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棒果榕

棒果榕(学名:Ficus subincisa)是桑科榕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泰国、不丹、印度东北部、老挝、缅甸、尼泊尔、锡金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1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沟边、山谷和疏林中,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学名:棒果榕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叶植物纲

:荨麻目

: 桑科

: 榕属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树皮灰黑色,光滑;小枝纤细,有薄翅,红褐色。叶纸质,倒卵状长圆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骤尖为尾状,基部楔形,中部以上为波状疏钝锯齿,两面有钟乳体,侧脉5-7对,斜上至边缘连结至顶部;叶柄短,长4-6毫米;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早落。榕果单生叶腋,椭圆形至近球形,直径-1.2 2.5厘米,光滑或有瘤体和皮孔,顶生苞片脐状,微突起,基生苞片3,三角形;总梗可达10毫米,成熟榕果橙红色;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雄花生近口部,具柄,花被片4,雄蕊1枚;瘿花子房光滑,花柱侧生,柱头短漏斗形;雌花生于另一植株榕果内,花柱侧生,长,柱头2裂;瘦果透镜状,光滑。花期5-7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产云南贡山、泸水、景东、蒙自一线以南地区。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常生于山谷,沟边或疏林中,海拔 1000-2100米。[1]

参考文献

  1. 棒果榕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