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植物篇:(碗蓮(蓮科、蓮屬植物))

圖片名
圖片來自 農業站

目錄

開花的種類——碗蓮(蓮科、蓮屬植物)

是蓮科、蓮屬植物。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道,節部縊縮,上生黑色鱗葉,下生須狀不定根。葉圓形,盾狀,直徑25-90厘米。花梗和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花直徑10-20厘米,美麗,芳香;花瓣紅色、粉紅色或白色,矩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由外向內漸小。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8-2.5厘米,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厘米,種皮紅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分布範圍廣闊,遍及亞洲及大洋洲,在澳洲、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俄羅斯等國家均有分布。蓮是典型的濕地植物,整個生長期間都離不開水,喜相對穩定的靜水,不愛漲落懸殊的流水。特別喜光,極不耐陰;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在各種類型的土壤中均能生長。

根狀莖(藕)作蔬菜或提制澱粉(藕粉);種子供食用。葉、葉柄、花托、花、雄蕊、果實、種子及根狀莖均作藥用;藕及蓮子為營養品,葉(荷葉)及葉柄(荷梗)煎水喝可清暑熱,藕節、荷葉、荷梗、蓮房、雄蕊及蓮子都富有鞣質,作收斂止血藥。葉為茶的代用品,又作包裝材料。

蓮(學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

圖片名
 
圖片來自 農業站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蓮
  • 拉丁學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
  • 別 名:荷花、菡萏、芙蓉、芙蕖、蓮花、碗蓮、缸蓮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毛茛目
  • 科:蓮科
  • 亞 科:蓮亞科
  • 屬:蓮屬
  • 種:蓮
  • 命名者及年代:Gaertn.,1788
  • 保護級別:中國國家重點二級保護野生植物

植物學史

分類學

蓮屬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較早的種屬之一,和水杉、銀杏、中國鵝掌楸、北美紅杉等屬於未被冰川吞噬而倖存的孑遺植物。古植物學家研究證明,在一億二千五百萬年以前,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就有蓮屬植物的分布。當時,全球氣候溫暖,環境舒適,蓮在五大洲均有分布。後冰期來臨,導致全球氣溫下降,蓮屬植物被迫漂遷,大部分種群在此時滅絕。經此劫難,蓮屬植物在世界上僅存2種。分布在亞洲和大洋洲的為中國蓮,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黃蓮。

栽培史

蓮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在1973年發掘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有蓮等的花粉化石,距今己有7000年的歷史,說明人類在新石器時期就己經開始種植蓮等水生植物。

在新石器時代的後期,先人就以採集蓮子為食,同時作為審美對象。年前以藕做菜,使蓮逐漸從人工防護到引種野生蓮栽植、馴化,食用與觀賞並舉。花蓮在中國至少有2700年的栽培歷史。每當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時,蓮的研究也相應得到發展;反之社會動亂陰霾,經濟蕭條萎靡之際,蓮花研究便衰落不前。花蓮的栽培史大致可分為初盛時期,漸盛時期、興盛時期、衰落時期和發展時期五個階段。

初盛時期:人們賞蓮主要以濕地湖沼自生者為主,雖有人工砌池栽培,但仍以大株型、單瓣類的野生紅蓮為主,蓮花的育種還未啟動。蓮作為觀賞植物引種到園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在他的離宮(即現在的蘇州靈岩山)為寵妃西施賞蓮而修築的「玩花池」。但從吳越以後的千年裡,蓮花仍多居曠野大湖。

漸盛時期:由於盆栽蓮花的興起,人工池栽和蓮花專類園的發展,以及人們掌握了播種繁殖技術,再加上人們有濃烈的賞蓮情趣,客觀上對新品種的選育提出了強烈要求。儘管在此時期人們還缺乏蓮雜交育種方面的知識,但在栽培實踐中,無意的選育工作潛移默化地進行着。於是,晉隋時期出現了雄蕊瓣化的花「百葉」、「千葉」等復瓣、重瓣品種,直到雌雄蕊全部瓣化的『千瓣蓮』。唐代出現了重台型蓮,甚至在紅色花瓣的瓣端,還染有金黃色,可惜後湮沒。花色變異的另一重大突破就是出現了單瓣類白色、重辧類白色的蓮花。宋時還一度出現紅白的跳枝「品種(後湮沒)。

