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梨園戲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
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

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範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梨園戲

地理標誌;福建省

批准時間;2006年

非遺級別;非物質文化之傳統戲劇梨園戲[1]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遺產編號;Ⅳ-2

申報地區;福建省泉州市

發展歷史

梨園戲,流行於閩南方言區的泉州、漳州及台灣省,遠至粵東潮、汕地區,並傳入東南亞許多華僑旅居國。

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餘年的歷史,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2]

梨園戲,戲曲劇種。孕育於福建省泉州,流行於晉江、龍溪地區及廈門、台灣省閩南方言區域。東南亞各國華僑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動。梨園戲歷史比較悠久,至今尚保留 梨園戲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繡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泉州在晉朝至唐朝,音樂、歌舞已十分繁盛。至今廣泛流播於閩南語系區域的古樂"南音"(又稱南曲、南管、弦管),其十三套大譜(有標題的器樂曲),猶存漢"相和歌"、晉"清商三調"及唐五代"燕樂"的遺音。至五代,"晉江王"留從效在泉州郡圃,就有化妝的歌舞表演。

"南戲始於宋光宗朝"(明·徐渭《南詞敘錄》)。南宋紹熙元年(1190年)以後,閩南地區出現了"優戲"。紹定年間(1228~1233年),朱熹的學生真德秀第二次知泉州時,曾頒布"禁戲"與"莫看百戲"的"勸農文"。說明"南曲戲文"已在泉州地區流行。

當時有三種藝術形態:土生土長的"下南班"、浙江方面來的"上路班"和貴族府第的家班(俗稱"小梨園"),三者各以不同的看家戲"十八棚頭",互相競勝。"下南班"與"上路班",二者均以成年人組班,各自可以"優人互湊",故合稱"大梨園",俗呼"老戲";家班因純屬童伶,稱為"小梨園",或名"七子班",俗呼"戲仔"。"小梨園"非"大梨園"所生,童伶長大後就散棚,並非自然成為"大梨園"。

從現存的各種劇目看:"下南"的《范睢》、《梁灝》、《鄭元和》都具有地方特色,與明刊的《綈袍》、《青袍》、《繡襦》諸傳奇,情節大不相同。《岳霖》一劇,是按岳珂為晉江人的外甥(劉錡墓在安溪)而創編的,為全國戲文所僅見。劇目保留方言本色和濃郁的泥土味。表演以淨、末、外、丑為行當"四大柱",並不以生、旦為主,具有唐戲弄和北雜劇末、副淨的演出形態和詼諧情笑的特點。唱腔用南音,保留[太子游四門等古樂曲。其他劇目只有[漿水令]、[金錢花]、[地錦]、[剔銀燈]等幾十支常見曲牌反覆出現,且具有粗豪的聲腔特色,其古樸原始,尚存宋元南戲的風貌。

"上路"的《趙真女》、《王魁》、《劉文龍》、《朱文》、《王十朋》、《朱買臣》等,都是"宋元舊編"的古劇,與明刊《琵琶》、《焚香》、《菱花》、《荊釵》、《漁樵》諸記,絕不相同,為全國所僅見;《朱文》更為海內孤本。其題材以已婚男、女悲歡離合的家庭劇為多,異於"下南"之側重忠奸鬥爭和公案戲。[3]

表演行當以生、大旦、淨、丑為"四大柱"。音樂唱腔同是南音,曲牌處理以剛勁、淳樸、哀怨為主,別具風格,也較"下南"豐富。《蔡伯喈·彌陀寺》的[摩訶兜勒],是古樂曲的遺存。而此劇尚具南戲"實首之"的《趙貞女》的原型特點。雖僅止於"認真容",要"一齊去拜墓",而無"雷殛"的後文,但可看出《琵琶記》是據其祖本改為"全忠全孝"的。

"小梨園"劇目如《呂蒙正》、《郭華》、《蔣世隆》、《劉知遠》等,都是"宋元舊編",與明刊《破窯》、《胭脂》、《幽閨》、《白兔》諸記也不同;其《董永》獨以"摘花"產生人物糾葛,而非"路遇",且以"皇都仙女送麟兒"作喜劇性結束。所有題材都是少男少女的戀情,以小生小旦為主,故其行當"四大柱"是生、大旦、小旦、丑,與"大梨園"不同。音樂唱腔同用南曲,不同劇目有不同的曲牌、套曲、名曲,豐富多彩。

