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棕矮星是一个科技名词。

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经久不衰。 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字的发展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2]、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演变。

目录

名词解释

褐矮星是质量介于最重的气态巨行星和最轻的恒星之间的一种次恒星,具体而言,质量介于13至75或80倍木星质量,或大约2.5×1028 kg 至大约1.5×1029 kg。低于这个范围的是次褐矮星(有时被称为流浪行星),质量在这之上的是最轻的恒星红矮星。褐矮星可能只有对流,而没有分层或化学分化深度。

不同于主序带上的恒星,褐矮星的质量不足以维持核心中氢(1H)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然而,它们介于13 MJ和65 MJ之间的质量,被认为可以进行氘(2H)和锂(7Li)的核聚变,人们还在争议能否不以核聚变反应来定义,而以形成的过程更好的定义褐矮星。

2021年4月12日,据外媒报道称,加拿大天文学家发现了三颗自转速度最快的褐矮星,三颗褐矮星的自转速度比之前发现的任何一颗褐矮星都要快。每颗褐矮星大约每小时完成一次完整的自转。

天文学家花了12年研究才发现这两颗褐矮星,总共观察了300多个夜晚和进行了1600次测量,结果计算出两颗相当年轻褐矮星(还不满100万年)全部必需的参数,它们位于距离地球1500光年的猎户星座。双星系统中较大一颗褐矮星质量超过木星50倍,而较小一颗褐矮星质量比木星大30倍,它们的直径分别为太阳直径的70%和50%。尽管它们初看起来不算矮小,但是它们的质量分别仅为太阳质量的5.5%和3.5%。天文学家还意外发现较轻褐矮星表面的温度更高些,虽然“普通”恒星的情形相反:恒星质量越大,它就越炽热。或许,引起这反常现象的原因在于某种物理作用过程,现代恒星结构理论没有考虑到这种物理作用过程(比如恒星的强烈磁场)。此外,这两颗褐矮星可能不是同时形成,也不是在同一地点形成,而是由于某种灾变而结合在一起,因此它们的表面温度不同,但是这一切暂时仍只是一种假设。美国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环绕恒星作轨道运行的小型褐矮星(browndwarfstar),并直接获得了它的图像。他们表示,这是人类首次发现此种情景,但这种现象并不孤立。 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美国宾州大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系助理教授凯文·鲁荷曼说,在过去10年多的时间内,采用直接探测的方法,天文学家极其成功地寻找到了那些靠近恒星的行星。借助斯皮策红外线太空望远镜的红外探测能力,人们可以直接探测行星系外的温度极低的褐矮星(也称T矮星),甚至探测到大行星。这颗被发现的T矮星名为HD3651B,位于双鱼座,其质量是木星的50倍。被其环绕的恒星其质量小于太阳,它的附近还有一颗质量略小于土星的行星。该行星的轨道呈极扁平椭圆形,科学家认为它具有如此轨道的原因是在外围作轨道运行的HD3651B的引力。过去,人们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具有极扁平的轨道,并提出了隐藏在行星系中的其他天体(如T矮星)导致行星轨道呈现极端现象的理论。斯皮策红外线太空望远镜此次发现首次为该理论提供了证据。

研究人员表示,在发现HD3651B后,他们又接二连三地发现了其他T矮星。如在飞马座发现了HNPegB,它的质量为木星的20倍。同该星座中其他年龄达数十亿年的老褐矮星相比,这颗T矮星相当年轻,只有约3亿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