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源鎮
栗源鎮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下轄鎮,地處宜章縣南部,東與廣東省樂昌市秀水鎮交界,南與關溪鄉相連,西與岩泉鎮接壤,北與廣東省樂昌市坪石鎮、三溪鎮毗鄰。栗源鎮行政區域面積71.94平方千米。
清初,屬宜章縣長寧鄉。1995年4月3日,設栗源鎮。截至2019年末,栗源鎮戶籍人口44355人。截至2020年6月,栗源鎮下轄1個社區和1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郴州市宜章縣栗源鎮人民政府院內。[1]
目錄
基本信息
栗源鎮位於宜章縣南部,古稱栗源堡,是縣內著名的"三堡之一",今為湖南的南大門,全鎮總面積71萬平方公里,轄20個村(居)委會,總人口3.6萬人。
栗源區位交通優越,是開放福地。東、南、北三面分別與與廣東省樂昌市的坪石鎮、梅花鎮、秀水鎮、三溪鎮接壤,西與本縣的關溪鄉和岩泉鎮相鄰。遼河與樂水河在此交匯穿過,國道107貫穿全鎮,距京港澳高速僅15分鐘車程,距樂廣高速僅5分鐘車程。
栗源紅色文化豐富,是旅遊佳地。栗源歷來人傑地靈,作為湘南起義的策源地,栗源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湧現出了陳東日、陳光、陳俊、陳策、陳仲章、陳茂等革命前輩,亦留下了朱德、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境內明代古堡遺址尚存,有復源村革命烈士紀念館、中山大學農學院舊址、陳光故居等紅色人文景觀,有東華仙、包公廟等宗教旅遊景觀;栗源溫泉資源豐富,目前正在着手實施甘棠灣溫泉新村建設前期相關工作。
栗源農業發展強勁,是"糧倉"重地。近年來,我鎮不斷優化布局,突出特色,調整結構,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產業。推進土地流轉2000餘畝發展烤煙種植,農業生產有了新奔頭;全力培育紅提、貢桔、水晶梨、臍橙、百合花等特色種植,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倡導"水稻+玉米"的高產示範模式,切實做到耕地零拋荒,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縣糧食生產工作先進單位;以鼎農生態養殖場和樂水養雞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帶動栗源養殖業蓬勃發展,"騎窩嶺"品牌2014年榮獲"湖南著名商標"。
栗源作為湖南省小城鎮開發綜合改革試點鎮,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目前境內有煙花爆竹企業12家,另有年產能力9萬噸煤礦1家,採石場4家,水泥廠1家,玩具廠1家,雨衣廠1家,水電站3個。在發展企業的同時,重點抓好城鄉共建與環境同治工作,在鎮區實施了立面改造、網管建設、街道景觀、道路提質改造、生態公園建設等19個建設項目,鎮區面貌和人居環境得到大力改善。
轄復源、栗源2個居委會和游宰沖、壇斗、苦竹、龍沙坪、留覽、石波潭、甘棠灣、四合、椅子嶺、塘嶺、長田、老王沖、旗山下、徑口、塘其沖、老坪山、新坪山、口路18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水泥廠、硅廠、電站、採石場。是紅軍將領陳東日,解放軍高級指揮員陳光出生地。[2]
設施建設
近年來,栗源鎮黨委、政府終堅持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擺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首位,遵循新時期國家、省、市、縣水利工作方針政策和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農田水利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春修期間,全鎮建設三面光水渠6000餘米,山塘清淤擴容9座,左右乾渠清淤12公里;8.9公里新塘河(遼河)河道治理工程全面推進,沿河的甘棠灣、老王沖、長田、其山下、逕口等村河道治理工作進展順利;新坪山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水利設施建設項目已完工;老王沖村、長田村左右乾渠三面光建設工程正在實施;老坪山村山塘清淤擴容工程、塘嶺、塘其沖、復源、其山下等村的新增糧食產能工程(機耕道、灌溉渠建設)即將啟動。
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興水利、除水害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條件,我鎮高度重視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切實加強領導,面上小農水工程建立行政領導目標責任制,落實責任,明確領導分工,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工程技術人員分片負責技術指導,協調好各有關部門、單位的關係,相關部門全力配合,精心組織,早準備、早動員,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投入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面完成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
