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榴彈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榴彈

又稱: 開花彈、高爆彈

出現時間: 公元1000年左右

最早出現國家: 中國

榴彈也叫開花彈、高爆彈,是現代炮兵使用最多的基本彈種 。榴彈是炮彈中的"元老",它"出生"最早,使用最久,子孫也最多。這類炮彈是利用彈丸爆炸後產生的破片和衝擊波來殺傷或爆破的,又分為殺傷彈、爆破彈和殺傷爆破彈幾種。

榴彈是靠彈丸爆炸時的彈片和炸藥本身的能量起殺傷、破壞作用的炮彈。現在,一些國家已不使用這一術語,也不作為一種炮彈彈種 。[1]

目錄

簡介

榴彈是彈丸內裝有猛炸藥,主要利用爆炸時產生的破片和炸藥爆炸的能量以形成殺傷和爆破作用的彈藥的總稱。"榴彈"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過去常將殺傷彈、爆破彈和殺傷爆破彈統稱為榴彈。

榴彈,是彈藥家族中普通平凡又神通廣大的元老級成員,屬於戰術進攻型壓制武器。發射後,彈上引信適時控制彈丸爆炸,用以壓制、毀滅敵方的集群有生力量、坦克裝甲車輛、炮兵陣地、機場設施、指揮通訊系統、雷達陣地、地下防禦工事、水面艦艇群等目標。

通過對這些面積較大的目標實施中遠程打擊,使其永久或暫時喪使作戰功能,達到消滅敵人或延緩敵方作戰行動的目的。

發展歷史

幾百年來,榴彈在戰爭中一直發揮着重要作用。榴彈最早是由中國人在公元1000年左右製造的,當時的榴彈只是將中國人的革命性技術--火藥加以應用。到了15和16世紀,歐洲人也學會了製造榴彈,並極大地提高了榴彈的威力。

早期榴彈的典型設計是在一個中空的金屬容器中填滿火藥。士兵只需點燃油繩,然後儘快將榴彈投擲出去。到了18世紀,這種武器逐漸被人們摒棄:在當時的戰鬥模式中,榴彈並不十分有用,其簡易設計又使得它異常危險。

到了20世紀,隨着新型戰鬥模式的出現,這種武器又逐漸復甦。在一戰的塹壕戰中,士兵不用暴露自己的位置,即可用榴彈端掉敵方的機槍手。榴彈的機械點火系統使它變得相對安全實用。正是有了這種系統,榴彈才逐漸變成現代戰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早在17世紀歐洲就把這種射角很大的炮稱為榴彈炮,19世紀開始採用變裝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炮身長為15-22倍口徑,最大射程達14.2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炮身長為20~30倍口徑,最大射程達18.1公里,初速為635米/秒,最大射角65°。目前,炮身長為45倍口徑,英國的As90式155毫米自行炮正在研製52倍口徑,最大射程為24公里,採用火箭增程彈可達30公里,初速為827米每秒,最大射角75°。我們又稱這種長身管的榴彈炮為加榴炮。

彈體外形的演變

彈體外形的演變以提高彈藥射程為目標,其演變過程為從平底遠程型彈形、底凹遠程型彈形、棗核彈形、底排彈、最終發展到複合增程彈,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

增程方式的演變

增程方式的演變以擴大增程效果為目標。僅通過彈形的改變提高殺爆彈的射程,增程效果是有限的。實際上彈形的演變是與相應的增程技術同步發展並成熟起來的。主要技術有:底排減阻增程技術,火箭助推增程技術,底排-火箭複合增程技術。

破片形式的演變

破片形式的演變以提高殺傷威力為目標。殺爆彈彈體爆炸後自然形成大量破片,其飛散速度可達900~1200m/s左右。

早期的殺爆彈主要是利用破片動能實現侵徹性殺傷。由於自然破片形狀與質量的無規律性,破片速度衰減得相當快,限制了殺爆彈的有效殺傷範圍。

將預定形狀與質量的鋼珠、鋼箭、鎢球、鎢柱等預製破片裝入套體,安裝在殺爆彈彈體的外(或內)表面。殺爆彈爆炸後,預製破片與自然破片共同構成破片殺傷場。

根據爆炸應力波的傳播規律,在彈體外(或內)表面上按照預先設計刻出槽溝,從而在殺爆彈彈體爆炸後產生形狀與質量可控的破片。

炸藥裝藥的演變

炸藥裝藥的演變以提高殺傷、爆破威力為目標。炸藥類型和爆轟能、彈丸炸藥裝填係數和裝藥工藝等,直接影響着殺爆彈的威力和對目標的毀傷效果。

彈體材料的演變

彈體材料的演變以提高殺傷、爆破威力為目標。殺爆彈早期使用D50或D60彈鋼材料,目前基本上由58SiMn、50SiMnVB等高強度、高破片率鋼材所取代。這些新型炮彈鋼與高能炸藥的匹配使用,使殺爆彈的綜合威力得到顯著提高。

特點

殺傷彈的"肚子"裡面裝填炸藥,在着地瞬間爆炸,可形成大量的破片去殺傷敵人。口徑和結構不同的殺傷彈,殺傷效力也不同。85毫米榴彈,能產生約900塊有效破片,可殺傷280平方米範圍內的敵人,100毫米榴彈,產生1400塊有效破片,殺傷範圍比85毫米榴彈大30%;152毫米榴彈威力更大,可產生約2800塊有效破片,威力相當於85毫米榴彈的三倍。

爆破彈的特點是炸藥裝得比較多,彈殼較薄,主要是利用彈丸爆炸後產生的巨大衝擊波來毀壞目標的。一般給它配"短延期引信",使它在撞擊工事時不立即爆炸,而是鑽入工事一定深度後再爆炸。

殺傷爆破榴彈既有殺傷作用,又有爆破作用,可以一彈兩用。

參考來源