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梁晉才(1927.12.17- ),中國工程院院士[1]、航天自動控制專家[2],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研究員,原籍廣東南海縣,出生於北京

梁晉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27年12月17日
北京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1950年,梁晉才畢業於北京大學工學院。1957年留學原蘇聯莫斯科包曼工學院,攻讀自動控制,1961年獲副博士學位。

梁晉才工作初期致力於自動駕駛儀研究。後任總設計師主持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個半主動尋的飛航裝置,填補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空白。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上海市宇航學會 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目錄

人物經歷

梁晉才祖籍廣東,1927年12月於北京出生,當時中國正值軍閥混戰。梁晉才家庭並不富裕,一家老老小小共11口人,再加上父親一度失業,生活艱難。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工學院,分配至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任教。1957年又留學原蘇聯莫斯科包曼工學院,攻讀自動控制,1961年獲副博士學位。曾任國防部五院二分院22所技術副所長、上海航天局22所八部副所長、所長、型號副總設計師。現任上海航天局科技委、副主任、局技術顧問、型號總設計師。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40年,梁晉才在天津一所教會學校上中學,僅讀了一年,日本兵進駐租界,學校被日本人接管。每天上學要經過日本兵的關卡,每人都拿着良民證等候檢查,稍有不順,就遭到日本兵的毆打和欺凌。

1946年他進入北京大學工學院。1946年12月北京發生了著名的"沈崇事件",每一個具有正義感的中國人都被這一事件激怒了。梁晉才也加入到了遊行隊伍的行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梁晉才被分配到北京鐵道學院教書。1956年1月發表的周恩來總理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在知識分子當中引起極大的反響。作為年輕的知識分子,梁晉才決心將自己的一切交給黨。1956年9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7年,作為北京鐵道學院青年教師的梁晉才被選送到莫斯科包曼高等工業學校攻讀自動控制專業副博士學位。剛到莫斯科,他們就受到了正好到蘇聯訪問的毛主席的接見。"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聆聽着毛主席的講話,梁晉才不禁熱血沸騰。他決心奮發圖強,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用知識報效祖國。

梁晉才參與的第一個型號是仿製某型號地空導彈,對自動駕駛儀進行反設計及掌握生產技術。蘇聯專家的突然撤走,給當時的科研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但梁晉才他們沒有被嚇倒,積極應對,並逐漸掌握了研製規律,對原有型號進行了改進並加以提高。梁晉才感到沿用原蘇聯的陀螺太笨重了,於是他組織並主持一個攻關小組,以其他國家的一個半液浮陀螺為參考原型進行仿製。這種陀螺在當時還是初次研製,他組織技術人員和工人師傅邊擬草圖,邊進行生產。大家不分黑夜白晝地干,終於在3個月內突破各種技術難點,研製出了第一個半液浮陀螺。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對有關型號研製生產布局進行了重大調整。這時,已任上海航天局22所副所長的梁晉才與北京幾個所的人員一起搬遷到上海,開闢了一個新的研製戰場。其間,梁晉才接手負責一個新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的技術抓總工作。這一型號經過大家多年的奮力拚搏,最後獲得成功。

1984年的國慶節,總設計師梁晉才卻率領一支隊伍踏上了西去的列車。他們向着大西北那一片荒涼的戈壁灘進發。某新型號任務畫上句號後,梁晉才被任命為中國自主研製的某導彈武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協助總設計師工作。研製這種型號,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供借鑑,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提高和完善。在該型號進展的關鍵時期,梁晉才又被任命為攻關組組長。

1983年梁晉才被正式任命為型號總設計師。接手該型號後,針對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梁晉才帶領大家進行了以"排故、攻關、整質"為內容的整頓工作,使設計質量和生產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

1989年,根據需要,上級要求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經費對該型號武器系統再做較大改進,提高總體性能。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改進,幾乎是新研製一個型號。時間相當緊,經費又少。為了祖國國防的需要,梁晉才冒着很大的風險,毅然帶領大家接受了這一任務。他親自主持總體方案的論證,對繼承性、先進性及可行性作了全面綜合考慮,決定採用數項新的布局和控制技術,以提高導彈的技術含量,使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夠增強。