突出重點,抓好重點工程建設
突出重點,加強對重點工程的領導,全面落實責任,切實抓好重點工程建設。一是抓緊做好新塘河8.9公里河道治理工程建設工作,確保年底完成總驗;二是加快老王沖、長田村左右乾渠三面光工程、老坪山山塘清淤擴容工程等"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及塘嶺、塘其沖、復源、其山下等村的新增糧食產能工程的進度。
廣泛發動群眾,多渠道增加投入
水利建設是政府與群眾性的活動,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為完成冬春農田水利建設任務,認真貫徹"一事一議",廣泛發動群眾,堅持分級負擔,多渠道投入的原則,多方籌集水利建設資金近1800萬元,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人口民族
1月7日,栗源鎮召開黨政聯席專題會議,傳達了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上,鎮黨政領導就如何貫徹落實經濟工作會精神進行了深刻討論,並對如何抓好栗源鎮經濟工作積極獻言獻策。
鎮黨委書記強調,要認真領會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質,堅決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抓傳統農業,做好現代農業;二是抓財源建設,促經濟發展;三是抓生態建設,促環境優化;四是抓小城鎮建設及環境同治工作,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五是抓社會保障事業不斷改善民生、惠及民生;六是抓旅遊文化產業發展;七是抓安全、穩定與發展促和諧。栗源鎮要嚴格按照市、縣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及目標任務,堅持跨越發展,建設富裕美好栗源。
建設成績
栗源鎮強化四舉措打造節能型機關
栗源鎮從四個方面入手,狠抓機關公共節能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從宣傳入手抓意識。廣泛開展節能宣傳。利用飛信、QQ、微信等平台定期組織學習節能政策和節能小知識,在辦公電器、開關、水龍頭、樓道等處張貼節能提示。倡導節約、善用資源、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人人帶頭過低碳生活。二是從管理入手抓落實。建立和完善機關公共節能管理制度,明確由鎮紀委工作人員負責日常監督,做到節能有目標,考核有數據,管理有規範的節能格局。三是從日常入手抓規範。充分利用電子政務系統,有序推進無紙化辦公,科學規劃公共用水,開展汽車節油技能培訓,將照明燈全部更換為新型節能燈和聲控開關,促進節能工作落到實處。四是從領導入手抓表率。鎮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做節能模範,自覺將節能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節能工作逢會必講,身體力行,確保節能工作取得明顯實效。據悉,截止目前,該鎮機關水電費支出較去年同期減少35%。
栗源鎮實施農村黨員"十條紅線"管理機制
栗源鎮黨委提出關於實施農村黨員"十條紅線"管理機制的意見,針對農村部分黨員存在的組織紀律渙散、宗旨意識淡化、法制觀念淡薄、社會誠信缺失等方面問題,劃定農村黨員管理"十條紅線",通過黨內評議、群眾反向測評(或舉報認定)、基層組織反映、職能部門反饋以及工作落實中掌握並查實的有觸碰"十條紅線"的農村黨員,均要列為不合格黨員,以此增強廣大黨員的黨性意識和"守規矩"意識,保持農村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
"十條紅線"涉及到造謠、網絡誹謗、酒駕等目前頗受關注的問題。鎮黨委印製了"十條紅線"告知書,發放到每名黨員手上,並張貼在每個村民組的醒目處,公布了舉報電話,要求全鎮黨員增強底線意識,並請廣大群眾發揮黨外監督作用,對觸碰"十條紅線"的黨員予以客觀舉報。黨組織對黨員隊伍中出現的碰觸"十條紅線"的人和事,將啟動調查處置程序,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嚴格處置,絕不姑息。
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為提升農村幹部業務素質,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栗源鎮開展了為期兩天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及土地流轉知識輪訓,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及村報賬員近90餘人參加了本次輪訓。
