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斑杜鹃
栗斑杜鹃 |
中文学名:栗斑杜鹃 |
栗斑杜鹃[1](学名:Cacomantis sonneratii)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俗名波斑杜鹃。多见于山林或其他密林中的开阔场所、有时到耕地附近的树丛中以及常久停于秃枝顶上。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鳞翅目幼虫和白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目录
外形特征
栗斑杜鹃前额和头顶前部缀有白色斑点和横斑,其余上体红褐色,具黑褐色横斑。中央尾羽黑色,具白色尖端和黑色亚端斑;两侧具红褐色缺刻形斑,致使黑色形成不完整的横斑状。从中央往两侧,尾羽上的红褐色范围逐渐增加,而黑色范围逐渐缩小,因而红褐色横斑愈来愈宽,而黑色横斑愈来愈窄。外侧尾羽末端也为白色,或白色沾棕,且具黑色亚端斑。两翅与背同色,但初级飞羽端部无褐色横斑,基部外侧边缘仅有细的点状斑。眼先、耳羽混杂有白色、褐色和棕色。头侧、颈侧和下体白色或棕白色,满布以波状褐色横斑。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或皮黄白色,具细的褐色波状横斑。
虹膜褐色或灰褐色,具辉红色外圈;嘴淡黄绿色或角绿色,尖端和嘴峰黑色,嘴角黄色,脚灰绿色或褐绿色[2]。
习性
栖息于开阔的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区,有时也活动手耕地附近的树丛内,常长时间的站在树顶秃枝上鸣叫。鸣声特异,带有颤音,其声似"bo-kota-ko"声。尖而有韵的四声叫,声如smoke?yer?pepper,与四声杜鹃的四声叫之区别在较快,较压抑,四声不够清晰分明。繁殖期叫声为升调的四个慢声,接以3~6个两三个音节的快音,音调上升至突然停止;也发出tay?ta?tee的叫声[3]。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鳞翅目幼虫和白蚁。
繁殖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中国分布:分布于四川西南部会东,云南西南部耿马,南部西双版纳和广西。
亚种分化
序号 | 中文名称 | 拉丁学名 | 命名人及时间 |
1 | 栗斑杜鹃斯里兰卡亚种 | Cacomantis sonneratii waiti | Stuart Baker, 1919 |
2 | 栗斑杜鹃指名亚种 | Cacomantis sonneratii sonneratii | Latham, 1790 |
3 | 栗斑杜鹃马来西亚亚种 | Cacomantis sonneratii malayanus | Chasen & Kloss, 1931 |
4 | 栗斑杜鹃菲律宾亚种 | Cacomantis sonneratii schlegeli | 黄国柱Junge, 1948 |
5 | 栗斑杜鹃爪哇亚种 | Cacomantis sonneratii musicus | Ljungh, 1804 |
种群现状
留鸟,在中国数量稀少,应注意保护。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该物种被列为三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