從三者藝術內涵考知:"上路"一詞本指宋之"兩浙路",可知系來自溫州班,經地方化的易語改調而成。它與"小梨園"家班同是外來戲曲,經歷宋、元、明易代,由城市退處農村,與"下南"亦農亦藝者共處,而完成其風俗與方言的改造,壯大了地域聲腔,元末明初融會為一體,進入大發展時期。"下南"有《劉永》、《周德武》;"上路"有《蘇英》等新創劇目。而以"小梨園"的《陳三五娘》一劇,標誌着梨園戲發展的藝術高峰。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出版於建陽麻沙的《荔鏡記》,是合潮、泉二部《荔枝記》的重刊本,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現尚藏刊於清光緒十年的《荔枝記》,潮州則有刊於明萬曆年間的東月李氏《鄉談荔枝記》。"泉腔"在聲腔上已吸取潮調;《朱弁》一劇把一支[弋陽腔]融入[舉起金杯]的南音[寡北]滾門;"下南"《鄭元和》的鵝毛雪]一曲,則吸取自昆北。

明代四大聲腔盛行之際,梨園戲在閩南語系地區,隨南音的流播,"泉腔"已成為獨立聲腔,並融化外來唱腔藝術養料而發展壯大,從而鼎盛於清代。據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同安縣誌·禮俗》載:"昔人演戲,只在神廟,雖不過上路、下南、七子班。光緒後,始專雇江西班及石碼戲。"閩南在清光緒前,只有梨園戲三流派獨步翟毛毹;清末,高甲戲興起,其後台灣歌仔戲傳入,梨園戲以嚴格的師承,繼世相傳,因固步自封而趨式微,瀕於消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關懷戲曲藝術,把流散民間的"下南"、"上路"、"七子班"的梨園戲名老藝人,羅致集合在一起,於1952年在晉江縣成立大梨園實驗劇團,由小梨園名師蔡尤本口傳身教《陳三五娘》。翌年,改屬省級建制,定名為福建省閩南戲實驗劇團(後改稱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大力搶救、記錄三流派的傳統劇目、音樂唱腔、表演藝術等。先恢復傳統原貌,再進行整理加工,使古老劇種煥發青春。

20世紀50年代,梨園戲改編出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陳三五娘》、《郭華》、《高文舉》、《朱文太平錢》等,並在各級會演中獲獎。其中《陳三五娘》、《郭華》被拍成電影,《朱文太平錢》被譽為"海內孤本",得到戲曲專家的高度評價,贏得"宋元南戲活化石"、"活文物"稱號。

20世紀80年代後,梨園戲進入創作、研究的新時期。新編古裝劇《節婦吟》獲1987年省第17屆戲劇會演劇本一等獎及導演、音樂等獎項;1988年,又獲首屆中國戲劇節優秀演出獎及第四屆全國優秀劇本創作獎;在"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時,又獲各獎項的榜首,劇中顏氏的扮演者曾靜萍獲福建第一個全國戲劇梅花獎。

1990年,文化部授予梨園戲劇團為全國(劇團管理)先進藝術表演團體稱號,該團於1991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劇團自1980年至1995年,先後出訪日本、菲律賓、意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地區,並與世界各國許多文化藝術團體及學者建立聯繫。1983年9月,梨園戲導演吳捷秋赴台,在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藝術學院、成功大學南管戲傳藝中心等處演講《泉腔梨園戲藝術史》 。

1994年11月,梨園戲導演蘇彥碩,赴日本參加"東亞民俗與表演藝術"國際研討會,在會上介紹梨園戲演出民俗。1995年3月,在省首屆百花文藝獎評獎中,《董生與李氏》一劇獲一等獎。1996年1月,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應中央電視台邀請晉京參加春節文藝晚會現場直播演出。1997年8月,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赴台演出,隨團出訪的專家學者在台灣與文藝界同行共同探討梨園戲的歷史與現狀。

瀕危狀態

梨園戲是福建五大劇種之一,但目前承載這一古老劇種的只有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上世紀60年代曾有過晉江小梨園和南安大梨園,但因各種原因,最終都難以存活下來。如今流散在民間的梨園戲老藝人已經是鳳毛麟角,能夠傳授梨園戲藝術的老藝人更難以尋覓。 梨園戲這一古老劇種已面臨人亡藝絕、後繼乏人的嚴重狀況。

自1953年梨園戲實驗劇團成立50多年來,能夠演出傳統劇目的梨園戲演員逐漸在減少,比起當年大約減少百分之五十,藝術上的流失更是令人擔憂。[4]

若不採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強力保護,再過50年,梨園戲這一國家瑰寶將無形消亡。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梨園戲實驗劇團以辦訓練班和師帶徒的方式培養新一代演員,先後舉辦了10屆的訓練班,招收百餘名學員,使梨園戲的薪火傳承有了保障,但目前能夠留下來的只有幾十人,其中還包括部分退休人員。亡羊補牢,但願不要重蹈晉江、南安二個縣級劇團的覆轍。

視頻

梨園戲《過橋入窯》
梨園戲《陳三五娘》

參考資料

  1. 梨園戲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
  2. 梨園戲 個人圖書館,發布時間;2013年02.01
  3. 梨園戲《董生與李氏》下 優酷視頻;
  4. 泉州梨園戲曲 騰訊視頻,發布時間;2018年03月02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