、966个自然村。截至2016年末,总户数为23.5万户,人口69.33万人。因盛产苹果,而被称为"中国苹果之都"。栖霞市的旅游景点十分丰富,例如有崮山、艾山、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牟氏庄园等。
目录
历史沿革
1131年(金天会九年,伪齐阜昌二年)置栖霞(qīxiá)县,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1995年11月30日,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
栖霞县为金代伪齐刘豫于阜昌二年(公元1131)析蓬莱之阳疃及莱阳一部分置设,以"日晓辄有丹霞流宕"而名县。
据杨家圈出土文物考证,远在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这里聚居,春秋以前,县境属牟子国地;战国时期,为齐国东莱地。秦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境属齐郡东境。至汉为腄县(治所在今福山城)地,属东莱郡,隶青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栖霞市 | 行政区类别 | 县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国山东省烟台市 |
下辖地区 | 中桥经济开发区、庄园街道等 | 电话区号 | 0535 | 邮政区码 | 265300 |
地理位置 | 胶东半岛腹地 | 面积 | 2016平方千米 | 人口 | 69.33万(2016年) |
气候条件 | 温带季风气候 | 车牌代码 | 鲁F 鲁Y | 行政区划代码 | 370686 |
著名景点 | 天崮山,艾山,牙山国家森林公园,牟氏庄园,太虚宫 |
东汉末,腄县废,改属黄县(治所在今蓬莱城)属东莱郡,隶青州。三国*魏、蜀、吴)时期,栖霞为魏国青州东莱郡黄县地。南北朝时属宋(刘)国,后属北魏国地。隋朝时复为黄县地,属东莱郡,隶青州。
唐废州部,置道,神龙三年(707)始置蓬莱县,栖霞为蓬莱县之阳疃镇,属登州东牟郡,隶河南道。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时,同于唐代后期。宋代改道为路,栖霞属蓬莱县之阳疃镇,隶京东东路登州(时登州辖蓬莱、文登、黄县、牟平四县)。南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七年,伪齐刘豫阜昌二年,置栖霞县,属登州,隶山东东路。
元代改路为道,栖霞属山东东西道般阳路总管府登州(时登州辖蓬莱、黄县、福山、栖霞四县),后改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又改属般阳路。
明太祖定天下,京师以外,分为十三布政使司,改山东东西道为山东布政使司,栖霞属登州,隶山东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徐达等下益都招抚登、莱,废般阳路置莱州府辖登州。洪武九年升登州为府,隶山东布政使司,栖霞属焉。
清代,栖霞属登州府,隶山东布政使司(时登州府领宁海州和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文登、荣成、海阳九县)。
民国元年(1911)废府为道,初属胶东道,1925年改胶东道为东海道。1928年废道直隶于山东省。1934年-1936年,隶属山东省鲁东区,时在全县划为六个区、55个镇;1937-1938年,隶属于山东省第七行政区;1939年日军入侵后,隶属于山东省第九行政区,其督察专员公署驻栖霞县城。
1950年8月至1958年10月,栖霞属山东省莱阳专员公署。1958年11月至1983年10月,先后隶属于山东省烟台专区和烟台地区。1983年11月起,隶属烟台市,1995年11月30日撤县设市后,由烟台市代管。
1958年8月,栖霞县辖17处乡镇,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9月成立17处人民公社。1959年2月至1962年4月,因将官道公社并入观里公社,故此3年的行政区划为16处人民公社。
1962年4月后,官道由观里析出,另增设大柳家公社,遂固定为18处人民公社者20余年。
1984年3月,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体制,同时调整部分区划,设8镇15乡。
1995年11月30日,经民政部批准,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县级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辖12个乡镇、3个街道、1个开发区,953个行政村:
翠屏街道、庄园街道、松山街道、观里镇、蛇窝泊镇、唐家泊镇、桃村镇、亭口镇、臧家庄镇、寺口镇、苏家店镇、杨础镇、西城镇、官道镇、庙后镇。
栖霞市辖3个街道:庄园街道、翠屏街道、松山街道。
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栖霞经济开发区-中桥。市政府驻地:庄园街道。
地理环境
栖霞市地处胶东半岛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20°33′-121°15′、北纬37°05′-37°32′之间,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栖霞属山区丘陵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又有"胶东屋脊"之称。东有牙山、西北艾山,海拔800多米,方山、唐山、蚕山等较大山体300多个。这些山岭脉脉相连,迂回曲折,横贯市境,中部成为南北分水岭。两侧余脉多呈南北走向,形成低山丘陵,夹杂部分河谷冲积平原。全境山地占72.1%,丘陵占21.8%,平原占6.1%。
气候特征
栖霞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1.3℃,降雨量650毫米左右,无霜期207天,年日照总时2690小时,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水文条件
水系南流的主要有清水河、漩河汇五龙河入黄海;北流有白洋河、清洋河汇夹河入渤海,黄水河经龙口入渤海。清水河:清水河为永定河支流洋河分支,发源于崇礼县桦皮岭南麓,河道全长109KM,是一条多泥沙季节性河流。白洋河:白洋河,发源于栖霞小灵山西麓,经栖霞市与福山区,流入黄海,全长65公里在栖霞内称白洋河。清洋河:清洋河,俗称内夹河,发源于栖霞城南小灵山,境内长27公里,流域面积330平方公里。另有龙门口水库、庵里水库。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6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8万人。男女性别比103∶100。人口出生率5.54‰,死亡率8.45‰,自然增长率-2.91‰。少数民族:22个。
