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镇
桐城镇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地处闻喜县中部,东与东镇镇、侯村镇接壤,南与河底镇、裴社镇相邻,西与郭家庄镇、阳隅镇连接,北与畖底镇、薛店镇和阳隅镇毗邻,为闻喜县人民政府驻地 ,区域总面积136.62平方千米。 1949年,桐城镇境域属闻喜县第一区;2001年,城关镇和西官庄、下阳、岭西东3个乡合并为桐城镇。截至2018年末,桐城镇户籍人口为115691人。 截至2020年6月,桐城镇下辖40个行政村, 镇人民政府驻西湖东路376号。 2018年,桐城镇有工业企业97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5个。[1]
目录
建置沿革
1949年,属闻喜县第一区。 1958年,属城关公社。 1961年,分属桃园、城关镇公社、岭西东公社、西官庄公社、下阳公社、桃园6个公社。 1984年,撤销桃园、城关镇2个公社,设立城关镇,岭西东公社改为岭西东乡,西官庄公社改为西官庄乡,下阳公社改为下阳乡。 2001年,城关镇和西官庄、下阳、岭西东3个乡合并为桐城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下辖西社、东官庄、南关、李家庄、坡底、东社、乔庄、下邱村、岭东、黄花岭、下阳、上邵王、桃园、上白土、五里头、新生、上邱村、曹家庄、邱家庄、山家庄、姚村、吴家房、韩家庄中社、冀鲁、岭西东、东宋、金家庄、新仪张、下邵王、东吴、任村、张石沟、北薛庄、梨凹、仪张、赵家岭、王村、店头、香山庄、下白土、王顺坡、七里店、文生、西邱村、王家房、李家房、南宋、程家庄、丁店、上郭、岭西西、新李房、峪堡、邱家岭、西官庄、东河口、东薛庄、家坪、柴庄、赵家庄、西城庄、西吴、冯家庄、东庄65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桐城镇下辖40个行政村:西社村、中社村、东社村、南关村、新生村、王家房村、桃园里村、东宋村、姚村、王顺坡村、东河口村、岭西东村、岭西西村、岭东村、店头村、七里店村、下白土村、上白土村、坡底村、下阳村、三合村、仪张村、程家庄村、冯家庄村、东薛庄村、任村、曹家庄村、新仪张村、西官庄村、东官庄村、邵王村、西吴村、东吴村、柴庄村、邱家庄村、赵家庄村、南宋村、喜佳村、上郭村、邱村,镇人民政府驻西湖东路376号。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桐城镇地处闻喜县中部,介于东经111°26′29″—111°36′20″,北纬35°25′31″—35°34′1″;东与东镇镇、侯村镇接壤,南与河底镇、裴社乡相邻,西与郭家庄镇、阳隅镇连接,北与畖底镇、薛店镇和阳隅镇毗邻,为闻喜县人民政府驻地,区域总面积136.6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桐城镇域北依峨嵋岭,南依鸣条岗,中部狭长,两端宽阔,呈亚铃形,境内地形多样,河谷、塬地、丘陵、山地共存,处于涑水及其支流藕河冲积而成的涑水河谷盆地。
气候
桐城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年平均降水量506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8—14℃。
水文
桐城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水河1条,从东至西流经境内上邵王、下邵王、西吴、东吴、东河口、东社、南关、中社、西社、新生、五里头、王家房、南宋等村,长11千米。
自然灾害
桐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水、干旱、霜冻、冰雹等;旱灾年平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2—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7月2日14—16时,特大暴雨造成家坪村、山家庄村、北薛庄村、坡底村、峪堡村五个村的通村公路严重冲毁,其中家坪村电杆冲倒,通信设备全部中断;峪堡村有两户村民的鸡棚倒塌,家养的小鸡被大水冲走,压死4000只,38户村民房窑倒塌,2600亩农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50万余元。
自然资源
桐城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白云石、镁石等。2011年,桐城镇有耕地12.27万亩。
人口
1949年,桐城镇有10020户,40747人;1964年,有16766户,79346人;1990年,有28227户,113235人。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总人口11.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32万人,城镇化率71.54%;总人口中,男性5.95万人,占51.2%;女性5.68万人,占48.8%;以汉族为主,达11.62万人,占99.91%;有回族38人,占0.09%。2011年,桐城镇人口出生率8.63‰,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5.6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28.4人。 截至2017年末,桐城镇常住人口为122935人。 截至2018年末,桐城镇户籍人口为115691人。 [3]
经济
综述
桐城镇多业并举,粮、果、菜、牧已形成产业化链;培育出钢铁、镁业、化工、建材、机械、瓷业、玻璃、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等生产基地。 2006年,桐城镇粮食总产34794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67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6亿元,实现利税2.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4元。 2011年,桐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990元。 2018年,桐城镇有工业企业97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5个。
农业
2011年,桐城镇农业总产值1.7亿元,比2010年增长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8.3%。桐城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桐城镇生产粮食20300吨,其中小麦12340吨,玉米12960吨。桐城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等。桐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桐城镇生产肉类2130吨;畜牧业总产值3527万元。2011年,桐城镇水果种植面积5098.6亩,产量3506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葡萄等。
工业
2011年,桐城镇工业总产值为14.7亿元,比2010年增长10%;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3%。2011年,桐城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职工1023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比2010年增长8.2%。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有商业网点1015个,职工15463人。2011年,桐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2亿元,比2010年增长7.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2亿元,比2010年增长6.8%。
邮电业
2011年,桐城镇邮政业务收入为7300元;电信业务收入为500万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有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3836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25所,在校生9822人,专任教师68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6所,在校生9764人,专任教师40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6201人,专任教师407人;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5所。桐城镇主要学校有君翔学校、东华学校。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9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85人,经营管理人才1089人,技能人才379人,农村实用人才890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0个,电影院1座,座位130个,年放映1200场次,观众达63100人次;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65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50人。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有广播喇叭195只,通响率100%。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广播综合覆盖率100%,有中央、省、市、县等100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10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7个,其中卫生院4所;病床431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7张;专业卫生人员527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9人。2011年,桐城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85万人次,住院手术3090台次,出院病人11489人次。2011年,桐城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2800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桐城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3333户,人数8008人,支出2303.5万元,比2010年增长3%,月人均195元,比2010年增长15%;城市医疗救助1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215人次,共支出158.9万元,比2010年增长12%;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311人次,支出3.26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41户,人数1532人,支出189.2万元,比2010年增长27%,月人均89元,比2010年增长3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人,支出0.5万元,比2010年增长20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68人,支出13.6万元,比2010年降低6%;农村医疗救助33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3人次,共支出42.91万元,比2010年增长50%;农村临时救助267人次,支出4万元,比2010年增长50%。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有邮政网点3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9千米,投递点6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3万件,全年征订报纸5.3万份、期刊1.5万册;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个;有固定电话用户630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0%;移动电话用户7200户,移动互联网普及率42%。 [5]
交通
桐城镇有铁路南同蒲线过境,设闻喜1个站。桐城镇有侯平高速公路、342国道、232省道、235省道、236省道过境。截至2011年末,桐城镇有县乡级公路60条,总长120千米。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桐城镇有新时代、仰韶、龙山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有春秋战国、汉、唐、宋、清等时期的古墓群;古建筑有位于县城东的闻喜文庙和姚村的魁星楼;有吕祖造像碑,位于岭西东巷口墙上,文物有上郭村出土的刖守囿六轮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