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弟子
《梨园弟子》 |
作品名称: 《梨园弟子》[1] 创作年代: 唐朝 文学体裁:诗 作者:白居易 |
《梨园弟子》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诗词之一。唐宣宗[2]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清乾隆皇帝敕编的《唐宋诗醇》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3]
目录
诗词正文
“ | <白头垂泪话梨园,
五十年前雨露恩。 莫问华清今日事, 满山红叶锁宫门。 > |
” |
— <《梨园弟子》>,<诗词网> |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4]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5]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视频
参考资料
- ↑ 《梨园弟子》 诗词名句网
- ↑ 唐宣宗:一生充满悖论的晚唐君主 快资布时间;2020-04-14 10:27
- ↑ 白居易生平 古诗文网
- ↑ 诗人白居易的主要成就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8-01-17
- ↑ 刘禹锡简介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