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西山摩崖造像
桂林摩崖造像
桂林摩崖造像共有178龕、610餘尊。其中西山95龕、241尊;伏波山45龕、239尊;疊彩山26龕、100餘尊;騮馬山6龕23尊;象鼻山1龕5尊,普陀山2龕4尊;月牙山1龕2尊,隱山1龕1尊,虞山1龕1尊。
簡介
桂林磨牙造像幾乎全為唐代與宋代所鐫。最大造像高達2米,最小的僅幾厘米,均在西山。大多數造像都是1龕3尊,也有1龕1尊、2尊、5尊、7尊、11尊的。 主尊多為佛,又以釋迦牟尼居多,阿彌陀佛居次。 脅侍在西山、還珠洞以文殊、普賢、觀音、大勢至等脅侍菩薩為主;在風洞迦葉、阿難等脅侍弟子多於脅侍菩薩。有少量佛龕下鐫有供養人及造像記。 桂林磨牙造像除6龕外,其他均為佛教造像。 造像中的佛絕大部分結跏趺坐(即盤腿打坐)。手式以施合掌印、與願印、無畏印、定印、縛拳印、說法印等為主。造像規範化、定型化;故事性不強。精美不如北方著名大型石窟,但帶有獨特的地方特色。研究桂林古代社會、宗教文化 桂林磨牙造像是、對外交流、石刻工藝等的珍貴資料。
分類
按時代可分為——中唐之前造像、晚唐造像、宋代造像、明代以後造像。 按姿態可分為——立像、坐像、跪像、飛天像。 按宗教可分為——佛教造像、道教造像。 按身份可分為——佛像、菩薩像、羅漢像、護法神像,道教神像、道士像、靈物像。
造像精品簡介
(1)宋伯康造像——刻於伏波山千佛崖北壁,為唐大中六年(852年)桂管監軍使宋伯康所造,旁有造像記。像高1米多,身着緊身衣,交叉斜佩華美的瓔珞。造像肌膚圓潤、表情謙和。手上持有淨瓶,發間有一尊阿彌陀佛小坐像,為觀音。但奇怪的是其頭髮本該是菩薩的髮式,但卻呈螺卷狀。該造像刻工相當精美,為桂林造像中的一顆明珠。 宋伯康造像旁還有一龕與其姿態、風格、大小都類似的造像。此造像面對灕江,從洞中無法看清其正面,這說明唐代還珠洞無陸路可通,故造像面江,以迎乘舟觀光的遊客。 此兩龕造像風格大異於桂林其他造像。 (2)伏波山001龕——晚唐作品。一龕五尊。主尊之佛趺坐於長壽龜托起的須彌座上、兩側菩薩手持寶瓶、飄帶仿若透明,極富質感。為阿彌陀佛、觀音、大勢至西方三聖佛龕。阿彌陀佛又名無量壽佛,長壽龜恰好與此對應。但此處阿彌陀佛未作接引印,而施說法印。本龕左緣有一在桂林造像中罕見的金剛力士,與其對應的右邊的金剛力士已毀,僅餘一殘足。 (3)伏波山003龕——晚唐作品。1龕3尊。主尊釋迦牟尼趺坐於仰蓮座上,和藹可親,氣宇不凡,右手作說法印。左邊文殊菩薩左手下垂側立;右邊文殊菩薩作合掌印、面帶微笑。後世不知是誰在蓮座下的須彌座上刻上了「煉丹」二字。疑為中國歷史上道、佛兩家互相爭鬥之後又以度調和共存的產物。這同時也說明中國老百姓對宗教的實用主義:不管何教,只要吉祥消災,皆可混同供奉。這是東西方極為不同的宗教觀。 (4)伏波山004龕——晚唐作品,1龕1尊,為釋迦牟尼的旃檀佛像。佛陀一手指地、一手指天站立於龕中,左手指地表示能滿足眾生願望;右手指天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同時,此手印還表示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5)毗盧遮那龕——晚唐作品。伏波山千佛崖面江南壁第一龕。1龕7尊。中間坐說法的是毗盧遮那佛(即釋迦牟尼的法身佛像,又名大日如來),下有蓮座。旁邊分立左脅侍迦葉、文殊;右脅侍阿難、普賢。佛龕左、右角各跪一供養者(即捐錢造像之人)。毗盧遮那身後有圓形頭光及蓮花瓣形身光。人若站在試劍石東南角臨水處,抬頭即可遠觀此龕。 (6)李實造像——觀音峰035龕,為中唐調露元年(679年)十二月八日李實所造。刻於西山觀音峰山腰岔路中途,1龕3尊,為盧舍那佛(即釋迦牟尼的報身佛像)。兩側文殊、普賢分坐於帶莖蓮座上。此龕為西山摩崖造像的代表作。 (7)阿彌陀佛龕——刻於龍頭峰石徑盡頭處,唐刻。為桂林摩崖佛像中場面最華麗、最複雜的一龕。主尊阿彌陀佛趺坐於八角形束腰須彌座上,背有火焰熊熊的身光、頭光。旁有弟子、菩薩各兩隊。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右手所舉寶瓶冒出一道毫光,光中出現一飛天(全市惟一的一尊飛天),體態瘦削、張臂欲舞。右脅侍大勢至菩薩繁複碩大的背光頂部向主尊冒出一道毫光,光中趺坐一合十小佛。龕下還有供養人像。 (8)真武帝君龕——刻於伏波山大悲古洞旁,緊挨「拾翠」二字。1龕3尊。主尊為貫甲披袍的真武帝君。其座椅下有龜蛇及水。全面飾波紋框,呼應玄武水神之名。其左上角一天將雙手左執旌旗,右上角一力士雙手右捧一如意。龕旁有造像記,為民國年間所刻。全面人物形象、姿態均類似關公,為桂林構圖最豐富的摩崖道教造像。 (9)曾公岩真武帝君龕——1龕3尊。中坐真武帝君、左右為火將、水將,三尊均未貫甲,雙手執笏坐於椅上,真武帝腳踏龜蛇。水將作龍王形象,龍眼龍鬚、形態逼真。本龕有1.7米長、約0.7米高,為清代作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