這是一次跨越兩個常規階段的研製,梁晉才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決定,是一個勇敢的嘗試。他們制定了周密、細緻的計劃流程,對關鍵技術和關鍵項目共同研究,慎重決策。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了仿真手段,對各個階段進行半實物仿真,每次仿真數據梁晉才都要仔細分析,認真判讀。經過他與同事們的共同拼搏,該型號在各次鑑定性飛行試驗中均獲得圓滿成功,受到用戶的高度讚揚。

1999年10月1日,北京舉行盛大的國慶50周年閱兵儀式。這天,梁晉才作為某型號導彈武器系統總設計師,被特邀登上天安門觀禮台。望着由他和同事們歷經多年研製成功的導彈武器裝備系統組成的方隊,緩緩駛過天安門城樓時,梁晉才難抑激動。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工作初期致力於自動駕駛儀研究。後任總設計師主持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個半主動尋的飛航裝置,填補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空白。之後又主持研製新的飛航裝置,三年研製成功並達到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水平。又致力於開發某一飛航裝置,開拓國際市場,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梁晉才
梁晉才院士

致力於防空導彈自動駕駛儀和武器系統迴路的研究,進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重要貢獻。主持研製成功地空導彈用的半液浮陀螺,為自動駕駛儀小型化奠定了基礎。1979年起,主持中國第一個半主動尋的某中低空導彈武器系列(海用和陸用)的研製,任總設計師,解決了導引頭、引信、雷達等一系列重大技術關鍵、型號研製取得突破,使1986年陸上和海上的定型試驗圓滿成功。又主持研製成功該武器系統的(乙)型,提高了艦隊作戰能力,填補了中國中低空艦空和野戰防空導彈的二大空白。在89、95、96及98年中國海軍和炮兵四次重大軍事演習中取得發發命中的佳績。1989年又主持該武器系統(丙)型導彈的研製、主持設計新的氣動布局,並採用靜不穩定控制,提高了導彈機動性,擴大了作戰空域,取消自動駕駛儀的自由陀螺,縮短了反應時間,該型號導彈達到了國外同類武器的先進水平。

學術著作

合編專著兩本,發表7篇論文。

《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總體設計和試驗》

《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總體設計和試驗》共13章。從防空作戰的任務、目標特性及戰場環境出發,分別論述了防空導彈戰術、技術指標的確定,總體設計的任務及有關問題.書中還涉及到總體設計和試驗中技術管理方面的經驗,提出了防空導彈今後的發展趨向。

《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總體設計和試驗》可供從事防空導彈研究、設計、試製、試驗、管理和使用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參考,也可作為有關專業大學生、研究生和教師的教學參考書。

科研獲獎

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部級一等獎2項、全國科技大會獎1項[3]

個人生活

家庭背景

1927年12月,梁晉才出生,家庭並不富裕,父親一度失業,靠幾個哥哥棄學從工維持一家生活。母親信佛,非常虔誠。她認為一生要做好事,為子孫後代修德,只有積德的人,才能受到菩薩的保佑。母親常以此信念教育梁晉才的兄弟姐妹,梁晉才有五個哥哥,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在梁晉才幼年時,記得家裡有一次買東西找回一個假幣,梁晉才的哥哥借天黑的時候,用假幣在一個攤販處買東西,母親知道以後,認為這是非常不積德的事,立即找到那個攤販,把假幣換了回來。

人物評價

梁晉才為中國航天事業默默無聞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匯報》評) (梁晉才)一個外柔內剛的老人,一個詼諧幽默的老人,一個寬厚仁慈的老人,一個歷經挫折卻永不言敗的老人,一個功勳卓著卻始終謙虛謹慎的人,一個德高望重仍然不懈追求的老人 。(原《上海航天報》總編游本鳳評) 防空導彈總體和自動控制專家梁晉才始終以敏銳的目光注視着導彈革命,並為發展中國的導彈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中國空軍》雜誌評) 「打得好!兩發齊射打得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原主席江澤民稱讚)

視頻

「講好航天故事——傳承航天精神」——與梁晉才院士面對面

《嶺南印記》梁晉才-一生赤誠 終結碩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