鎮業務工作人員就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相關政策規定、土地流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等內容進行了詳細闡述,要求每位參訓人員認真負責,恪盡職守,確保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和土地流轉工作規範有序進行,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通過培訓,與會人員紛紛表示,一定要按照相關規定和流程開展好農村"三資"管理和土地流轉工作,採取"依山就勢,特色發展"模式,把栗源特色小水果和品牌養殖做大做強,切實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堅實保障。
旅遊資源
明代古堡遺址
栗源明代古堡位於栗源鎮復源村,為始建於明代的兵營遺址,占地面積約3萬餘平方米。栗源堡東西北三城門及大部分城牆已毀,僅斷斷續續存約700餘米,高4米的斑駁青磚牆體,有的還分布有火銃口。笆籬堡位於笆籬鄉平原村,開東南西北四門,並築有城樓,現只有北門保存完好。
復源村革命烈士紀念館
栗源紅色文化豐富,是旅遊佳地。栗源歷來人傑地靈,作為湘南起義的策源地,栗源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湧現出了陳東日、陳光、陳俊、陳策、陳仲章、陳茂等革命前輩,亦留下了朱德、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足跡。
中山大學農學院舊址(栗源書院)
栗源書院始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是繼養正書院(現一中)、西山書院(現笆籬中學)之後清代宜章8所書院之一。1940年廣州淪陷時,國立中山大學撤離北上,其農學院由丁穎院長率領400餘名師生分期分批到達宜章栗源書院繼續學業,一方面開展教學研究,一方面宣傳組織抗日救亡,鼓舞了當地民眾抗日鬥志,一直持續到1945年1月。
為進一步挖掘中山大學農學院舊址-栗源書院的歷史文化、文物價值,由宜章縣委宣傳部牽頭,組織史志辦、文物管理所、縣委黨校、縣文聯、教育局、栗源鎮、栗源學校等相關部門單位及人員,以及邀請史學專家老幹部組成10餘人調研組對栗源書院開展第一次實地深入調研研討。
陳光故居
陳光故居位於宜章縣栗源鎮復源村。
陳光(1905-1954年),1905年2月生。192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他把大革命失敗後埋藏的槍支獻出來,18日,與陳東日等領導栗源暴動,歷任栗源農民赤衛隊隊長、工農革命軍獨立第3師特務連長。井岡山會師後,陳光任第29團1營3連連長,參加了保衛井岡山根據地的一系列戰鬥。1930年2月在水南、值夏戰鬥中,於險境冒死救出縱隊長林彪。之後歷任紅4軍第10師第30團團長、紅10師參謀長、紅10師師長、紅11師師長、少共國際師首任師長、紅一軍團2師師長等職。在井岡山和中央蘇區轉戰7年,率部參加歷次反"圍剿"的惡戰,先後負傷10次,屢建奇功。1934年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
在長征中陳光率紅2師一直擔負全軍開路先鋒任務。1935年11月任紅4師師長,參加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1936年6月入紅軍大學學習,任一科科長,12月代理紅1軍團軍團長。1937年8月,陳光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旅長,9月底率部在平型關戰鬥中擔負主攻日軍的任務,取得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的第一個大勝仗。1938年3月代理第115師師長,率部在汾漓公路三戰三捷,年底與羅榮桓率部進軍山東,開闢了山東抗日根據地。日軍曾專門撰寫了《陳光部作戰研究》,發至各部隊作戰參考。1943年10月陳光回延安參加中央黨校學習和整風。1945年4月參加中共七大,是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1946年1月後,陳光歷任東滿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第6縱隊司令員、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195()年1月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7月受到不公正的處理。1954年6月在武漢不幸逝世,時年49歲。1988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恢復陳光的名譽和黨籍。
陳光故居始建於清末,封火牆、青磚青瓦、兩層磚瓦結構建築。1995年被洪水沖毀,沒有再恢復。現該地已建居民用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