興盛時期:唐宋時期社會安定,推動了造園活動的進行。再加上此時期的詩文繪畫對蓮推崇備至,更加促使元、明、清時期大興賞蓮之風,從而使蓮品種的選育由聽任自然變為自覺行為,各地培育的新品種層出不窮,如金邊的白色蓮花、大株型單瓣類和重瓣類的黃蓮花。此外,王晉象的《群芳譜》還載有花瓣上灑有黃色斑點的「灑金」蓮和瓣周有微條黃色線的「金邊」蓮等複色品種(後湮沒)。此期間江南一帶的育種目標主要側重對小株型品種的培育,獲得了「花大若錢」的微型蓮花。清代楊鍾寶《缸荷譜》是我第一部蓮專著,記載了33個品種,其中小株型蓮品種即達13個,且包括黃色珍品「蜜缽」(後湮沒)。

衰落時期:淸代後期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動盪不安,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蓮花育種事業也處於衰落時期,不僅影響了新品種的培育,而許多珍貴的蓮花資源也在此時期被摧毀,如明清時期的黃色蓮、複色蓮喪失殆盡,不少微型蓮花資源也在此時期湮沒。

發展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60多年,蓮育種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在全國蓮育種者的共同努力下,到二十世紀初花蓮品種約達600餘個,其中80%是20世紀80-90年代培育的新品種。人們愛蓮之風興盛,各地及風景名勝區舉辦蓮花展覽活動,溝通內外信息、共挫栽培技藝。

形態特徵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道,節部縊縮,上生黑色鱗葉,下生須狀不定根。葉圓形,盾狀,直徑25-90厘米,全緣稍呈波狀,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葉柄粗壯,圓柱形,長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花直徑10-20厘米,美麗,芳香;花瓣,矩圓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由外向內漸小,有時變成雄蕊,先端圓鈍或微尖;花葯條形,花絲細長,着生在花托之下;花柱極短,柱頭頂生;花托(蓮房)直徑5-10厘米。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8-2.5厘米,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厘米,種皮紅色或白色。

花色豐富,主要有紅色、粉紅色、白色、綠色、黃色等,花型主要有單瓣,多瓣,重瓣和千瓣。葉片呈深綠色或黃綠色,全緣盾狀,表面有蠟質附着,因此水很難吸附其上而呈水珠狀。蓮的葉片有三種類型,有初生浮於水面的錢葉,有着生在藕帶的節間處、浮於水面且葉面積略大的浮葉,有着生與藕帶節間處、挺出水面的立葉。蓮的葉柄從淤泥中地下莖節間處抽出,表面多有倒刺;蓮的根為須狀根,圍繞着地下莖節間生長。蓮的地下莖及葉柄內均有通氣的孔道。蓮地下莖頂端的頂芽,又稱為藕苫,其抽生出新的地下莖節間,被稱為藕帶。

主要品種

蓮有100多個栽培變種,根在長期的人工栽培中,按蓮的應用價值,分為藕蓮、子蓮、花蓮三大類群。

藕蓮(菜藕):以採收藕為主,其地上部分無花或者很少開花,葉片一般呈墨綠色且大,葉脈常突起。又可分為淺水種與深水種;前者適於生長在水深30-50厘米的淺水塘或水田中,多屬早熟種如江蘇花藕、沏州早白荷及杭州白花藕等,後者適於生長在水深70-100厘米的池塘或湖泊中,屬中、晚熟種如湖南泡子、江蘇美人紅、小暗紅等。

子蓮:以採收蓮子為主,能耐深水及成熟較晚,其成熟期一般為30-35天,蓮子即可鮮食,味道甘甜,一般授粉後第十五天的蓮子,口味更好;成熟的蓮子,曬乾脫水後,經去殼去蓮子心後,可用於食用營養物質含量豐富,耐儲藏。花多而單瓣,葉脈常不突起,藕細小而硬。有紅花、白花2種,如紅蓮、湖南湘蓮、白花建蓮、處州白蓮及武義宣蓮等。

