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棒栗(Castanea henryi (Skam) Rehd. et Wils.) 壳斗科。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叶互生,卵状披针形,

长8-17厘米,宽2-5厘米,顶端长渐尖,基圆形,叶缘锯齿具芒尖。

雄花序生小枝下部叶腋,雌花序生小枝上部叶腋。

壳斗球形,带刺直径2-3.5厘米;坚果单生于壳斗,卵圆形。花期5-7月,果期9-10月。

广布于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但台湾及海南不产。

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丘陵与山地,常见于落叶或常绿的混交林中。

旋栗是中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木材可供枕木、建筑等用。

  • 中文名:棒栗
  • 种:棒栗

目录

形态特征

高达30米的大乔木,胸径1.5米,冬芽长约5毫米,小枝暗紫褐色,托叶长8-14毫米。

叶长圆形或披针形,长10-23厘米,宽3-7厘米,顶部长渐尖至尾状长尖,

新生叶的基部狭楔尖,两侧对称,成长叶的基部圆或宽楔形,一侧偏斜,

叶缘的裂齿有长2-4毫米的线状长尖,叶背无毛,但嫩叶有黄色鳞腺且在叶脉两侧有疏长毛;

开花期的叶柄长1-1.5厘米,结果时延长至2.5厘米。

雄花序长5-16厘米,花簇有花1-3 (-5)朵;每壳斗有雌花1(偶有2或3)朵,仅1花(稀2或3)发育结实,花柱无毛,

稀在下部有疏毛。成熟壳斗近圆球形,连刺径2.5-4.5厘米,刺或密或稍疏生,

长4-10毫米;坚果长15-12毫米,宽10-15毫米,顶部有伏毛。花期5-7月,果期9-10月。

主要价值

经济

棒栗是中国重要木本粮食植物之一。果实可制成栗粉或罐头。

木材坚实,可供枕木、建筑等用。壳斗木材和树皮含大量鞣质,

可提制栲胶。锥栗材质坚实,耐水湿,又是枕木、建筑、造船、家具的速生优质用材经济树种。

该种是高大乔木,树干挺直,生长迅速,属优良速生树种。

在福建某些地方,已成片栽种,并选出了一些优良品种,其果比野生树的大且多。

药用

《本草纲目》记载,锥栗有补肾益气,

治腰脚不遂、内寒腹泻、活血化瘀等作用。 [1]

叶、壳斗:苦、涩,平。用于湿热,泄泻。种子:

甘,平。用于肾虚,痿弱,消瘦。[2]

产地生境

广布于中国秦岭南坡以南、五岭以北各地,但台湾及海南不产。

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丘陵与山地,常见于落叶或常绿的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县。

生长习性

棒栗喜光,耐旱,要求排水良好。病虫害少,生长较快。

主要变种

峨眉锥栗(变种)

Castaneahenryi(Skan) Rehd. et Wils. var.omeiensisFang

幼嫩新叶的叶背密被灰白或灰黄色星芒状伏贴绒毛,中脉与侧脉有稀疏的单毛,

成长叶的毛逐渐脱落变为无毛。花果期与锥栗相同。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眉山。

生于海拔1000-1500米的树林中。可能是栗与锥栗的自然杂交种。

繁殖方式

选用品种纯正的、生长状况良好、根系发达的无性系嫁接春苗,

并让其在未萌动前插种。选择吸收肥水能力强、根系发达的野生小毛榛作为砧木,

在其生长2-4年后进行挖取,并移栽到定植穴。同时注意加强肥水管理,

种值时可以进行大穴大肥的方法。在进行挖坑种植时,宜挖长宽高均为80厘米的坑穴来进行肥床早育,

同时控制每亩大田的种植密度,初植时采用4×4米的株行距,

进行主栽品种与非主主栽品种在4:1左右的比例,并在第2年的冬季时候深翻扩穴,

对每棵锥栗加入有机肥50千克左右,施加钙镁磷化肥1千克,为其提供足够的养分。

再在4到5月时施加一次速效肥,加速砧木的生长。同时选择合适的接穗进行推广与繁殖,

并合理控制品种搭配的比例与授粉树的配置,同时注意早、中、晚品种的适当搭配,

防止其因为单一品种栽植而出现授粉不良的情况出现。待其生长状况稳定时开始进行嫁接工作,

通常将嫁接工作选择在春季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来提高嫁接的成活率。

嫁接时可以采用随采随接的方法,并使用“三刀法”进行接穗。在接穗成活后,

除掉砧木上萌蘖,同时固定接穗上的新梢,在新梢长到大约40厘米时开始摘芯。

栽培技术

整形修剪

在嫁接后2、3年,每年可以对锥栗进行3次修剪。在进行整形修剪时,在干高50-60厘米处定干短截,

选留生长方位适宜的3-4个枝条作为主枝培养,修剪控制其开张角度为50到60度,

并注意及时摘芯,调节树体营养配送,以隔绝顶端优势,

促使其长成低干、矮冠的形状的形成,进一步改善树冠里面的通风条件,促进早结丰产,并使盛果期延长。

肥水管理

呈弱酸性并含有较多有机质的砾质壤土为其最适宜生长环境,

在春秋进行浅锄,在秋末冬初进行施基肥,并在春季与夏季进行追肥,

土壤中的有机物较多时,也容易引起杂草的生长,因此需及时进行中耕与化学除草,保持土壤的肥沃与疏松状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