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又稱瘡痂病、梨霧病、梨斑病,是由梨黑星病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梨樹上的主要病害。梨黑星病能侵染1年生以上枝的所有綠色器官,包括葉片、果實、葉柄、新梢、果台、芽鱗和花序等部位,主要危害葉片和果實。梨黑星病發病後,引起梨樹早期大量落葉,幼果受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時病樹第2年結果減少。
基本信息
症狀及危害
1、葉片受害症狀:梨樹葉片受到黑星病危害後,先先在葉背面的主脈和支脈之間出現黑綠色至黑色霉狀物,不久在霉狀物對應的正面出現淡黃色病斑,嚴重時葉片枯黃、早期脫落。葉脈和葉柄上的病斑多為長條形中部凹陷的黑色霉斑,嚴重時葉柄變黑,葉片枯死或葉脈斷裂。葉柄受害引起早期落葉。
2、枝幹受害症狀:梨樹枝幹受到黑星病危害後,枝幹生梭形病斑,布滿黑霉。後期皮層開裂呈瘡痂狀。病斑向上擴展可使葉柄變黑。病梢葉片初變紅,再變黃,最後乾枯,不易脫落。
3、芽鱗受害症狀:梨樹芽鱗受到黑星病危害後,幼芽鱗片茸毛較多,後期產生黑霉,嚴重時芽鱗開裂枯死。
4、花朵受害症狀:梨樹花朵受到黑星病危害後,花萼和花梗基部可呈現黑色霉斑,葉簇基部也可發病,引起花序和葉簇萎蔫枯死。
5、果實受害症狀:梨樹果實受到黑星病危害,最初果面出現淡黃色斑點,圓形或不規則形,條件適合時病斑上長滿黑霉;條件不適合時呈綠色斑,稱為。青療。幼果受害呈畸形、開裂、早落。成長期果面病斑為圓形,凹陷,黑褐色表面木栓化、開裂。成熟果實受害,病斑淡黃綠色,稍凹陷,上生稀疏的霉層。
梨樹受到黑星病危害後,引起梨樹早期大量落葉,幼果被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時病樹第2年結果減少。 [1]
分布為害
梨黑星病近年來南方梨區發病有逐漸加重的趨勢。該病是梨樹主要病害,常造成生產上的重大損失。梨黑星病發病後,引起梨樹早期大量落葉,幼果被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時病樹第2年結果減少。各梨產區均有發生。 [2]
發病規律
以分生孢子或菌絲體在腋芽的鱗片內越冬,也能以菌絲體任枝梢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菌絲體及未成熟的子囊殼在落葉上越冬。四川主要以菌絲體在落葉上越冬.翌春形成子囊殼,產生子囊孢子作初浸染源。越冬孢子經風雨傳播,直接侵入,潛育14—25天發病,生長季節形成分生孢子不斷再浸染。四川省一般3月下旬開始發病,5~6月為盛發期。該病的發生與降雨關係很大,雨水多的年份和地區發病重。梨的種和品種抗病力差異很大,西洋梨和日本梨不感病,中國梨發病重。 [3]
發病特點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在病芽、鱗片、病果、病葉或在落葉上越冬,但該病流行及發止主要取決於三個方面:-是病菌的有無及多少;二是降雨的早晚,雨日的多少及雨量的大小;三是品種的抗病性。梨黑星病在我區的發生一般在花期(3月)、嫩葉期及幼果期(4月下旬一5月上句),果實成熟期(7月一8月),地勢低洼、樹冠茂密、通風不良、濕度大的果園或樹勢衰弱都易發生梨黑星博
傳播途徑和發病原因
1、黑星病病菌一般在梨樹腋芽鱗片內或落葉上越冬,在第二年環境適宜時靠風雨傳播。黑星病病菌萌發的溫度範圍2~30℃,以15~20℃為適,高於25℃萌發率急劇下降。
2、梨樹各品種對黑星病的抗性有差異,如鴨梨、秋白梨、京白梨、香椿梨、安梨、華蓋梨、秋子梨、麻梨等品種比較發病;玻梨、巴梨、面酸梨、香水梨、洋梨、油梨、紅霄梨、今村秋、長十郎等比較抗病;雪花梨、蜜梨等很少發病。
3、由於梨園地勢低洼、或梨樹樹冠茂密造成通風不良、或梨樹樹勢衰弱、或未進行清園病菌源多、或降雨多雨量大等均易誘發黑星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梨黑星病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把病害控制在未發或初發階段。
1、處理越冬病菌:病菌主要集中於病葉、病芽上越冬,為此,秋冬季殘枝落葉後噴滲透性強的殺菌劑,病源。
2、春芽萌動時,噴1-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80%大生600-800倍進行保護。
3、經常注意果園清潔,發現病花、病花、病枝、病果應及時摘除並集中深埋,減少病源菌。
.藥劑防治
根據田間的長勢,在花期、幼果期及嫩葉期進行藥劑保護,關鍵在4月下旬---5月中旬、7月上、中旬注意觀察田間有極少數病斑時用型兼保護型藥劑,如病斑稍多時應連噴2--3次。
藥劑種類
(1)保護型藥劑
80%大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80%山德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
(2)保護型兼的藥劑
25%福星乳油6000-8000倍;
10%世高水分散粒劑5000-8000倍;
25%敵力脫乳油5000--8000倍;
62.25%仙生可濕性粉劑600--800倍
25%使百克乳油600-800倍;
25%施保克乳油600--800倍 [4]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