花蓮:花大而美,供觀賞及藥用,藕細質劣。花蓮開花較多,花色豐富;花蓮的育種主要以雜交育種為主。品種多,如單瓣的西湖紅蓮、白荷頭、紹紅青蓮子等,重瓣的紅千葉、白千葉、大灑錦等,重台型的紅台蓮,千瓣型的千瓣蓮等。小型碗栽的有自碗蓮、粉碗蓮及小灑金等。

種藕繁殖

蓮常與水稻、養魚或水生蔬菜進行輪作或間作,因此種藕的選擇應看與何種輪作作物決定。

1、與水稻輪作:則前茬為早藕,後茬為晚稻。種藕採用早熟品種,在清明至穀雨間排種,大暑至立秋問採收。

2、與養魚輪作或間作:常用一年養魚,一年種藕或一年養魚,二年種藕。種藕應採用中、晚熟品種,於穀雨前後排種,5-6月放魚苗,自露至秋分起魚或采藕;間作則應在藕田四周與中間挖深水井養魚。

3、如與水生蔬菜輪作:例如前作為荸薺或慈姑,後作為姑藕,前作於7,月下旬種植至次年2月採收,以後種藕。同時可在湖塘四周栽茭白防風。如與茭白輪作,則前作為蓮藕,於清明至穀雨間排種,7月下旬至8月上旬定植,10月收穫。也可在秧田中套作,在4月間栽早稻秧,隨後在秧田兩側套種蓮藕。

4、調節蓮鞭走向(轉梢):在6-7月間蓮鞭生長旺盛,應在中午時離田埂1米處將蓮鞭梢輕提,轉向田中心稱為轉梢,一般約5-6次。

主要價值

在實際生產實踐中,蓮又是一種重要的水生蔬菜,同時也可用於藥用及園藝造景,集食用、藥用和觀賞於一身,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在醫學上,最早記錄於《神農本草經》中,「主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一名水芝丹。生池澤」。在人文方面,蓮被譽為花中君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千古佳句,同時也是佛教中的象徵物。後來,根據其用途,蓮在園藝學上被分為花蓮,子蓮和藕蓮。花蓮用於觀賞,具有群體花期長、花型豐富,而子蓮和藕蓮用於食用。

觀賞價值

蓮花景觀在中國園林造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中國浙江省杭州西湖的「曲院風荷」,河北省保定的「古蓮花池」等。同時,蓮也是一種重要的水環境修復植物。比如通過研究了不同種植密度的荷花對水體富營養化的治理效果,發現當種植密度為3株每平米的時候,效果最佳。

經濟價值:葉為茶的代用品,又作包裝材料。

食用價值

根狀莖(藕)作蔬菜或提制澱粉(藕粉);種子供食用。藕及蓮子為營養品,葉(荷葉)及葉柄(荷梗)煎水喝可清暑熱。蓮的重要食用部位是蓮子和地下莖蓮藕。在中國,已育成了多個子蓮和藕蓮品種,如中國江西廣昌的太空蓮和福建的建蓮等子蓮品種,柯衛東等培育的藕蓮品種鄂蓮系列,平均產量可達30000-37500千克/公頃。 [1]

藥用價值

葉、葉柄、花托、花、雄蕊、果實、種子及根狀莖均作藥用;藕節、荷葉、荷梗、蓮房、雄蕊及蓮子都富有鞣質,作收斂止血藥。蓮葉及蓮子心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鹼類,很多研究表明荷葉鹼具有減肥降脂的作用。荷葉鹼可以通過調節脂肪酸代謝來降低由高能量飲食引起的血脂異常;荷葉鹼可以有效的緩解血管舒張的壓力,因此推斷荷葉鹼可用於治療一些由血管舒張壓引起的疾病。蓮子的水溶性多糖提取物能夠抑制動物腫瘤細胞的生長

碗蓮這麼漂亮!你確定不種一盆?種蓮的時間快要到了!

碗蓮,如它的名字一般就是在碗裡養殖的小型蓮花,比較適合在家裡養護,可以放在室內桌子上來美化環境的植物。又名盆蓮、缽蓮、桌上蓮,屬睡蓮科。它不僅花色艷,清香遠溢,凌波翠蓋,而且有着極強的適應性。春季種一盆碗蓮,夏季就能開出亭亭玉立,美麗又聖潔的蓮花,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喜歡養蓮花。

碗蓮的名字由來?

