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褐魚鴞
棕褐魚鴞(學名:Ketupa zeylonensis),是鴟鴞科、漁鴞屬的鳥類。
棕褐魚鴞為大型鴞類,體長51-55厘米,外形和毛腳魚鴞相似,
但較棕褐色,上體有粗著黑色斑紋,下體黃白色或淺暗黃色,
有粗著的黑色條紋和細的波狀橫斑,喉有大的白色塊斑,跗蹠裸出,僅上端前緣被羽。
棕褐魚鴞棲息於水源附近的森林中,是半晝行性的鳥類,
飛行時顯得有些吃力,兩翅扇動激烈,主要以魚、蛙、水生昆蟲等為食。
目錄
分布範圍
棕褐魚鴞在中國以內分布於廣東、香港、廣西、雲南和海南島。
中國以外分布於小亞細亞、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
繁殖方式
棕褐魚鴞的繁殖期為6-8月,也有的為12月至翌年3月。這時它一反常態,
常常鳴叫不停。營巢於懸崖、岸邊岩洞或樹洞中,也利用鷹和其它鳥類舊巢,
或者在大樹的樹杈間產卵。每窩產卵通常2枚,
偶爾少至1枚和多至3枚。卵的大小平均為58.7毫米×47.3毫米。
形態特徵
棕褐魚鴞[1]的額、頭頂至後頸和上背淺棕褐色, 體大(53厘米),棕褐色,具耳羽簇,
上體具黑白色縱紋,下體具深褐色細紋。頦淡皮黃色,
下體黃褐色具深色縱紋。每道縱紋上均具細小橫紋。
與雕鴞區別在於下體偏黃,胸部縱紋較細,眼黃且裸出,
無淺色眉。與黃腳漁鴞區別在橘黃色較少,下體縱紋不濃重,叫聲也不同。
虹膜-黃色;嘴-灰色;腳-灰色。具粗著的黑色羽干紋;
下背至尾上覆羽淡褐色,具較細的黑褐色羽干紋;尾羽暗褐色,
具6道淺皮黃色橫斑和褐色斑點;肩淺黃褐色,有較粗闊的黑褐色羽干紋;
外側數枚肩羽外翈白色,具暗褐色羽干紋;內翈沙黃色;翅上覆羽大都暗褐色,
具皮黃色羽緣;中覆羽具白色羽尖,大覆羽外翈皮黃色羽緣較寬;初級覆羽具淺黃褐色斑點。
飛羽暗褐色,初級飛羽先端及外翈有淡黃色橫斑,內翈具暗黃褐色斑;次級飛羽和初級飛羽相似,
但斑紋不甚清晰;三級飛羽和最長的肩羽相似,但具不規則的灰色橫斑和斑點。
眼先具向前伸的黑色須狀羽,頰及耳羽淺棕褐色,具細的黑色羽干紋;頦、喉白色,
亦具黑褐色羽干紋。其餘下體淺黃褐色,具暗褐色羽干紋和細的淡褐色橫斑。
肛區及尾下覆羽較淡,肛區無斑紋,尾下覆羽具暗褐色羽干紋和淺褐色橫斑;
覆腿羽淺棕褐色。跗蹠僅前緣上端被羽,其餘裸出。褐漁鴞的虹膜金黃色,嘴淺灰綠色,尖端較暗,蠟膜綠灰色,腳角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150-1500克,♀1080-1450克;體長♂532-545毫米,
♀510-522毫米;嘴峰♂50-53毫米,♀51-52毫米;翅♂385-400毫米,
♀385-395毫米;尾♂190-200毫米,♀200-205毫米,跗蹠♂70-71毫米,♀72-75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棕褐魚鴞常單獨活動,有時也成對棲息在森林中的枝葉稠密處,
但通常保持一定的距離。它是半晝行性的鳥類,常在下午就出來活動,
大多站立在水邊的樹樁上、枯枝上或其他較高的地方,也常在水面上飛翔,
同時密切地注視着水面,一旦發現魚類,就迅速地掠過水麵,直接從水面上獵取食物。
飛行時顯得有些吃力,兩翅扇動激烈,飛行快而有力,但無聲響。
叫聲似「boom-0-boom」或「gloom-oh-gloom」。
主要以魚、蛙、水生昆蟲等為食,有時也吃小型哺乳類、鳥類、蛇、蜥蜴和昆蟲。
為了捕食,它還能象涉禽一樣,在淺水地帶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