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棕櫚樹 原圖鏈接

棕櫚樹 棕櫚樹一般是單幹植物,葉簇生於干頂,根部屬鬚根系,莖幹皆為初生組織,而無次生組織,普遍富有彈性,可彎曲於強風當中。棕櫚樹植物可分熱帶棕櫚樹和耐寒棕櫚樹兩類。屬於棕櫚樹科灌木植物,通常生長在南北美洲氣候炎熱的地區,其成熟的乾燥果實可供藥用。棕櫚樹果在歐洲也稱作藍棕,其提取物對良性前列腺肥大症有治療作用。圓柱形,葉片近圓形,葉柄兩側具細圓齒,花序粗壯,雌雄異株。花黃綠色,卵球形;果實闊腎形,有臍,成熟時由黃色變為淡藍色,有白粉,種子胚乳角質。花期4月,果期12月。[1]

目錄

形態特徵

棕櫚樹是常綠小喬木,莖杆圓柱形,粗壯挺立,不分枝,徑約20cm,殘留的褐色纖維狀老葉鞘層層包被於莖杆上,脫落後呈環狀的節。棕櫚樹葉簇生於莖頂,向外展開;葉柄堅硬,長約1m,橫切面近三角形,邊緣有小齒,基部具褐色纖維網狀葉鞘,新葉柄直立,老葉柄常下垂。棕櫚樹葉片呈3/4圓形或者近圓形,深裂成30-50片具皺摺的線狀劍形,寬約2.5-4厘米,長60-70厘米的裂片,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齒,硬挺甚至頂端下垂;葉柄長75-80厘米或甚至更長,兩側具細圓齒,頂端有明顯的戟突。雄花序長約40厘米,具有2-3個分枝花序,下部的分枝花序長15-17厘米,一般只二回分枝;雄花無梗,每2-3朵密集着生於小穗軸上,也有單生的;黃綠色,卵球形,鈍三棱;花萼3片,卵狀急尖,幾分離,花冠約2倍長於花萼,花瓣闊卵形,雄蕊6枚,花葯卵狀箭頭形;雌花序長80-90厘米,花序梗長約40厘米,其上有3個佛焰苞包着,具4-5個圓錐狀的分枝花序,下部的分枝花序長約35厘米,2-3回分枝;雌花淡綠色,通常2-3朵聚生;花無梗,球形,着生於短瘤突上,萼片闊卵形,3裂,基部合生,花瓣卵狀近圓形,長於萼片1/3,退化雄蕊6枚,心皮被銀色毛。果實闊腎形,有臍,寬11-12毫米,高7-9毫米,成熟時由黃色變為淡藍色,有白粉,柱頭殘留在側面附近。種子胚乳均勻,角質,胚側生。花期4月,果期12月。[2]

生長環境

棕櫚樹生長在海拔300~1500米,西南地區可達2700米。喜歡高濕高溫的環境,耐寒耐陰耐旱,但是溫差不能太大。生長期間要讓它多曬太陽,土壤最好是呈石灰性或者酸性 。[3]

種植技術

棕櫚樹種植前先施足底肥,浸泡種子。採用條播的方式,撒種後蓋上兩厘米厚的土壤就可以。它的生長速度較慢,長出小苗後可進行移栽。土壤要肥沃,沙壤土或者粘壤土都可以。要施加底肥,翻土後做成1.4米寬的畦。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兩到三天,把外層的蠟質擦掉,洗乾淨。種子的發芽率比較低,因此要種足。用條播的方法,將種子撒入土壤,之後蓋上2厘米厚的薄土就可以。棕櫚根系較淺,無主根,種時不宜過深,栽後穴面要保持盤子狀。棕櫚幼年階段生長十分緩慢,且要求適當的蔭蔽。[4]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