歷史的長河裡會埋沒許多的有能之士,歸寂於塵煙,甚至淹沒。

其中就有一位園藝界的吳中耆舊盧彬士先生。歷史裡的盧彬士享譽蘇州,是因為盧彬士栽蒔荷花而名聲大盛,特別的是盧彬士種植的荷花不是種在池裡,也不是種在缸里。是種在碗盞之中。

甚至「碗蓮」一名也是這位偉人所起。 [2]

碗蓮的日常養護:

1.澆水:如果碗蓮缺水,葉片邊緣會開始乾枯,發現後應及時澆水。澆水時要選用細眼噴壺,或沿盆壁慢慢淋下。不可直接將水倒入花盆內,否則會沖壞花芽、葉芽。碗蓮成苗期是其生長的高峰期,每天早晚要各澆一次水,並保持盆碗滿水。

2.光照:陽光充足,不耐陰。喜熱,生長適溫為20~30℃,夏季生長旺盛。碗蓮每天至少需要7~8小時的日照,光照越充足對碗蓮的生長發育越有利。

注意點:在碗蓮開花後,若將其移入室內欣賞,則每隔2-3天需將其移出到戶外陽光下養護,否則影響其生長;適時轉盆,一般每周轉動一次,這樣即可保持碗蓮株型整齊,還可加強光照。

3.施肥:碗蓮在種植的過程中要注意適量施肥。碗蓮喜肥,若缺少肥料,碗蓮就會缺乏生機,則生根長葉緩慢或有葉小、色黃、瘦弱,缺乏生機的現象。所以栽植前盆土中應拌入少量腐熟餅肥液或豆麩、花生麩作為底肥。但是,碗蓮雖是喜肥植物,卻不可過量施肥,否則會導致碗蓮爛根而死。

4.修剪:控制葉片數量,若太密集,可適當摘除一部分,以利植株呼吸透氣。養護植物總會出現黃葉、枯葉的情況,還有些葉片比較茂密,陽光照不進盆內,這樣也會影響現蕾,所以我們需要適當地修剪一下。這樣有利於植株呼吸透氣,也有助於碗蓮着花。

這3種水生綠植該怎麼養護?

隨着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最直接的表現為開始熱衷於室內養殖一些好看的花花草草。而常見的幾種植物皆以土栽居多,時間一長,人們難免會出現審美疲勞,且還容易於養護植物期間污染地板,着實讓一些心懷潔癖的朋友難以忍受。既然這樣,大家不如換着養殖幾盆水生植物,好看又乾淨,下面便是幾種平時難得一見且高顏值的花卉。

第一種,芙蓉蓮

一種漂浮於水面的觀葉綠植。尚在幼苗期的芙蓉蓮僅僅拇指大小,憑藉旺盛的生命力和驚人的生長速度,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蹭蹭猛長成大株。不過,芙蓉蓮本就不屬於大中型植物,即使發育成熟也是適中的尺寸,剛好可以養殖在乾淨的水缸里。

第二種,鳳眼蓮

其因花朵盛開後的樣子恍如鳳凰眼睛而得名。鳳眼蓮的生長速度很快,於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和芙蓉蓮相媲美,只是它徹底長成後的植株規格較大,大家在養殖前須得準備一個大點的容器,否則一段時間後人們就得準備換盆。

要想鳳眼蓮可以茂盛生長,大家只需遵循這樣兩個條件就好:光照充足、溫暖濕潤。除了頗具觀賞價值外,鳳眼蓮還是難得一見的淨水用花,隨便於水域中養殖幾株便可很好的清除掉水裡的污染物。 [3]

* 第三種,碗蓮

直接就是迷你版的荷花。正常情況下的荷花占地較大——「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除非家中真的有大型水池,不然人們勢必是無法實現自己養殖荷花的心愿。好在有了碗蓮的存在,就連很普通的小碗,大家也可將其當做養殖碗蓮的容器,且出於美觀性的考慮,容器越精緻越能襯托出植株的美貌。同時,碗蓮的養護也非常簡單,只要於溫暖濕潤的前提下保證充足的光照,它們即可一茬又一茬的開放。


                                             植物篇:(碗莲(莲科、莲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碗蓮還能這樣種植,太妙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