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腰藪鴝·
整體概述
鶇科多是中小型鳴禽,體型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差異,有些在地面棲息,善於奔跑,也有些善于飛行及樹棲,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鈎,善於鳴叫。
很多最著名的鳴禽都屬於鶇科,如歐洲常見的紅胸鴝(歐亞鴝、知更鳥)、新疆歌鴝(夜鶯)、烏鶇和我國常見的各種紅尾鴝等。
其中烏鶇是瑞典的國鳥,並被引入澳大利亞等地區,紅胸鴝則是英國的國鳥。
外形特徵
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一個鳴禽科,由大約305種世界最著名的鳴禽,如鶇、和平鳥、鴝等所組成。除南、北極和一些島嶼之外,分布於全世界。
體長11.5∼33公分(4.5∼13吋)。喙細長,腿和腳粗壯,下腿平滑不具鱗片。
其中包括下列令人喜愛的鳴禽︰夜鶯(Luscinia megarhychos,即新疆歌鴝)、旋鶇(Turdus migratorius)和黃褐森鶇(Hylocichlamustelina),還包括詩歌中提到的藍知更鳥(Sialia屬)和烏鶇(T. merula)。
地鶇(Zootheraterrestris)於1828年最後一次出現於皮爾島、小笠原群島,今已滅絕。
鶇(T.ulietensis)自1774年在靠近塔西提島的賴阿特阿(Raiatea)島、社會群島發現以來,從此再沒有見過,今已滅絕。
生活習性
為地棲性[2],單獨或成對活動,其長尾常如指針狀上下擺動,
在地面上翻動落葉找尋食物,以昆蟲為主食。鳴叫時多站立在低矮的枝條上,
叫聲輕柔而富旋律性。繁殖期7月至次年1月,巢為杯狀,以藤蔓、鬚根組成,
築於地面,多隱藏在倒木、藤蔓或大樹幹基部,每窩產1枚灰綠色的卵,上有褐色斑點。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