经济概况
2012年栖霞市生产总值迈上200亿元新台阶,达到201.3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32亿元,增长25%,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1.3%;栖霞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7.6亿元。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三大板块"共完成地方税收4.69亿元,占镇级总量的88.9%。其中开发区实现地方税收1.22亿元,成为第二个过亿元的镇级单位;其余十个镇的税收平均增长35%,高出全市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全部突破500万元。
主导产业贡献份额提高,规模以上企业237户,增加值、利税、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工业经济税收占全市总量的59.8%。服务业发展提速增效,旅游产业富有活力,牟氏庄园门票收入连续三年超过千万元,栖霞市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亿元,分别增长22.2%和20.3%;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业发展繁荣。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帮助企业协调过桥和担保资金1.7亿元,新发放贷款26.4亿元;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1户,其中过5亿元企业4户;地方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由53户增加到67户;华隆机械、亚细亚机电、大京钢材、红壹佰照明、同兴实业、长裕玻璃等制造类企业逆势上扬,实现税收均大幅增长。
第一产业
栖霞市2013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农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0.6%。粮食总产27.9万吨,比上年增长12%;油料总产4.8万吨,增长16.5%;水果总产105.7万吨,增长46.3%;蔬菜总产17.4万吨,增长31.9%;肉类总产2.4万吨,禽蛋总产2.4万吨,奶类总产0.2万吨。水产品总产0.3万吨,增长20%。全年造林2113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46.5%。全市农机总动力84.2851万千瓦,增长4.5%。
栖霞有苹果之都的美誉,生产红富士苹果。苹果产业国内领先。果园面积达65万亩,果品年产量120万吨;苹果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被国家确定为"中国苹果第一市"和"全国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市",享有"苹果之都"的美誉。
生态农业初具规模。栖霞以苹果产业为核心,拓展拉长生物链条,向前与畜牧业对接,向后拉动菌菜业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复合型生态农业体系。这一模式,被山东省农业厅称为"栖霞模式"。
第二产业
栖霞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风电设备制造为重点的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医药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打造食品、黄金、水泥、服装四大优势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2家,实现增加值62.6亿元,增长18%,实现销售收入233.2亿元,增长26.8%;实现利润13.5亿元,增长28.8%;实现利税16.6亿元,增长28.8%。企业亏损面为2.6%,增加0.1个百分点。
以服装集团、德棉集团及三水服装等骨干企业为核心,通过强化自主品牌打造和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协作,逐步形成了集纺织、印染、加工为一体的生产体系。到2010年,年生产能力达到7500万件(套),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利税5亿元。
第三产业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城乡商品交易市场58处,成交额10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进出口总额164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4%,其中出口13547万美元,增长40.1%。新签利用外资项目51项,增长45.7%;合同外资额16212万美元,增长32.9%;实际利用外资5731万美元,增长33.4%。主要旅游景点有牟氏庄园、牙山森林公园、艾山森林公园、太虚宫、国路夼生态旅游度假村。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6020万元,增长30%。
科技事业
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项,立项8个,其中省级以上3个,获得市科技奖励1项。专利申请量173件,授权专利98件。
教育事业
到2013年,栖霞市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579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8286人;初中19所,在校生18427人;小学22所,在校生1877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66人。
社会保障
