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梓杨家古厝
楠梓杨家古厝位于台湾高雄市楠梓区,古厝建于1882年(清朝光绪8年),至今已超过百年历史,且其后人用心维护,是相当珍贵的文化资产,已于2002年8月27日核定为市定古迹。古厝的建筑极具特色,除燕尾型屋脊外,正厅门额勒有“兄弟同科”石匾,左右护龙(厢房)门楣则分勒有“种德”、“藏书”横额,十分典雅古朴。杨家后代子孙杨清溪(台湾第一位拥有私人飞机者),在1934年11月3日,驾“高雄号”专机进行环岛乡土访问飞行时,因天候不佳、飞机故障而坠落,成为台湾第一位空难者,得年27岁,因该机翼编号为“J-BEQF”,在古厝正厅左墙面上县挂一块钉有“J-BEQF”字样之遗物。古厝目前仍有杨家后代居住,在公告为市定古迹后,杨家后代表示将配合政府要求,定时、定点开放供民众参观,并组织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维护。走过一个世纪多的风华,写不尽文人的心事。您不必带著严肃,您尽管带著一颗平静的心,走进这个静静伫立在闹市巷弄内的古厝,享受静谧的时光、感受浪淘沙尽、千古流转。[1]
目录
历史沿革
右昌杨家本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府南安县桥头乡十五都人。相传开台祖杨文(1670〜?)约于康熙年间只身来台,初于万丹港五房口作苦力,靠搬运船舶货物谋取微薄工资为生,并在右昌搭草寮过日。杨文育五子,后仅存三脉,后代子嗣以经营鱼塭起家,不过前六代历史已难考察。右昌杨家是渔塭业大家族,同时也因出了五位文、武秀才,而备受赞誉。第一位科中武秀才者是第七代的杨石宁(1839〜1890),右昌人称“杨大老”,为杨家开创第一阶段的高峰。杨家祖厝的第二进(今之第一进)的雁尾大厝可能就是此时所增建。后来,其次子杨步升(1872〜1915)考中文秀才,父子登科而传为佳话。不过,最受人瞩目者,乃杨石宁同辈堂弟杨云峰(1859〜1913)、杨云汉(1861〜1881)于光绪6年(1880)联袂科中武秀才,“兄弟同科”的美誉竞相走告,成为右昌人的美谈。其叔父杨腰(1836〜1902)为纪念这项光荣事迹,斥资增建第三进雁尾大厝,光绪8年(1882)11月落成。至此,杨家古厝大体完成。后来,杨腰的独子杨云阶(1873〜1919)亦不惶多让也科中文秀才,一门五位文、武秀才为杨家缔造空前的辉煌。[2]
杨家一门二代五秀才,在当时可是非常风光,据杨再仁老先生引述,早在他阿祖时代就开始发达,养鱼种田园地上百甲,到了他父亲那一代400多甲农地、鱼塭,更巩固了杨家在右昌一带的领袖地位。杨家怀著积德之心,积极投入乡里造桥铺路建庙的善行,目前右昌四家庙宇──元帅庙、三山国王庙、福德庙福德祠,也都在杨家祖先长辈的主导下一一建成,出钱出力,在当时传为美谈。[3]
建筑特色
杨家古厝是高雄市少数的燕尾官邸。整体而言,杨家古厝的样式、规模尚称完整,该古厝拥有三落、一百廿门的合院建筑物,位于楠梓区右昌街223巷41号,是一栋清朝兄弟同科宅第。古厝占地约两百平方公尺,土埆厝由咾咕石砌成,木材部份则以福杉搭建,约创建于一百廿年前,为典型的闽南式住宅。而杨家古厝是典型的官邸式建筑,精美的细部建筑结构如:燕尾脊、斗拱、窗眉上的壁饰,都在在反映了主人家的功名与显耀。杨家可谓之文武合一的家族,在清代有三位武秀才,二位文秀才。古厝在屋主细心的维护下,保存良好,殊属难得,杨再仁屋主曾担任高雄市董杨宗亲会副主任委员,为热心公益的地方名绅,同意祖厝列为古迹,西元2001年(民国九十年),高雄市政府审定杨家古厝为市定古迹。[4]
视频
【高雄市楠梓杨家古厝_interactive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