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矮牡丹(毛茛科、芍药属植物))
目录
开花的种类——矮牡丹(毛茛科、芍药属植物)
是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的变种,落叶灌木。茎高可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裂片再浅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小叶柄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单生枝顶,苞片长椭圆形,萼片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5月开花;6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陕西延安。生山坡疏林中。
矮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矮牡丹作为栽培牡丹的原始种之一,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遗传资源。矮牡丹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矮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var. spontanea Rehd.)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矮牡丹
- 拉丁学名:Paeonia jishanensis T. Hong & W. Z. Zhao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亚 科:芍药亚科
- 属:芍药属
- 组:牡丹组
- 种:牡丹
- 变 种:矮牡丹
- 命名者及年代:Rehd.,1921
-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易危(VU)IUCN标准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4-6厘米,宽3.5-4.5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再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繁殖方法
矮牡丹的自然繁殖能力不强,属于兼性营养繁殖类型,种子繁殖能力很弱。主要依靠根状茎和根出条繁殖。矮牡丹根系主要分布在15-25厘米的土壤表层中,在适宜条件下,尤其在母株地上部分受损伤时容易产生根出条,形成新的植株。此外,在根颈部位形成横向地下茎,也是矮牡丹常见的繁殖方式。矮牡丹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以根出条和根状茎进行繁殖,并以此更新和扩展,新生小植株大都集中在母体周围,形成无性系集群分布的特征。矮牡丹无性系分株种群年龄结构可明显分为强增长型、平缓增长型、稳定适应型和波动型,反映在该生境下无性系分株种群的历史、生长潜力。在矮牡丹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发生时间和发生方式的不同以及环境条件的差异,单株生长发育的表现不同,出现种群个体高度上的差异,且植株高度与年龄和生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主要价值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濒危原因:一是种群规模较小。植物种群的规模直接影响种群的生存潜力。种群规模小且竞争力弱是种群趋向濒危的特征之一。且易受到环境波动、灾害和遗传漂变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处于濒危的机率较高。二是生境条件的制约。矮牡丹属喜光植物,水分和光照条件是影响矮牡丹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矮牡丹多分布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透光率越低,光照不足,加之土壤瘠薄,水分供应不足,生长发育缓慢,地茎年均生长不足10厘米,导致种群更新困难,种群密度下降。这种异向演替可能是矮牡丹种群濒危的原因之一。三是矮牡丹生殖周期不稳定,近交衰退、有性繁殖能力差。矮牡丹的开花株龄为5-8年,通常间隔多年才开一次花,开花和结实率较低,产生的种子较少;另外,其种子具有的上胚轴休眠特性造成萌发率低、成苗困难、有性繁殖能力差,这也极大限制了其种群扩散一。四是人为挖采致使其种群数量减少和群内密度下降,以及人类活动导致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是矮牡丹濒危的重要因素。
保护措施:加强对野生资源的系统调查,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通过建立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开展对矮牡丹生长发育特性、种群繁衍特性、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在特定生境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动态、分布特性、遗传与进化、年龄结构与增长模式、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种群与生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为扩大种群的繁殖、保护现有珍稀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和对策。
矮牡丹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环境。矮牡丹喜欢温暖、凉爽、干燥、阳光明媚的环境。耐冷、半阴、旱,怕高温、高湿,避免在炎热的太阳下直接着火,耐弱碱,怕土壤中的水分。
2、土壤。矮牡丹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砂壤土。种植宜选择阳光明媚、稍高、肥沃的土壤,并记住积水。
3、水肥。矮牡丹的水肥充足,但不易增厚,每个月可施用氮、磷、钾,花蕾可停止施氮,开花期可施用磷钾水肥,以促进花卉的发展。
4、温度。矮牡丹的适宜开花温度为17度20度,但要到1×10度低温处理2个月后才能开花。夏季25度以上的植物在休眠时需要遮阳。冬季可耐-30度低温,但北方的寒冷地区仍能很好地采取防寒措施,以避免植物冻害。
5、光照。养矮牡丹尽可能让它接受充足的阳光,也能保证适当的通风,如果它长时间处于黑暗和不通风的环境中,生长就会变弱,而且黄叶的现象,冬天的光一般很弱,最好直接放在南阳台上保养。 [2]
注意事项:
矮牡丹属喜光植物,水、光条件是影响矮牡丹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应引起重视。
芍药和牡丹的区别有哪些?
气质区别
其实即使是远远望过去,芍药和牡丹都是有着很大的气质区别的。牡丹花之所以有着花中之王的称呼,也是和其雍容华贵的高贵气质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而花种宰相芍药就像是女王的妹妹一样,没有其高贵的特点,偏向软妹子气质,属于是那种繁华的的温柔乡里面的妩媚少女,体柔腰娇易推倒的特性。
花期不一样
老话有说“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这句话充分解释了花期方面的芍药和牡丹的区别。芍药是在5月上中旬开花的,最佳观赏是件也是在这个时候。但是牡丹却要早芍药半个月的时间呢,牡丹一般在4月下旬开花。 [3]
枝干区别
其实早先在很久之前的古代,大家也是牡丹和芍药分为一类的。但是后来发现其枝干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牡丹是属于木本植物,其花朵下的枝干是木质感的,很硬朗和结实的感觉。但是芍药就柔软许多了,芍药属于草本植物,花朵的下面的枝干是十分弱软的枝条,整体表现偏向柔媚和妖娆。
叶子区别
如果光看话多你分不清牡丹和芍药的话,大家可以从这两种花儿的叶子进行区别。其中牡丹叶片比较青翠,反面有一层白粉的样子,舒展开来也是比较肥大的样子,隐隐约约有种有种富态的样子。但是芍药叶片,是属于那种比较尖细又狭长的,正反面地颜色都是偏向浓绿色。
花瓣区别
其实很多人区分不了牡丹和芍药。但是其花瓣也是有着比较细微的不同。牡丹是花中之王,长相偏颇大气,花瓣形状比较圆润,没有很强的褶皱感。但是芍药的花瓣确是个人感觉是一瓣贴着一瓣,很紧密,花瓣上面白有不少的褶皱,会叉开生长就像菊花一样的鸡爪形状,不是特别平滑。
参考文献
- ↑ 矮牡丹(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的信息介绍
- ↑ 矮牡丹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赛百科
- ↑ 芍药和牡丹的区别有哪些?一米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