2009年栖霞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8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04.06%;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965元,增长100.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43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619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03元,同比增长13.1%;生活消费支出1936元,增长16.2%;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2009年栖霞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5875人,同比增长27.1%。其中城镇3425人,同比增长增长35.9%;农村2450人,增长27.9%。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13个,床位320张,收养270人。社会福利企业3个,安置残疾人员59人。
2009年,栖霞市完成生产总值154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13.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亿元,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60元,分别增长11.5%和10%。
地方特产
栖霞苹果: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后
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
栖霞特产苹果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技师、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个"全国第一"而饮誉中华,被国家特产园艺学会授予"苹果之乡"称号,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水果第一市"。[1]
风景名胜
位于蓬莱市境内艾山北面7公里处,距蓬莱市区38公里,是蓬莱、龙口、栖霞的界山,有"胶东小华山"之誉。南崮海拔510米,山巅有龙兴寺,尚存金代刻石多处。北崮海拔542米,有两条登山通道,其一为顺巨石岩隙"梯子口";其二为人工开凿的盘石路。山巅有插旗顶、饮马湾、西校场、龙墩、绣墩等景点和古代屯兵足迹。
艾山
艾山,海拔814米,为栖霞境内群山之冠,与崂山(1133米),昆嵛山(923米)呈鼎足之势。史志载"登郡九邑之山,皆发脉于此"。因"上产灵艾,苍紫茎光,异凡种世传,五月五日,神人采之,遂以名山"的艾山。艾山主峰距栖霞市区14公里,与"胶东天池"庵里水库,邱处机故里太虚宫,著名的艾麓温泉,集林、溪、泉、瀑、石、甸、湖、观、温泉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是山东半岛旅游后开发区域。
太虚宫
太虚宫位于公山前怀,长春湖西南岸,为中国道教著名道观。公元1191年由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亲自主持修建,金章宗皇帝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虚宫"。公元1207年,元妃遥拜邱处机为师,并赠《道藏》六千余卷,驿送"太虚观",作为镇观之宝。
太虚宫为"东方道林之冠",后因自然和社会原因被毁。1995年栖霞市委市政府决定重修太虚宫。
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它拥有房产5500多间,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牟氏庄园集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牟氏庄园的复原陈列,客观地记录了牟氏地主家族的兴起、发展和衰败的历史轨迹,再现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及生产关系。[2]
牟氏庄园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六个大院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建为南群房、平房、客厅、大楼、小楼、北群及东西群厢多进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庄园建筑工艺独特,具有"三雕"、"六怪"、"九绝"之艺术特色。
唐山硼风电
唐山硼海拔508.8米,面积约十平方公里,在县城东南七公里处。硼西麓滨黄燕底水库。唐山硼分南硼北硼,南硼上有两个天然旱塘,大者逾亩,名饮马湾。硼壁陡峭,沿墙有二十多处淘金洞,深者二百米,浅者一百五十余米。硼壁以下,碎石遍地,皆为昔日淘金遗迹,所以附近村民又称唐山为金山。
栖霞市电业局在唐山上建起较大规模的风力发电,为栖霞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并且专为上山修了公路。唐山风电场项目总体规划安装风力发电机组45台,总装机容量36950千瓦,先后历经三年时间分四期进行。45台风机全部运营后,年可发电7500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5600万元。
牙山国家森林公园
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栖霞市东南22.5公里处。牙山主峰海拔806米,是胶东半岛的著名高山之一,又称"锯齿牙山"。
牙山森林面积6000多公顷,其中心游览区586.5公顷,森林覆盖率93.2%。景区内木本植物65科289种,草本植物600余种;鸟兽类200余种。牙山气候宜人,空气含氧量高,负离子多,湿度大,空气质量优,为天然氧吧。公园有省内面积最大的天然藤本林和大面积、高密度的"三花"(映山红、锦带花、山樱桃)。
牙山有三峰争雄、观日台、神龟石、隐仙洞、影山湖等四十多处自然景观。有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修道遗址、遗迹和草庵庙、天官院、永昌院等庙宇遗迹,有清初胶东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屯兵、作战遗迹和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指挥牙山战役现代革命史迹等十八处人文景点。[3]
著名人物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五年,年六十九岁。懿行性沉默,呐若不出口,然谈经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懿行处之泰然。妻王照园,亦博涉经史,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目。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栖霞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