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桂森原名杨汝达蓉初[注 1],是一位出身云南石屏州清朝官员。他是台湾中部民间传说“杨本县败地理”的主角[1]

目录

生平

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知县[2]。后来担任福建南平县知县,嘉庆十五年(1810年)正月任职彰化县知县[1]。嘉庆十七年(1812年)二月,兼署任台湾府北路理番鹿仔港海防捕盗同知。嘉庆十八年(1813年)二月以终养离任[1]。致仕后,主讲昆明育才、五华两书院[3]卒后,子孙凋零,当地父老有“天道无知”之叹。[来源请求]

政绩

嘉庆十六年(1811年),杨桂森重修彰化儒学宫,并亲撰彰化白沙书院学规。捐资十四万将彰化城改建成砖城,鹿港首富日茂行独资捐建东段乐耕门,至嘉庆二十年(1815年)才竣工。嘉庆十七年(1812年),在王功庄外建福海宫妈祖庙。捐俸建造鹿港街里的利济桥,使居民不再受水患之苦,因此受到民众感念而称之为“杨公桥”,鹿港八景之杨桥踏月即指杨公桥。去后,民思其德,入祀名宦祠。任内还倡议撰修《彰化县志》,不久因告老回乡而未及实现。

著作

  • 《井田考》、《南平县志》嘉庆15年 (1810年)修

杨本县败地理

传说道光六年(1826年)今彰化县员林、埔心一带发生“李通事件”后,杨桂森奉旨巡台调查此一闽粤械斗事件,而临行前皇帝嘱咐他顺便“排”台湾的风水地理,结果杨桂森因觐见皇帝时过于紧张,将“排”听成“败”,因此巡台时破坏了不少台湾的好风水。其致仕后,主讲昆明两书院。卒后,子孙凋零,当地父老有“天道无知”之愚叹,却不知天心从不饶人,善恶总是善查。

此传说与嘉庆君游台湾传说中泉州地理师杨桂参故事高度重叠,两传说纠缠不清。

注释

  1. 《词林辑略》作“字用璋,号蓉初。”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杨彦骐 (2003年3月). 《虎尾的大代志》. 云林县政府文化局. pp. 12、13页. ISBN 957-01-3838-6.
  2. 《词林辑略》卷六:杨桂森,字用璋,号蓉初。云南石屏人。散馆改知县。
  3. 《石屏县志》
  • 李修玮,《浮水莲花 王功人文产业变迁记实》,彰化县立文化中心。
  • 周玺修,《彰化县志》,19页,1835年(道光15年)。
  • 《台湾通志》,451页,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 朱汝珍,《词林辑略》。

外部连结

官衔
前任:
陈国麟
台湾府彰化县知县
嘉庆十五年(1810年)正月任
继任: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