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楊嗣昌(1588年-1641年),末大臣。字文弱。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目录

生平

楊嗣昌出生世家,祖父楊時芳乃武陵名士,父親楊鶴以督兵著世。崇禎十一年(1639年),嗣昌力主「安內方可攘外」,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戰術,各個擊破。所謂“四正”是陝西河南湖廣鳳陽四鎮,“六隅”則是延綏山西山東應天江西四川六區。集合“四正六隅”為十面羅網,各有側重,協同配合,“隨賊所向,專任剿殺”。嗣昌增兵十四萬,加餉二百八十萬兩。由熊文燦(?-1640年)為總理五省軍務,剿撫兼施。此舉在一年內頗見成效。張獻忠羅汝才等農民軍兵敗降明,李自成渭南潼關南原遭遇洪承疇孫傳庭的埋伏被擊潰,帶著劉宗敏等殘部17人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

同年冬天,清軍三路大軍第四度南侵,北京震動,崇禎皇帝和戰不定,楊嗣昌時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力主議和;但盧象昇主張堅決抵抗,遂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於慶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然嗣昌手握兵權,事事掣肘象升,象升屢戰失利。最後戰死沙場。崇禎急調洪承疇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虧一簣。後李自成往河南發展。

崇禎十三年(1641年)二月七日,朝廷特命楊嗣昌以大學士督師﹐賜予尚方寶劍,前赴湖廣指揮圍剿張獻忠等。嗣昌與陝西副將賀人龍李國奇夾擊張獻忠於太平縣瑪瑙山(今四川萬源縣),史載“大破之,斬馘三千六百二十,墜巖谷死者無算。”但此時明朝官軍內部矛盾重重,諸將多不用命,賀人龍左良玉皆擁兵自重,不聽使喚。

崇禎十四年(1642年),李自成陷洛陽,殺福王朱常洵。張獻忠一日夜馳三百里出四川,奇襲襄陽,殺襄王朱翊銘。朝野震驚,嗣昌憂懼交加,舊病復發,最後服毒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